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汉语拼音之父,和爱因斯坦是好友,妻子是张允和,活到112岁

“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普通话语音的方案,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汉语拼音方案》”

语言二字早已深入所有人的骨髓,简简单单由两个字组成,语代表语系,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处于不同的语系使用不同的语言,言表示言说、说话,两者密不可分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语言系统。虽然看上去语言只是一种工具,但是语言代表着我们心灵深处的诠释,没有语言我们就没有精神,没有精神就没有一切文明的奠基,更没有人类作为人的独特之处。

在中国,有这样一位语言大家,他像一座史诗般的丰碑伫立在中国的语言奠基之路上,没有他就没有如今中国语言的快速发展,通过他的发明推进了人与人的距离,让中国话在世界上发扬光大,让我国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传播到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在为世界人民打开一扇认识中国的大门,也帮助中国人走向世界。

在这步履不停的世界里,这样的伟人值得我们永远怀缅。他就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周有光。正是有了这样一位大师的存在,才使得中国语言的发言广为世人接受,他为中文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文化思想启蒙

出生在一九零六年的周有光,幼年时期在江苏常州度过,祖上颇为显赫,曾祖父曾是清朝朝中忠臣但不幸的是,清末常州失守而陷落,曾祖父悲愤交加投水身亡,到周有光十二岁时家中已经十分清贫,全靠其父平时在私塾教书挣得一些小钱。

出生于书香世家的周有光学习优异,考取到了常州高级中学,正值中华民国创立之际,学校主张学生们平时讲国语并且使用白话文,虽如此,但是老师和同学却并未改观,还在使用当地方言沟通,就连文章写作时还是用古文,这让当时的周有光感到十分诧异。

但幸运的是有一位身处思想潮流先锋的老师启蒙了他,向他宣传白话文,这为他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几年后,他果然不出意外考取了优异的成绩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也就是如今华东政法大学的前身。或许是学校性质,学生只讲英文,虽然有打字机,也算交流方便。但周有光却好奇中文为何不能发明出打字机,也没有类似的符号可以替代。

这让周有光质疑为何其它国家的语言却有很完善的拼写体系而中文却完全没有,在之后的一次学习中周有光学习了拉丁文,这让他有所触动。中国作为人口大国,不同地区方言差别极大,民众之间交流时往往会出现隔阂,这使得他燃起了对文字改革的想法。虽然专业是经济学但却义无反顾转向研究语言学。

二、满腔热血空悲切

时间稍纵即逝,周有光转眼就大学毕业了,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各奔东西,但是他的内心却依然热血澎湃致力于学习更多的知识,因此他背上行囊背井离乡远赴日本留学。本该学业有成之时却恰逢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一时之间哀鸿遍野整个中国大地硝烟四起一片狼藉,这让周有光始料未及索性带着妻子儿女躲避战火寻找机会。

直到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上海地区的行业发展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他便得以在上海新华银行找到一份工作,但这份工作让他漂洋过海派驻美国华尔街三年之久,在美国的这段日子还算平静。

在一个平常的日子里,突然一位好友向他介绍道:“爱因斯坦最近有空,要不要一起趁着空闲去拜访他?”周有光立刻决定前去拜会,收拾完毕便收起激动前去做客了,看到爱因斯坦的第一眼就发现他穿着随意,完全没有架子,虽然是初次见面却好像是多年的朋友一样,这让周有光十分感慨。

爱因斯坦与他交流时说:“一个人假设活到六十岁,其中工作占了十三年,除去吃饭睡觉的必要时间,还有剩下将近二十年空闲来做自己想做的事。”这句话使得周有光恍然大悟决定利用好接下来的几十年,他实实在在地没有浪费一分一秒去研究语言学,绝对不是之前那个空有一腔热血但却徒然无功的周有光了。

三、终成一番事业

在美国的这段时间,周有光与著名作家老舍以及学者罗常培等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经常谈起有关中国汉语言体系的发展与区分问题,老舍对他常常交口称赞。新中国建立之时,举国欢腾。周有光得到消息就立刻辞掉了在美国的工作启程回国。在上海时除了继续在银行任职作,同时作为复旦大学的经济学教师与其他同僚一同创办了《经济周报》。

时运不济不久之后周有光因为学校工资体制改革从原来的一百元降至二十元,虽然日子过得十分艰辛他依然亲尽全力在平时业余生活中撰写与文字改革研究内容的文章发给报社,显然不论如何都要把语言学研究作为终身的事业了。

长久以来在文字改革上的研究使得周有光终于有所成就,1955年,经周总理的亲自致电邀请,周有光首次参加了中国文字改革大会,会议由他作为主要负责人进行主持。刚开始周有光是有些犹豫的,生怕自己不能担此重任,但是经过一番考量后,他认为还是需要与广大研究者们一同进行交流,他在之后主动周致电总理决定参加会议。

此时的周有光早已年过半百,虽然在平时的学习积累中已经对文字学有了很深的造诣,但这还不算是结束,周有光抖擞精神甚至将睡觉的时间也挤了出来,只为能够成就中文新的篇章。经过接连不断的多年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周有光果然成就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周有光在文字方面的成就,离不开他的妻子张允和,张允和是著名的才女,在文学创作上给予了丈夫很大的帮助,两人感情也十分笃厚。

结语:

在周有光的主持与指挥下,整整用了将近三年,从最开始的各抒己见到后来的各有所长,各位学者都互相交流扬长补短,最终创立了首个汉语拼音字母体系,一出世就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1979年到1982年,最终《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诞生。

直到六年后《汉语拼音词汇》的出现,才让我们用上了通过二十六个字母组成的拼音,能快速认全甚至可以立刻拼读汉字读音,十分方便与快捷,很大程度帮助中文的推广以及识字率的提升。

正如周有光先生所说:“理想是华夏民族的旗帜,前仆后继,亿万同风。”事实正是如此,只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国忧民的人,才能为了理想奋斗终生,他终身为了语言的发扬光大而燃烧自己的终身。当他到了112岁高龄时,仍然坚持每日学习,被问到他的长寿秘诀时,周有光笑道:“上帝太忙,把我给忘了!”

参考文献《百岁周有光口述》《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汉语拼音方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