少年说|| 琪妙(180):读书随笔
(妙妙)
《史记》这本书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在这本书中,有许多不同的故事与人物,如管鲍之交、萧何月下逐韩信、项羽参加的鸿门宴……但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并不是史记中的故事,而是史太公司马迁写史记的故事。
司马迁写史记的决心最开始是源于他的父亲的遗言:在孔子编修《春秋》后五百年,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历史也缺少了记载,作为太史的他没能好好记载历史,司马谈希望司马迁能够在《春秋》后的五百年做出别人没有完成的事情——编著《史记》。
在司马迁开始编著史记之前,他认为春秋的编年体和国语的国别体虽都有好处,但他都不满意,天下的人们各不相同,有的英勇无畏,有的一路坎坷……他打算用纪传体来写。
但后来发生了一件事给予了司马迁巨大的打击。天汉二年,李陵随着主帅李广利一同去打匈奴李陵是李广的孙子,他与他的部下都是射箭高手,但匈奴人数太多了,援兵又迟迟不来,便投降了。武帝大怒,大臣都不敢反驳,只有司马迁上前为李陵说情。但说到援兵迟迟不来时不就是在指责李广利不负责任,更是说武帝用人不当。因此,司马迁被判了死刑。唯一能摆脱死刑的只有腐刑和花钱,司马迁被关在大牢时心想:花钱是行不通了,若首腐刑、带着耻辱活下去,生不如死。但他转念一想:父亲给我的嘱托我没有完成,又有什么颜面见父亲,最终他受了腐刑。
受完刑后,他躺在床上,泪珠滚滚向下淌,他再也不是身体健全的人了,他隐忍过活了两年,后来,武帝竟任命他当中书令!他在闲余之时便削竹片、写史记全身心投入到这个伟大的作品。
司马迁在死和活着两条路中选择了最艰难的那一条路,如果司马迁选择了死亡,那么他会轻松很多,但死的会如白雪那样轻,最终与其他雪花一起融化,那时,也许没用几个人能想起他。但司马迁受着耻辱活下来,完成流传千古的著作,当他逝去时,如同钢铁般沉重,拿不走,移不开,永远在人们的心中。
(琪琪)
最近我读了《少年读史记》,书中讲到了秦始皇。秦始皇的一生有很多成就,他统一了六国、统一了度量衡、建立皇帝制度……书中也讲到了秦始皇治理国家的方式,不能否认的是秦始皇让国家有了许多好的改变。但是他统治国家的理念和方法也是导致秦国早衰的一个原因。
秦始皇去世之前根本没有立下遗嘱,定下谁是继承人。因为,那时候的秦始皇还做着长生不老的美梦呢。一次秦始皇出海东游,在琅玡这个地方,秦始皇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与海神交战。之所以做这个梦是因为秦始皇非常想得到一种仙药,这种仙药的名字叫蓬莱仙药,但是海上有大鲛。想要将其射杀就要请一位射箭高手同行。九年后,秦始皇还真的登上了泰山立下了石碑。开头写着:“皇帝登基,制定昌明法令,臣下政治政事。二十六年,统一天下。”秦始皇将自己称为皇帝,自古以来就没有人敢称自己是国君。之后,秦始皇就将天下分成了楚、秦、齐、燕、韩、赵、魏等七国。但是因为七国之间的战争非常的频繁,使得百姓苦不堪言。
秦始皇在治理国家时采取严刑峻法,严厉苛刻的管理着老百姓,如果百姓不顺从,不仅自身有罪,还会连累到家人。读到这里,我就已经预想到了,如果秦始皇一直这么严格统治国家和百姓,会使国家灭亡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而民心不是用武力得到的。也许秦始皇的初衷是好的,他希望将自己对这个国家的宏大愿望实现,但是这些愿景是他一个人做不到的,他需要自己的臣民一起努力。他将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排在第一位,急功近利,最后秦国并没有成为他希望看到的样子。
当我在读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的内容时,我在想:秦始皇为什么一定要长生不老呢?是为了有足够的时间去实现对这个国家的期盼,还是他虽然是君王,但面对死亡的时候也会害怕?我会继续从书中认识秦始皇这位历史人物。
作者简介:
高琪琪,女,2009年9月生于北京,喜欢运动、大笑的快乐女孩儿。
高妙妙,女,2009年9月生于北京,喜欢画画、写字的安静女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