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鹏:一个八零后的电影情怀
带着儿子去看了一场3D动画片电影,这是儿子第三次在影院观看儿童影片,看着儿子激动的神情,手舞足蹈地想抓住近在眼前的各个镜头,我心里也乐开了花,不由得想起了我的观影生涯。
电影之于我,不存在那么复杂的剧情片、恐怖片、科幻片……在我的电影库里,只有四类片子:一是影院电影,二是露天电影,三是当年的录像片,四是电脑下载。
先说影院电影。不算带儿子看的这三次,至今我一共在电影院看过三部(次)影片。第一部是上小学四五年级左右在华县电影院看过的《女子别动队》,现在只记得刘威扮演的国民党军队的教官,后来叛变小日本,被女子别动队的队员们消灭这样的场景;第二部是在读初一的时候,同样是在华县电影院观看的《新中国第一大案》,从此记住了两个大贪污犯的名字——刘青山、张子善;第三部是前几年和同事去省城办事,在西安的一个电影院看的《一九四二》,看完颇有感触,回来后还写了一篇观后感。以上三次观影,前两次看的都是胶片电影,华县电影院的设备很一般,感觉只是比农村的露天电影多了一间房而已,把屁股底下的板凳或砖块换成了硬板座椅。而省城的就不同了,座椅是软的,空调是凉爽的,画面是立体的,音响还是环绕效果的,档次相当高,观影效果当然绝佳。
我经历的露天电影,应该是那些年农村人最深刻的记忆了。那个时候,只要是谁家过红白喜事,别的礼行和酒席质量且不说,单是晚上这场电影必不可少,要是没有这场电影,村里人就会议论:“你看谁谁谁啬皮成啥样子了,这么大的事,连个电影都不给乡党们放。”
所以,露天电影因着这个缘由,就在广大农村大行其道。到了晚上,家家户户不论是老人、小孩,还是姑娘、媳妇、小伙子,全部带着小凳子,三三两两早早来到大银幕的对面占好位置坐好,一边坐等电影开始,一边谝闲传,小孩子则是不断的疯跑打闹,这应该是村子里面最热闹的时候。影片内容以武打片和战争片居多,也最受欢迎,并且观影者不限于本村人,周边或更远一点的人们也过来凑热闹,当然,当别的村子过事放电影的时候,本村人也会走上一段,结伴前去赶场子,窜个村子过一过露天电影的瘾。然而现如今,我却再也找不到当年的那种激动澎湃的感觉了,那些岁月逝去了,连同当时的情怀一样,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第三类——录像片。1994年我到外地上学之后,录像已经开始流行开来。刚开始,录像片放的是录像带,后来发展成VCD、DVD影碟机。当然,内容依然千篇一律,无论录像机还是影碟机,依然是港台片一统天下。
当时的“古惑仔”“赌神”系列片,影响了好几代青少年。而在录像厅“看通宵”“包场”,也开始在年轻人中流行开来,当然也包括一些中学生混入其中。因为监管不够严格,包夜场的电影往往带有浓重的“情色色彩”,关中土话中的“看黄带”就是当时一种另类的流行说法,观众则以社会无业青年、民工、学生为主。后来由陕西省拍摄的纪实电视剧《12·1大案》中也有很真实的表现。
第四类——电脑下载电影。一部电影值不值得去影院看?我的建议是等等再说。或许看过的人会告诉你:不值得去。你就省了这笔费用,如果有人说值得一看,你也且先等等,因为他觉得值得去看,对于你却并不一定,你就等着热度降下来了,再考虑要不要去看,而这时候,这部电影往往已经开始在网上观看,甚至在网上下载了。
而我最喜欢在电脑上看电影,一个人对着一部电影,整个世界都是你的。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
对于电影,我们这一辈出生的人有着说不完的情怀,从最初的战争片、主旋律抗战片、内战片,到后来的港台片,又经历了中国电影大繁荣的时代,不得不说是幸运的,而且是非常难得的。所以电影情怀更加敏感和复杂。只不过,对于我们而言,电影是那么重要,又显得那么微不足道,这是一种矛盾,更是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的转换的结果。
附件:
观看《一九四二》有感
早听闻冯小刚导演拍了一部描写当年河南人大逃荒的影片,一直没有勇气去看,怕看了闹心,因为我很早就知道这段历史,而且这段历史的沉重,让我每次看到或者读到,心情都异常复杂和难受。
不巧因故去省城,还是躲不过。在朋友的撺掇下,去影院奢侈了一把,观看了《一九四二》这样一部让人闹心的片子。看后感触颇深,并作文以记。
我一直很喜欢冯小刚的作品,我觉得,冯氏的作品能够体现最深层次的人文情怀,而且有民族心,更有责任感。比起咱陕西乡党张艺谋而言,我更推崇冯氏的作品。
张艺谋的大场面、大制作,让我觉得华而不实,内容空洞,哗众取宠,假大空得很,简单说就是不接地气;冯氏则完全不同,从《集结号》到《唐山大地震》,再到《一九四二》,无不贴近现实、对照历史,能后丝丝入怀,丝丝入扣,甚至扣人心弦,触动灵魂,让人观后为之动容,思绪万千。
一边是莺歌燕舞、贪腐成风,另一边是狗噬饿殍、卖儿鬻女,甚至易子而食。两相形成鲜明比对,足以说明统治阶级和普通大众之间深邃的鸿沟和根本无法调和的矛盾。
比起那一辈的苦难,我们目前的幸福简直是天堂。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不让历史重演是每一个国人的责任,一个大学校长曾经说过“天下兴亡,我的责任”,每个人都能牢记过去,切实负责责任,努力工作,共同为着民族复兴而努力,一九四二年的悲剧,一定能从中华民族未来的日子里彻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