谿谷理论

中医概念里的“谿谷”最早出自《内经》,其引申义为筋骨关节之间有气血津液之流通的缝隙。大的筋骨关节之隙为谷,小骨节之隙为谿。”谿谷”一语在《灵枢.痈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痿论》《素问·气穴论》《素问·气交变大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等篇中均有记载。
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谿,肉分之间,谿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邪溢气壅,脉热肉败,荣卫不行,必将为脓,内销骨髓,外破大腘,留于节凑,必将为败。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于谿谷也。谿谷三百六十五穴会,亦应一岁。其小痹淫溢,循脉往来,微针所及,与法相同。(《素问·气穴论》)
清代高士宗认为“会之所在,即分之所在,分之所在,即会之所在,故肉分之间即为谿谷之会。谿谷之会,内外相通,内通经脉,以行荣卫,外通皮毛,以会大气……如谿谷不通于内外,则邪泛溢,而气壅滞,血脉热而肌肉败……为脓为败,皆积寒留舍于谿谷,致荣卫血气不居于谿谷之间,而卷肉缩筋。夫卷肉缩筋则肋肘不得舒伸,从筋至骨,则内为骨痹;从肉至皮,则外为不仁,邪盛正虚,命曰不足。此皆积寒留舍之所致,乃大寒留于谿谷也”(《黄帝素问直解.气穴论》)
中医有三部扛鼎之作:一本是《黄帝内经》,一本是《伤寒论》,一本是《针灸甲乙经》,这三部巨著奠定了中医的基础。在内经时代主要讲九针之法。九针之法并不光讲九种不同类型的针,它是讲在进针的时候分为上部天地人三才、中部天地人三才、下部天地人三才,不超过九个。当时的主要穴位也只有160多个,所以在穴位的应用上有相当一部分失传。在针灸甲乙经时代,大量穴位又开始出现。
那么在内经之前究竟是怎么一个中医的理论在指导临床呢?我们发现在内经里面有一个大致的情况是明了的:中医在看病的时候有四个系统,一个是经(十二正经),一个是络,一个是谿,一个是谷。这四个系统应该有1095个穴位,但是在内经里面有关络、谿、谷除了简单的描述以外,没有内容。就这三个系统里面就有720个穴位到内经时代失传,而这720个穴位流落到了民间,成为经外奇穴。经外奇穴一部分有名有姓的我们可以通过文字读到,但是大量的文字都是冷僻字,在康熙词典里都很难查到,但这些穴位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就开始进入这个方面研究,岐伯讲:“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谿,肉分之间,谿谷之会,以行荣卫”。我通过这段文字找到了一条路子:古人在那个时候治病,除了经以外,还有络、谿、谷。临床上我做过实验,比如失音,根据我们现代中医的辩证和所用穴位治疗,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通常一个晚上),但是通过谿谷理论去治,失音问题立即可以得到解决。
我们把这个络、谿、谷的理论用到砭法上如鱼得水。什么道理?因为谿谷都在大肉分、小肉分之间,肌肉和骨头的缝隙里面,你拿当年的九针扎,你不可能一条线全部扎到,但是刮痧可以点线面结合,沿着谿谷去疏通。我们知道卫气走腠理不入脉,营气是入脉的。卫气非常强大,非常悍利,人体腠理的开合取决于卫气的强弱。
谿谷理论在临床应用上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奇效。比如我们在胸腺部位刮痧,临床证明刮痧对激活胸腺效果非常好。
现代医学认为胸腺是很难激活的,即使注射胸腺肽也难以让其复活。但是我们发现:刮痧一小时后进行血液检测,T细胞和淋巴细胞可以增加10%,同时产生大量的红细胞。
这个就是根据谿谷理论疏通胸腺部位的结果,这个结果对于增加人体免疫力,延缓人体衰老,特别是对于危重病人临床意义重大。
比如肺的问题,以前我们认为十二皮部是个巨大平面,达到1.5到2个平方,是个非常难得的平台,但后来我们发现更大的平台是肺。因为肺的细胞展开成平面可以达到55个平方。这个战场更加广阔。但是目前人类没有找到办法在这个平台上操作。因为肺部病变的细胞一般都呈现为六角形,这个结构是非常稳定的,并且是混杂于正常细胞之间的立体结构。
我们现在运用谿谷理论进行刮痧,从不同的方位冲击病灶,创造了非常神奇的效果。比如我们有一个病案,一位40岁女性,每到冬天就有三个月会咳嗽,用药无效。我们按常规穴位刮痧后病情缓解,但是没有根治。
我们又采用谿谷理论对每根肋骨进行疏通,结果发现肋骨间会出来一粒粒的包块,刮上去感觉一棱一棱的,30多年的咳嗽一次解决。我们运用祖先的理论与刮痧的方法结合,可以说是珠联璧合,用这种方法屡屡创造了奇迹。所以李氏砭法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谿谷理论的临床运用。
相关链接:
调整反应(退病反应)
谈谈《痧胀玉衡》
目疾要穴天柱(根结理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