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遭受的打骂和打击,就是我现在的崩溃和矛盾 |原生家庭
店长你好,我最近才发现你这个宝藏up
这段时间看了很多安慰记
关于自信以及原生家庭的视频
又看到了拥抱20s的挑战视频
我眼泪一下就流出来了
可能我很缺少一个
一直在我身边给我很大鼓励的人吧
其实我内心一直很渴望
父母可以给我真诚的鼓励并且夸赞我
但是我内心总是记得过去的岁月里
不是我爸对我学习上实施打骂教育
就是我妈有意无意对我的打击
我不是一个会把事情憋着的人
所以我也会跟他们尝试沟通
但是他们好像觉得
忙碌生活比关心我更重要
我也不太懂他们那代人的心理
虽然他们可能会理解我的难过
但他们最终总是会遗忘或者忽视
我知道我有独立的思想
我可以成为自己
可是总有些时候
在我努力到最关键点的时候
就会想起他们的打击
以及崩溃和矛盾
我好累
最后,谢谢你们能做很多干货
引导我们自己去疏解情绪
如果有机会
希望你们多做点
与原生家庭、个人成长相关的视频
今天
我们就来聊一聊原生家庭中父母的打击
它的影响力为什么这么大?
我们可以怎么办?
解答这个问题我会用到两本书
一本是大家可能没听说过的
《人生脚本》
一本是非常畅销的
《给内心的小孩找个家》
点击视频查看正经分析👇
下面是视频的文字版👇
首先,很感谢这位糖丸留言
就像这位糖丸说的
很多时候父母对我们的打骂
不会随着时间被遗忘
也没有因为我们长大了
就完全释怀了
不像我们吃了什么东西
可能食物消化完了
也就忘差不多了
从弗洛伊德开始
很多心理学家都指出,也验证了
原生家庭和父母对我们的影响
是非常大的
我们小时候
家和父母就是我们认识的全世界
就像我们见到一个人
会对Ta有个第一印象一样
好的第一印象
可以让我们很容易喜欢上Ta
不好的第一印象,也比较难打破
而且会让我们更容易注意到
这个人的缺点或者失误
原生家庭就是这样的第一印象的存在
父母是我们
对于人类和世界的第一印象
而父母小时候对我们的态度
就是我们自己在这个世界上
得到的第一印象
这个印象会成为之后
自我判断的重要参考标准
因为人在很小的时候
对父母是无条件完全信任的
所以我们很容易就会相信
他们口中关于我们的评价
就是真实的自己
那这个“第一印象”
也会在之后的人生当中持续影响
我们对自己的看法
比如这位糖丸提到的:
“内心一直很渴望父母可以给我
真诚的鼓励,并且夸赞我”
当我们形成了对自己
比较负面的“第一印象”以后
我们会不容易发现自己的优点
好像失去了这种能力一样
却很擅长发现自己的缺点
并且感到自责
而且真的听到鼓励和夸赞时
我们可能也不太相信
会觉得别人应该只是“礼貌”
或者是“虚伪的,不真诚的”
如果这些夸赞、鼓励
是来自现在的父母
我们可能仍旧会怀疑
是不是因为我告诉了他们
之前对我打骂教育造成的伤害
他们是为了弥补我
或者怕再伤害我才夸我的
而不是真心的认为我好,值得夸奖
我们可以尝试想一下
现在我们心中对自己的印象
或者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话说是
我们心里给自己的“人设”
是什么呢?
还是小时候父母传递给我们的那个
“第一印象”中的自己吗?
一些心理学理论会把我们的内心
分为不同的部分
比如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
或者《人生脚本》这本书中的沟通分析理论
把内心分为了
“孩子”、“成人”和“父母”三个角色
《给内心的小孩找个家》这本书中
则把我们内心的小孩分为了两个部分
一个是“阴影”小孩
一个是“阳光”小孩
什么是阳光小孩呢?
书中是这么说的
“阳光小孩”代表我们受到的积极影响
所有让孩子感到快乐的正面能量:
比如自发性、冒险精神、好奇
忘我、活力、行动性和生活乐趣
而“阴影小孩”代表
我们自我价值受到伤害的那一部分
也就是我们感知脆弱的那部分
被生命中重要的人
所忽视、嘲弄、拒绝
让我们感到“自己不好”的那个部分
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
父母对我们的打击
可能是形成“阴影小孩”形象的
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可以想一下
自己的“阴影小孩”是什么样的
小时候的我们
真的是那个“阴影小孩”吗?
长大以后的我们
还是那个“阴影小孩”吗?
大家可以真的好好想一下
自己脑子里的阴影小孩是什么样的
比如外表是什么样子的
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想好之后,可以写下来看看
可以看着这个阴影小孩
你告诉自己
这只是你自己的一部分
不是全部的你
而且大家把它写在纸上的这个过程
其实就是在把阴影小孩和自己做分离
让你自己意识到
阴影小孩不能代表你
你是跟Ta有一定距离的
在很多父母常用的“打击式教育”里
他们常挑我们的刺儿,说我们不好
他们之所以这么说
是因为在他们眼里我们真的很差吗?
如果真的去问父母的话
他们可能会说
“不是我的孩子我还不管呢”
所以他们打骂孩子的理由是
对孩子的高期待、严要求
不是因为孩子不好
而是他们总觉得孩子还可以更好
好像在他们眼里
自己的孩子应该是最好的
不应该让父母生气
应该好好学习
其它家里的事都不用管...
用这样管教方式的父母
会让孩子感受到他们心里
有一个“理想孩子”的形象
让自己的孩子变成“理想”的样子
就是“为你好”
而那些夸赞和表扬的话
会让孩子自满自大,变得不知进取
所以孩子是不能夸的
这个是传统教育观念中
对儿童心理一个非常大的误解
现在越来越多人慢慢意识到
这样的“为孩子好”
并不是心理健康上的“好”
随着我们从一个孩子慢慢成人
我们会越来越了解
自己想要的“好”是什么样子的
同时也感受到
我们对“好的父母”的期待
就像他们心里有一个“理想孩子”一样
我们心里也有一个“理想父母”
这个过程
就是一个了解我们自己的期待
究竟是怎样的过程
但是了解“理想父母”的形象
不是一定要把父母“改造”成那样
就像父母小时候想改造我们一样
肯定是没用的
反而更加重了彼此的伤害
所以我们需要理解这样一件事
他们心中的“理想孩子”
并不等于“好孩子”
而是表现了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和期待
是他们的需求
同样的,我们心中的”理想父母“
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
自己的情感需求究竟是什么
《给内心的小孩找个家》中还提到了
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我们每个人都有四种基本心理需求
关系、独立、快乐、自我价值认可
这四方面的心理需求
比如这位糖丸儿提到:
“希望父母可以真诚的鼓励夸奖自己”
就是对应了“自我价值认可”需求
也就是你认为别人的认可是有价值的
接下来我们可以继续探索一下
还有什么对你来说是有价值的呢?
你还愿意赋予什么事物
价值或者意义呢?
可以把你想到的都写下来
什么都可以
比如你感到健康、活力是有价值的
那可以完成运动打卡来获得价值
也可以让我们认可自己
如果感到知识是有价值的
读完一本自己喜欢的书
也会让我们有成就感、价值感
比如取得毕业证、专业证书
是专业技能上的认可
是有价值的
再比如,很多人觉得钱也是有价值的
那么高薪工作offer、赚到第一桶金
也可以给我们价值认可
会帮助我们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但是
切忌只依赖一种价值
这是很危险的
最好的方式是确定一个价值组合包
这个组合包里要包括至少两种价值
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否则就会被一个价值套牢
变成了一根筋,会产生执念
那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一定要
让自己的价值组合包多元一些
一开始肯定是选择一种
但是你自己心里要知道
绝对不是只有这一种
以后也绝对不是只有这一种
之后的价值再慢慢地
在这个基础上往上增加就可以了
通过上面两个部分
我们更了解了自己心中的孩子形象
也知道了这个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
如果我们心中的孩子
一直得不到他想要的
就会迷路,越走越累,非常辛苦
这位糖丸儿也提到了
要是到了需要发挥能量的关键时刻
会更容易感到疲惫、矛盾和崩溃
当生活中有关键的事出现时
我们前一天一般会
好好休息,吃饱喝足
保证精力充沛
可以拿出自己最好的状态来应对
在心理上
我们也需要这样的自信、勇气和准备
而这个时候
如果脑子里出现打击和贬低
一定会消耗我们内心的力量
第二天肯定没力气
没信心爬起来做事了
就像在高考前一天,让考生饿一天
告诉他们只有考好了你才有饭吃
觉得这样能让他们有考好的动力
结果让人饿的
都没办法集中注意力看题了
还考啥呢?适得其反
这个例子很荒谬
但其实就是打骂教育的本质
《人生脚本》这本书中说
我们的心里除了有
我们小时候的阳光、阴影小孩之外
父母的形象记忆
也会持续保留在我们心里
长大后我们还会形成
理智冷静的成人形象
很多心理人际、情绪困扰
其实都是由于
这些角色形象的沟通出现了问题
比如当我们在内心脆弱
像小孩子的时候
这个角色想要的是父母的照顾关怀
而父母的打击式管教
是把孩子当成了已经成人的员工
不仅没有给到支持
还可能像老板一样
说孩子是没用的
做得不好
工作、工资和绩效都别想要了
这肯定会让我们内心的孩子
感到非常累,甚至是害怕的
在我们意识到了这一点以后
下次再感受到
自己内心的“孩子”出现时
千万要避免
召唤出像“老板”那样的父母形象
那老板出来肯定是要骂孩子的
所以不要召唤老板出来
我们内心的孩子
应该和同龄人一起玩耍,互相鼓励
还应该被温柔的大人陪伴照顾
所以要尝试去召唤出
我们心里能够满足这样需求的形象
来陪我们度过压力很大的疲惫时刻
比如可以选择看安慰记温暖的视频
就相当于是召唤出我们来陪伴你了
你还可以召唤很多别的形象
大家可以把心里
能够想到的这样的形象写下来
看看你的守护神
最后回应一下
这位糖丸儿的另一个需求
想让安慰记出一些家庭相关的内容
没问题
已经给大家安排上了
很多家庭方面的内容
我专门邀请了
我的咨询师好朋友Joanne
来跟我一起打磨家庭这个话题
我也学到了很多
今天的视频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