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县敬思村的张麟阁和深县的张麟阁是一个人吗?
安平县敬思村的张麟阁和深县的张麟阁是一个人吗?
安平县是一片革命红色沃土,以两个第一(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河北省第一个中共县委)而闻名于世,这两年听说安平县敬思村修建河北省第一个中共县委旧址,只是路过这个村两次,还无暇前去进行瞻仰。
记得七八年前,我还在安平电视台上班,拍摄丝网专业村,也同时挖掘历史文化,我也去过敬思村,看到过这座百年老宅,我们拍摄了一些镜头,查阅了张麟阁的一些资料。知道了一些他的事情。
1923年8月台城特支的诞生,为河北省第一个中共县委的建立创造了条件。1924年2、3月间,在上级党的领导下,弓仲韬与安平县北关高小校长李少楼取得了联系,二人通力合作,从事安平县党的创建工作。
从此,安平县的党组织建设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他们二人介绍敬思村的青年教师张麟阁(也是教育界知名人士),北关李春耀、张述增三人入了党。随后又吸收敬思村的袁大楞、李更入党,随着党员数量的增加,他们建立了北关高小和敬思村两个党支部,支部书记分别由李少楼和张麟阁担任。 李大钊对安平县党组织的迅速发展非常欣慰,他写信鼓励弓仲韬继续努力,并指示可相机建立安平县委,加强党对全县工农运动的统一领导。
为落实李大钊指示,1924年8月15日,台城、敬思村、北关高小三个党支部选派了弓仲韬、弓凤州等九名代表在敬思村召开安平县第一次党代会,建立了河北省第一个中共县委—中共安平县委。会议选举弓仲韬为县委书记,张麟阁为组织委员,李少楼为宣传委员,党的机关设在弓仲韬家中。这次会议确立了今后的工作任务就是发展党的组织,壮大革命力量,启发群众觉悟,领导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但是百度敬思村,点张麟阁这个名字却是另一个人:张麟阁(1908年-1936年),原名张全喜,民国时期深县(今深州市)大流村人。
张麟阁十几岁时到天津学徒。民国14年(1925年)参加东北陆军李景林部队。次年2月,李景林部与国民军在沧州、马厂间作战,张麟阁任副营长,带兵驻连镇。是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经常向士兵进行共产主义宣传,为此遭受鞭笞。遂脱离军队,进天津义顺和成衣铺,以此为掩护继续开展革命工作。他和同志们经常在市区搞飞行讲演,散发传单,还在义顺和、新立成等成衣铺发展一些党员。一次到唐山煤矿组织工人暴动,因机密泄露,只得越墙而走,徒步回到天津。
民国18年(重929年)初,中共顺直省委派张麟阁回深县开展工作。当年8月,发展院头村3名青年入党。10月,建立深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院头党支部。张麟阁还发动院头、大流等村农民组织穷人会,抗捐抗税,与土豪劣绅进行斗争。每逢饶阳县南合庙会,穷人会都去贴标语、发传单,反动势力对他恨之入骨。11月,张麟阁被捕。面对严刑拷打,他毫不屈服,坚决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被以“共产嫌疑犯”罪名押在第三监狱。在狱中,他继续指导家乡农民同封建势力斗争。民国19年5月刑满出狱后,他拖着虚弱的身体担任了中共保属特委军委书记,还经常抽空回家乡继续开展党的工作。民国 20年8月29日,他指导大流村穷人会成立青苗会。9月13日,大流村建立党支部。民国22年,张麟阁领导农民通过合法斗争推翻大流村封建政权,建立了由农民当家作主的村政权。
民国21年(1932年)高蠡暴动前夕,张麟阁回深县组织了30来人的暴动队前往支援。后因暴动失败,暴动队半路返回。为争取土匪,张麟阁曾只身闯入虎穴开展工作。为革命筹集经费,他变卖房基1处、房子5间,家中土地几乎全部卖光。
民国25年(1936年)张麟阁被捕,牺牲于保定。
安平敬思村修复河北第一个县委后,深州张麟阁的后人还以为是为了纪念他的先辈,但是此张麟阁非彼张麟阁,虽然都有光荣历史,但是只是碰巧同名同姓而已!他不知道,还有一个名人也叫这个名字,张麟阁(1909-)吉林长春人,1931年5月南京中央军校第九期,后任国民革命军东北剿总新编骑兵司令部少将参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