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难”顽症深度解剖

语文考试的时候,学生拿到试卷,首先会看到作文题。这时候,你首先要做的是审题,要理解这道题需要你表达什么东西。所有的表达,都需要有一个中心,也就是我们通俗讲的主题。一道题目,必须要表达一个主题。在这个问题上,考生对题目的理解与把握就非常重要了,理解不好或把握不到位,表达就有可能偏题甚至离题,变得牛头不对马嘴。

图来源于网络|回忆一下,每到考试时候,拿到语文试卷必先看作文,开始打腹稿。

审题一旦完成,接下来就要构思整篇文章了,这时候素材就非常重要。你要用什么东西、什么故事来表达这个主题,平时的素材积累就派上用场了。那么素材是什么?就是我们平常从阅读中、从学校里、从生活中通过我们的眼睛、思考累积起来的见识。这个时候,是很多素材涌上脑际,还是脑袋里一片空白,考的就是该生平时的积累了。

如果是有了很好的素材,那么构思就可以很快完成,所谓的谋篇布局就很容易落实,而且优秀的学生还可以出奇制胜,总能在文章的结构、布局、顺序等方面想出些新的花样来。

定了主题,搭好架,选好素材,就算文章构思好了,接下去就是动笔写作。动笔写这个环节,就考验你的文采了。文采是什么?就是你文字的温度、细腻度、精彩度和创新度。这“四度”文字从哪里来?从情感中来、是对生活的观察中来、从阅读中来、从创意中来。你下笔是如有神助,还是艰涩难行,看的就是你是否拥有这“四度”。

一篇文章最后写成,我们看到的是文字。这些文字能否触动到读者,靠的就是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力的高低。如果文字表达能力强,则这篇文章就会主题鲜明、结构精妙、情感饱满、文采飞扬、引发共鸣。反之,则主题不清、详略不当、通篇白话、令人无感。同样是写文章,同样是一个年纪的人,写出来的文章为何差距那么大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