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事。“推荐”之前……》等两组文图(1979年)

92、远事。“推荐”之前……(1979年)

这儿出示的这幅画,画中情景,想必不一定招人待见。但它既然确是历史的真实,也是自己人生经历中体验至深的一个类别,并且当年还已然“不揣冒昧”地将其画成了这草图,所以,现在作为一种追忆,还是让读者诸君看看它。其实这画中情景,也没有什么更隐晦的寓意,不过是如实展现当时的一种特定场面罢了。——宽敞的乡村“客厅”内,男主人大喇喇地端坐在藤椅上,手夹烟卷,神情傲然自得,眼之余光,瞟着跟前一只似欲向前的狗。屋里设施,表明这主人家既属稳合时代潮流,也肯定是没有真正脱离生产劳动,而在乡下,却又绝非等闲之辈。旁边的矮凳之上,低了一截,坐着穿扮得相对洋派的两个人,应该是父子俩吧,正在逢迎巴结地笑着对主人表示什么。稍远的大门边,主妇与小孩,连带其手中的物品,还有显然是刚被打开的房门,以及门外一个似乎有点儿怯生的、同样也是手提物品的女子,这一切,包括地上那把抢眼的宰猪草的刀,无一不能表明,这定然属于一个在那时十分现实且是具体的场合。当年,象这种近于公开的夜幕下的交易,在所有与“推荐”二字挂钩的当口,基本上已是尽人皆知的。我想,凡是稍存客观公正之心的过来之人,大概都不会否认。这恐怕是有些出乎目下将那个时代视为清正廉洁之最的人的意想。但它却真的又是这世间曾经的一种现实,也是许多人的一种无奈,当然,肯定也是部分人的一种机遇。好,行了,看来所有在冠冕堂皇幌子下的东西,反是最易隐藏人性之恶;什么“推荐”啊,“考察”或“选拔”呀,甚至于古代的“禅让”啊,一般地说,不会有它们这字面的意思那么美好。毕竟还是制度或方式方法保障下的东西,才相对更是切实可行一些。譬如在招取学生时,那与所谓“群众推荐”相对立的“闭卷考试”,虽不一定就是十全十美,但其中所体现的公正性,那真的是前者所没法比较的……不觉说到画本身之外了,打住。

93、旧事。为我筑墙。(1979年)

这画中所展示的情景,看着真使自己感慨万千。说来,这还是在为我与伙伴修“独栋别墅”哩(傍此附带修的“保管室”不算)。不过这么说,现今的读者,倘不是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听着确实有点儿云里雾里。所以也只好尽可能简明扼要地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下乡落户几年了,咱与伙伴一直靠国家拨向知青头上的那笔“安家费”,由队里出面,向乡民租借房屋住。那“安家费”,听说每人的总数是八百元,因为自始至终都是由接纳咱们的生产队掌握着的,所以也不知究竟。上方倒是一直在敦促基层为知青建房;但队里好不容易才弄到帐上这么一笔可供周转的款子,如何舍得真用于知青,早就挪着它用,因而也就是一直与上下两方(国家与知青)打着一场俗话所形容的“老棉裤”一样的拉扯战。最后,“李庆霖告御状”(福建一位知青家长因其子在乡下生存困难,直接向当时的“圣上”写了封信,并且真的还起了作用)的事发生了,上方加大了督促的力度,所以队里也就不得不将此建房之事提上了议事日程,终于在本队一个过路的小山梁上,并不与任何农院邻界的地方,选定了建房之址。不过即便如此,本队也都还“搭了个带头儿”:即刚才说的,队里附带把“保管室”也建在这知青房的隔壁。关于这点,其实队里也是有所考虑的:两个知青都“手脚干净”,而本队人自身,各姓氏之间,反是互相都缺乏信任感。不管怎样吧,反正咱是得要住自己名下的房子了。而这可不象当今“成为房主”(不管同时是否也为“房奴”)那般,总而言之是件大好事啊。当时这事所蕴含的意思,其实说透了,就是准备让你一生都在这极端贫困的山乡间终老……正因为如此,知青对这事心情的复杂,不言而喻。普遍的情形已是这样了。而对于咱,情况则更甚之。前文已多次讲到过自己当时的特殊困境,不重复了;此时哩,又正值那场卧床数月的大病初愈,且是心知自己在当地已算是走投无路,只要社会不发生大的变革或者事情出现特别的状况,个人一般而言,都将会当真终老于此了。在这样一种心境中,偏巧那刚开年回队的一段农闲时间,出工干活,又都是修这房子。所以最是记得:在明艳的春阳与依旧寒冷的山风中,自己处在那施工现场,听得筑墙的夯子,一声声,就象是撞在了这悸动的心上……好,点到为止了吧,相信话说到这份上,再说就已是多余的了。只还提示一句:这画当然是后来自己在县中时画的,同样也是那批自我认定“纵使永难见天也必须画出”的画稿之一。

附:关于这事,自己曾用于长篇小说《乡中苦斗》。现随意摘录点相关细节,以供参看——

    ……眼下已是冬至前后,白天很短,因此他必须抓紧时间。他发狠地干着活。不过,由于他的病体还没有真正康复,加之他的两条小腿上分别都还有着几个特别大的疮才开始结疤,所以,他不得不干上一阵,又坐下喘息上一会。没干多久,他的全身便汗湿完了。

  每次歇气,他总是出神地望着山下一个地方。那就是队里为他和方春庭盖房屋的地点。目前,那项工程已经进行了一多半;前一向,他刚刚能够下床四处走动的时候,就曾经时常拄着棍子到那儿去看上一看,同时也有过许多感想……

  映入他眼帘的另一个地方,有一个弱小的人影,正在飞快地挥舞着锄头。那是他从前的房东鲁婆婆的小儿子文谢地在自家的自留地中奋战。文谢地早已长成一个半大的小伙子了,并且已经从云台完小戴帽初中班毕业,当上了回乡知青。文家的自留地紧靠着一座小小的坟冈;在秋天病死的陆五狗和刁全福夫妇的坟头上,残破的白幡还隐然可见。

  “他都长大啦!记得我们刚来的时候,他完全还是一个挂鼻涕的小孩。”又一次歇息时,洪波的眼光落向那个正在坟冈旁边没命地苦干着的小人儿身上,感慨不已地想道。“那个画面,足可以概括云台人的整个生命进程:从小到大,从生到死,为了一点儿可怜的衣食,终生苦干不休!……唉,”他又转向建房那个方向,象是从两块搓衣板似的胸肋缝中,挤出了一道长而低沉的叹息。“看来我也得走在这样的旅程上了!那儿,兴许就是我终老的地方哩。”

  “从前,我曾经怀抱着两个美好的愿望,一个是能上美院,一个是能够同她相爱。然而,现实使它们一齐都灰飞烟灭了!”

  他出声地说出了这几句痛心的话,突然感到难过得什么似的。他低下头,木然地镰刀尖剁着身旁的草茎和碎石块。这样过上了一会,他象是从这种痴呆软弱的状态中猛醒了过来;他严厉地用手指头点戳着自己的脑袋说:“嗨,为啥又来啦?还有什么值得为这些难过的呢?”于是,为了驱逐苦闷,他故意面带微笑地哼起了一支什么歌子,一面也仰天躺在了干枯的蒿草丛中。

  今天的天气是可爱的。虽然人们名之为“小阳春”的那个时节已经过去了,但因为此刻正值中午,所以气候仍然十分暖和。金灿灿的太阳高挂在空中,似乎正含着一丝温情的笑意,面向人间。整个天宇呈现着一片轻柔的、寻常只会出现在三月天的那种淡淡的明蓝色。枯蒿在微风中沉醉般地来回晃动着;长青的柏树,不断地发出低回而富有旋律感的沙沙微响;轻风过处,从那些将残的野菊丛中,偶尔扑腾起一缕细微的幽香……

  这孟冬的情致使得洪波那冷硬苦痛的心一下子变得温软甘甜,而且还突发出一种奇异的痒酥酥的感觉。他就象是又回到了了童年时代,正躺在碧草葳蕤的嘉陵江岸边,神游于天真未凿的梦幻之中……于是,他情不自禁地在枯草地上反复滚上了几转,一边滚,一边还迷迷糊糊地喃喃自语着说:

  “生固然不幸,但它毕竟是金色的!”

  他又变得奋发起来,重新投入到求生的战斗中去了……

………………………………………

本人《画中游附记·西画部分》,亦属相对私人性的资料,此前主要只发布于自己各博客或“空间”之内。现恭请各位订阅者予以点评,发表高见。倘是内中所涉及到的一些世事或人生经历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则作者我,将更会感觉欣慰。

另外,这西画虽为我青年时代之最爱,然而后来因为诸多原因,终至忍痛放弃。网络流行后,也曾将此前所作之油画连同素描、水彩及水粉等西画作品发布于一些艺术论坛,亦得到过不少网友的好评。这儿仍选取一些,以供大家参看——

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搜狐社区 笔墨丹青 鬼枴_べ鬼

粗看时还以为是哪位大画家的名作,再看时方知是出自江南达者之手。钦佩!

喜欢油画的浑厚、喜欢油画的朴质,更喜欢思度于油画中的无言表达......

    ——红袖添香 → 红袖论坛 → 读图时代凤箫吟

典型的重庆农村写照,画的好!

涉猎广泛且均有建树,非潜心琢磨者不能为也

麻柳林/林间小石桥都有梵高的感觉在里面,顶!

    ——四川美术网论坛 司马长风

来自生活的杰作 好

    ——四川美术网论坛 yangyunlou

这帖好看呢....呵呵

    ——四川美术网论坛 蜀郡野人陈风良

内容上很有亲切感......来源于生活的作品.

    ——四川美术网论坛 iloveyou

麻柳林有梵高的感觉,好啊

兄之油画亦很有实力!

    ——四川美术网论坛  云飞扬

楼主多才多艺,佩服啊

    ——四川美术网论坛 刀尖

真是好作品啊,,,,,,,,

    ——四川美术网论坛  陈学高

楼主,看了你的各类贴子,感觉你多才多艺,不知道最精的是哪门?

    ——四川美术网论坛 laoqiang

总体上不错,风景要好些。支持,努力。

    ——中国美术家协会网【中国油画论坛】阿春

象徐悲鸿老前辈的画,很好,我喜欢,风景也不错。

真的很经典。偏爱风景!

——中国美术家协会网【中国油画论坛】wgdxhn

有情、有趣、有生活。有品位,有功力,更有个性!向老师致敬!

——国画网【艺术杂论】周俊一

另附上吾生相与半个世纪之故交、当初共同习画之Y君(今为本地某著名大学博导、国内学科带头人)近日对吾中西绘事之评价——

童山雷几十年的绘画研究实践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他有非常强的造型功底,油画功力深厚,技法朴实淳厚,特别是一些乡间情节创作作品震撼心灵。他中国画功力同样深厚,技法既有传统传承又有独自风格,画风洒脱飘逸,笔墨看似随意却功力深厚,配上他独有的书法风格,画面大气磅礴传递出他有无穷尽强大的气流喷湧而出,即使小景也能让人感到这种逼人的气势。什么是绘画艺术?这就是绘画艺术!

江南蜕心堂:原创艺文渊薮……

扫一扫或按一按,关注“童山雷”订阅号

(0)

相关推荐

  • 黄炳贵: 那些年,俺庄的下乡知青们 07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 ...

  • 《江路》等两组文图(1979年)

    <画中游>附记·西画部分(中期)连载 87.88. 87.江路 那个阶段,自己内心的狂飚,实际上不光是并未宁息,反倒是异常激烈的.它亦非是陷于困境的人在纠结于个人的得失,而是从根本上,在选 ...

  • 《江原》等两组文图(1979年)

    <画中游>附记·西画部分(中期)连载 94.95 94.江原(1979年) 看来自己这人毕竟属于永远都会自觅其乐的类型.不管怎样想要表现深沉甚或痛苦的主题,但只要一有时间,则总是会又到大自 ...

  • 《山村》等两组文图(1979年)

    89.山村 其实当时也决不是说,自己全然已溺于文字写作,便将此生之至爱绘画抛向脑后了.画儿肯定是要按时画的.只是,这时更多的,是在考虑自己究竟应该怎样去画.有鉴于时下身处相对安稳状态,此前既已体验过的 ...

  • 《春澹蒲江》等三组文图(1997年)

    一百四十二 而现实人生面对之景物,毕竟更是动人心弦.此<春澹蒲江>所示之境即如是.画写当年常行之郊县春江,其风物情味,至今虽闭目亦能详述.--轻寒料峭之中,岸滩上的油菜花又悄然开了.周遭的 ...

  • 《峨眉山景三帧》等两组文图(1981-82年)

    105.峨眉山景三帧(1981-82年) 当年峨眉山游历归来,也曾将几幅自感相对适宜的速写整理成了油画.可惜不知为什么,那批自制的油画纸板质量有问题,没过多少年,居然就使色层发暗甚至于连画幅本身都碎裂 ...

  • 《清清嘉陵》等两组文图(1982年)

    110.清清嘉陵(1982年) 这个时期,自己写作的事,可以说才真正进入了一种"硬斗硬"的状态:一边要进行新的内容,一边又得不断回头审视既已写出的东西,以便将二者有机地联系起来.这 ...

  • 《家居风味》及《我的盆花》两组文图(1982年)

    112.家居风味(1982年) 当时在那县中,虽是工作压力极大,时间也被限制得紧,但毕竟其为全县重点所"保"的对象,是以相对而言,物质生活待遇,还是较从前在区乡中学为好.想我才到这 ...

  • 《静物》与《妻子像》等两组文图(1982年)

    114.静物(1982年) 看见这幅小小的静物画,一种异常温馨的怀旧之感,油然浮上心头.这画中的环境,是咱当时婚后在家乡重庆的"住宅".说来可叹:这是一座百年老厂职工宿舍中的一隅, ...

  • 《乡间记事·画像》(稿)与《乡村剃发匠》两组文图(1982-83年)

    118.乡间记事.画像.(稿·1982年) 自己在乡下之时,为乡民画像,也算是一件常事了.记得前文曾说过,当地因照相不便,而又因毕竟还存有想为自家老人保留一幅肖像的风习,所以大家都是颇看重这事儿的.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