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满诊治精粹

痞满是由外邪内陷、饮食不化、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导致中焦气机不利,或虚气留滞、升降失常而成的胸腹间痞闷满胀不舒、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不痛的一种自觉症状。

按部位有胸痞与心下痞之分,心下即胃脘部,故心下痞又称胃痞,本节主要讨论胃痞。

《内经》称胃痞为痞、满、痞满、痞塞等,如《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痞满。”在病因病机方面《景岳全书·痞满》:“怒气暴伤,肝气未平而痞。”在鉴别上《景岳全书·痞满》:“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物无滞而痞者,虚痞也。有胀有痛而满者,实满也;无胀无痛而满者,虚满也。”在治疗上《类证治裁·痞满》:“伤寒之痞,从外之内,故宜苦泻;杂病之痞,从内之外,故宜辛散。”

西医学中的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消化不良等疾病,以上腹部满闷不适为主要表现时,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1.表邪入里 外邪侵袭或失治误治,外邪乘虚内陷,结于心下胃脘,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常而发痞满。

2.食滞中阻 暴饮暴食,恣食生冷,食滞胃脘致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常而发痞满。

3.痰湿阻滞 饮食不节,外湿内侵,损伤脾胃,脾运失常,痰湿内生,痰气交阻致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常而发痞满。

4.七情失和 情志失调,气机逆乱,肝脾不和致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常而发痞满。

5.脾胃虚弱 素体脾虚,饮食不节,脾胃失职,气机不利而生痞满。

总病机: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职。

病机特点:正虚邪实,虚实夹杂,各因相兼,互相转化。

病位在胃脘,但病变脏腑关键在脾胃,与肝亦有一定关系。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1)主症:胃脘部痞塞,满闷不舒。

(2)查体:按之柔软,压之不痛,望无胀形。

(3)发病:起病缓慢,时轻时重,反复发作。

(4)诱因:饮食、情志、起居、寒温等。

(5)须除外胃癌及其他病证中出现的痞满症状。

2.鉴别诊断

(1)胃痛:胃痛与痞满两者病位同在胃脘部,胃痛时兼胀满,痞满偶有隐痛。二者鉴别见表4-5。

表4-5 胃痛与痞满的鉴别

(2)鼓胀:鼓胀与痞满两者均有胀满,但鼓胀病在大腹,外形胀大如鼓,按之皮急。痞满病在胃脘,自觉满闷,外无胀大之形,按之柔软。

(3)胸痹心痛:胸痹心痛与痞满均有胸膈不适、脘腹不舒,当老年人突然出现胃脘痞满,须注意真心痛。二者鉴别见表4-6。

表4-6 胸痹心痛与痞满的鉴别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辨有邪无邪:有邪如伤寒表邪未解、饮食无度、情志失所致的痞满,皆为有邪致痞,属实;无邪如素体脾虚所致的痞满,为无邪致痞,属虚。

(2)辨虚实寒热:虚证,痞满时减,揉按稍舒;不欲进食,或食少不化,食后加重,大便溏薄者为虚。实证,痞满不减,按之则甚;痞满能食,食后加重,大便闭结者为实。寒证,痞满绵绵,得热则舒,口淡不渴,苔白,脉沉。热证,痞满急迫,渴喜冷饮,苔黄,脉数。

治疗要点 以补虚泻实为治疗原则,实者泻之,如泻热、消食、化痰、理气;虚者补之,如温补脾胃。在辨证的基础上,均可稍辅理气通导之品。治疗中不可过用香燥之品,以免伤阴。

(一)实痞

1.邪热内陷

(1)临床表现:胃脘痞满,灼热急迫,按之满甚;心中烦热,咽干口燥,渴喜饮冷,身热汗出,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2)治疗原则:泻热消痞,和胃开结。

(3)代表处方: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黄连各10克。

(4)加减应用

①临证可酌加枳实、川朴、木香各10克以理气消痞。

②里热甚,大便秘结,可合用大承气汤。

③心中烦热,渴喜饮冷,可加竹叶、知母各10克,石膏20克(先煎)。

2.饮食停滞

(1)临床表现:脘腹满闷、痞塞不舒,按之尤甚;嗳腐吞酸,恶心呕吐,厌食,大便不调;苔厚腻,脉弦滑。

(2)治疗原则:消食和胃,行气消痞。

(3)代表处方:保和丸:茯苓20克,山楂、神曲、莱菔子、连翘、法半夏、陈皮各10克。

(4)加减应用

①食积重、脘腹胀满者,加枳实、厚朴、槟榔各10克。

②食积化热、大便秘结者,加蒲公英20克,生大黄10克(后下)。

③食积脾虚、便溏者,加炒白扁豆、白莲子、黄芪各20克,白术10克。

④若伴恶心呕吐者,加旋覆花、竹茹各10克。

⑤还可辨证选用大安丸、平胃散、枳术丸、枳实消痞丸。

3.痰湿内阻

(1)临床表现:脘腹痞满,闷塞不舒,胸膈满闷;头晕目眩,头重如裹,身重肢倦,咳嗽痰多,恶心呕吐,纳差,口淡不渴,小便不利;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沉滑。

(2)治疗原则:除湿化痰,理气宽中。

(3)代表处方:二陈汤:茯苓20克,法半夏、陈皮、生甘草各10克。

(4)加减应用

①临证时可加莱菔子20克,前胡、桔梗、枳实各10克,以理气化痰。

②痰浊内阻、胃虚气逆、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可用旋覆代赭汤。

③如头晕目眩、头重如裹者,可合半夏白术天麻汤。

④纳差、大便溏者,加党参、怀山药各20克,炒白术10克。

⑤可辨证选用甘遂半夏汤、三仁汤。

4.肝郁气滞

(1)临床表现:脘腹不舒,痞塞满闷,常因情志因素而加重;心烦易怒,失眠,喜长太息,胸胁胀满,恶心嗳气,大便不爽;苔薄白,脉弦。

(2)治疗原则:疏肝解郁,理气消痞。

(3)代表处方:越鞠丸:香附、川芎、苍术、神曲、栀子各10克。

(4)加减应用

①气滞较重,胀满甚者加川朴、郁金、枳壳各10克。

②气郁化火,口苦咽干者,可合用左金丸或加栀子、龙胆草、黄芩各10克。

③失眠者,加茯神、灵芝各20克,合欢皮10克。

④可辨证选用四磨饮、化肝煎、柴胡疏肝散。

(二)虚痞

脾胃虚弱

1.临床表现 脘腹痞闷、时缓时急、喜温喜按;不知饥、不欲食,身倦乏力,四肢不温,少气懒言,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脉沉弱。

2.治疗原则 补气健脾,升清降浊。

3.代表处方 补中益气汤:人参、白术、黄芪、升麻、柴胡、当归、陈皮、生甘草各10克。

4.加减应用

(1)脾阳虚甚、手足不温者加干姜10克,砂仁6克(后下),肉桂5克(后下),以温运脾阳。

(2)气虚痞满甚者,加枳壳、厚朴各10克,木香6克(后下),以助脾运。

(3)表邪内陷,与食、水、痰相合,虚实夹杂,症见心下呕吐下痢者,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补泻并用。

(4)中虚甚者用甘草泻心汤。

(5)水热互结,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肠鸣下痢者,可用生姜泻心汤。

(6)大便溏薄者,加芡实20克,炮姜炭、肉豆蔻各10克。

(7)可辨证选用理中汤、大建中汤,吴茱萸汤。

【其他治法】

1.针灸疗法

(1)气滞者,选中脘、期门、内关、足三里,针用泻法。

(2)脾虚者,选脾俞、胃俞、内关、足三里,针用补法,并合艾灸。

(3)食积者,选中脘、内关、璇玑、下脘,针用泻法。

2.拔罐 选取中脘、脾俞、胃俞等穴,适用于脾虚脘痞者。

3.饮食疗法

(1)气滞者,鲜芹菜、白萝卜各150克,捣烂取汁,加蜂蜜炖沸后温服,每日1次。

(2)脾虚者,白胡椒15克,猪肚1个。将白胡椒碾碎,放入砂锅内,与猪肚一起炖烂,调味服食,每周2次。

(3)痰浊者,用生姜适量,橘皮10克,粳米100克,煮粥服,每日1次。

【预防调摄】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

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有规律性,避免暴饮贪凉,力戒烟酒。

3.适当的体育运动,有助于疏调气机,缓减病情。

4.本病为慢性过程,常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应坚持长期治疗。(钟洪)

(0)

相关推荐

  • 脾胃系病证——5.胃痞(3)

    脾胃系病证之胃痞 (未完待续) 一.概述 胃痞是指以自觉心下痞闷胀满不舒且一般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又可称"痞满".胃痞(痞满)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 ...

  • 腰痛诊治精粹

    腰痛是指腰部感受外邪,或因外伤,或由肾虚而引起的气血运行失调,脉络绌急,腰府失养所致的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 腰痛一证早在<内经>就有论述,如<素问·刺腰痛篇&g ...

  • 颤振诊治精粹

    颤振又名颤证.颤震.振掉,是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仅有头摇或手足微颤,重者头部颤摇大动,四肢颤动不止,甚或拘急. <内经>认为本病与肝风内动有关,如<素 ...

  • 痿病诊治精粹

    痿病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临床上以下肢痿弱较为多见,故又有"痿躄"之称.所谓"痿",是指肢体痿弱不用:" ...

  • 痉病诊治精粹

    痉病指由于筋脉失养引起的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要特征的病证. 早在<内经>对本病就有一定的认识,它从外感湿邪.风邪致痉立论,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 ...

  • 头痛诊治精粹

    头痛是以头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亦可出现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本节所讨论的头痛,主要是内科杂病范围内,以头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 头痛一证,首载于< ...

  • 瘀证诊治精粹

    瘀证是指血脉运行不畅甚至停滞凝聚,或离经之血积蓄于体内所产生的病证,以疼痛.瘀斑.肿块.出血.病久不愈为主要临床特征.瘀即瘀血,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瘀血是指血行痹阻,血液瘀滞,污秽之血及离经之血, ...

  • 肥胖诊治精粹

    肥胖是由于先天禀赋因素,过食肥甘以及久卧久坐.少劳等引起的以气虚痰湿偏盛为主,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并多伴有头晕乏力,神疲懒言,少动气短等症状的一类病症. 中医素有"肥人多痰" ...

  • 厥证诊治精粹

    厥证是指由于气机逆乱,气血运行失常所致的以突然发生的一时性昏倒,不知人事,或伴有四肢逆冷,但在短时间内即能苏醒,醒后无偏瘫.失语.口眼㖞斜等后遗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急性病证. 关于厥证的记载,< ...

  • 积聚诊治精粹

    积聚是由于正气亏虚,脏腑失和,气滞血瘀,痰浊蕴结腹内而致,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积为有形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乃为脏病:聚为无形气聚,聚散无常,部位不定,痛无定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