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泄物美食,还能入口吗?

自从《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以后,以美食探寻为主题的纪录片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就在网友们看的眼花缭乱之际,有一部“反向操作”的美食纪录片横空而出,打的人措手不及。
这部名为《奇食记》的纪录片不仅是哔哩哔哩出品的首部美食纪录片,也是国内首部 “反美食”的美食纪录片。
播出以后,评论两极分化,喜欢的特别喜欢,吐槽的说的也够狠。
豆瓣评分为7.5,也不算特别高。
有豆友分析原因时就指出:太高能了,以至于有些网友接受无能。
有些网友说自己看了一会就已经把痛苦面具焊在脸上了,有些网友说自己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在吃饭的时候点开它。
原本以为是个下饭纪录片,结果点开一看,手中的饭顿时就不香了。
也有些网友则认为这部纪录片有创意、有新意,选题奇特,另辟蹊径、别具一格,值得点赞。
到底是讲了些啥,让观众有如此差异化的反应呢?
(前方高能,慎重!)
这个人在干嘛?
是的,你没有看错,他正在掏新鲜粘稠的牛粪。
然后把牛粪层层堆叠,堆成小把手的形状,牢牢盖住酒坛的坛口。
然后,酒坛上的这一坨牛粪,会和坛中的酒一起经历时间的洗涤。
从第一天的黄色,到第二天的黑色,过了二十天左右,原本粘稠的牛粪就会开始固化,进而完成对酒的彻底封印。
因为这里的村民以前家家户户都养牛,村里别的没有,就是牛屎多。
不知道是谁第一个脑洞大开,随手掏了一手牛粪将没喝完的酒封了起来,结果没想到这样保存下来的酒反而味道馥郁芬芳。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云南勐养牛屎酒就这么流传了下来。
除了牛屎酒,云南人还有一道关于牛的食物,也让很多网友高呼“大开眼界”。
云南夏季气候炎热,有时你能看到这样的场景:
屋檐下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围坐在一起,餐桌上有一道卖相不敢恭维的菜,小孩子们有时候还会用芭蕉叶包上一包,带出去边玩边吃。
这便是傣家人家中常备的消暑食品——牛撒撇
纪录片介绍的是来自云南德宏的牛撒撇。据当地人说,牛撒撇具有清凉解毒的功效,常吃牛撒撇的话不容易生病。
因为在杀牛前一个多小时,人们会给牛喂一些傣乡特有的野草——五加叶和香辣蓼草。
五加叶是一种清凉、味苦的中草药,而香辣蓼草叶型似辣椒叶,味道又辣又苦,具有杀菌的功效。
之后,将牛开膛破肚,把牛肚洗净,放在开水里烫两分钟,捞出来后快速刮洗干净,切成条,然后放入各种佐料拌制。
听到这里,是不是都觉得还不错?
但如果告诉你还要加入两种重要的“上头”食材呢?
效果大概如下图所示:
牛撒撇需要从牛胃里取出初步消化的草汁,当青草未进入回肠尚在空肠时连肠取出。
说人话:在牛吃进去的草变成排泄物之前,把青草半路截胡。
然后,还要加入牛的小肠中一种很苦的汁水,为这道菜注入灵魂。
一碗牛苦肠及混合生牛肉和其他食材大杂烩的牛撒撇才是最地道的牛撒撇!
然而,人们对“排泄物有神奇效果”的迷恋可不仅仅局限于牛。
福建永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一道菜——尿肉尿蛋
人们将猪蹄和鸭蛋洗干净,和调料搅拌均匀后放入老瓮。
鸭蛋堆积在瓮的周边,再倒入一桶泛黄的童子尿液没过鸭蛋。
等尿液咕嘟咕嘟冒泡沸腾以后,鸭蛋煮出了裂纹,尿液和汤汁带着尿激酶一起沿着裂缝的蛋壳渗透进鸭蛋里。
隔尿煮的肉也间接接受着童子尿的熏陶和洗礼,经过长时间的熬煮以后,尿肉已然闻不出一点儿尿骚味。
童子尿入菜可能不常见,但民间一直以来都有童子尿入药的说法。
中国人注重养生,很多老百姓也十分相信,童子尿有神奇的力量。
《本草纲目》这样描述童子尿:
现代医学也说,童子尿当中的尿激酶具有扩血管、抗凝作用。看起来,好像用童子尿入菜也有点道理。
做尿肉尿蛋的老师傅说:“这童子尿的质量是要严格把关的,最好是十岁以下男童。”
看来不是一般人还没资格参与这道菜品的制作,也不是一般人能克服心理障碍尝试这道美味。
如果对着尿肉尿蛋下不去嘴,不妨试试江苏连云港这道炒豆丹。
你以为这个更简单些?是清炒时蔬之类的?

那你还是太嫩了。
豆丹其实是虫子,酷似毛毛虫那种,会蠕动爬行的。
因为这种虫子以豆为食,本地人觉得这种美味如天赐仙丹,便将这种通体绿色的虫子称为“豆丹”。
一入秋,豆丹便入土冬眠,来年三四月,缓缓成蛹,夏天一到,虫蛹脱壳化身为蛾,产卵后长出一龄虫。
到了8月,豆丹就能以五龄虫的肥美姿态成为餐桌上的一道美食,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豆丹焯水以后,加入当季的小青菜或白菜,倒入高汤后再不断翻炒。
高蛋白带来的鲜香气味,吃一口,唇齿留香、爽滑不腻。
不少“豆丹爱好者”称,其实它吃起来跟鸡蛋的口感很像,只要不去想象它生前的画面就好了。
豆丹不是豆,土笋也不是笋。
很多人爱吃土笋冻,可是这里的土笋其实跟笋没啥关系。
土笋是种虫子,它们生长在咸淡水交汇的滩涂里。由于长期缺乏阳光照射,土笋的长相确实有点一言难尽。而这种小虫子的学名叫:可口革囊星虫。
而这种小虫子的学名叫:可口革囊星虫。
将可口革囊星虫摆成一堆,用力碾压而过,血水四处喷溅,这些虫子就从”3D'变成“2D”了。
然后收拾一下“残局”,将土笋们放入锅内,猛火熬煮几分钟。
不放任何调料,虫子体内的胶质和鲜味充分溶解于水,再把熬好的汤汁倒入模具。
最后,挑出几根卖相相对过关的小虫子放入其中,静待低温冷却凝固,一碗出色的土笋冻就完成啦!
除了以上这些特色菜品,主创团队赶赴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四省五地取材,还发现了很多奇特美食。
云南大理的“见手青”;广西柳州的“螺蛳粉”;甘肃兰州的“浆水”……
贵州独山的“盐酸、虾酸、臭酸”;云南鹤庆的“吹肝”;大理州的“白族生皮”……
这些食物在外人眼里看来,或许会被贴上“奇葩”、“离谱”、“难闻”、“难吃”等各种标签。
但对有些人而言,这些食物可能是他们的童年记忆,是家乡的味道,是他们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一种沿袭多年的饮食文化,早以成为他们无法割舍的一部分。
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茹毛饮血,对食物的诉求只有“温饱”的标准。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碾压过历朝历代,碾压过千里江山,碾压过芸芸众生……
当时间不断往前推进,我们发觉,我们对口腹之欲的满足越来越挑剔。
而一个民族的美食发展进程,也是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写照。
这些奇特的食物,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不同地域文化的凝结,透过它们,我们能看到人文和风俗的丰富与特别。
透过它们,我们可以听到一种声音:
中国960万平方公里,这里地大物博,到处长着奇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