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还得靠西医?我想说,“上热下寒、又上...
治病还得靠西医?我想说,“上热下寒、又上火又怕冷”,西医能治吗?不能,但中医可以,并且还很快!
最近门诊有好多的病人,情况都比较的类似:
一边是常年上火,口腔溃疡、舌疮、慢性咽炎、失眠反复发作,一边是怕冷,手脚冰凉,宫寒、痛经。
他们去看西医,得到的答案是——么的办法,西医没有这样的病,另谋高就吧!
而中医呢,对于这样的情况,自古以来就叫做“上热下寒”,治起来,不仅简单,还快。
所以说,中西医并不是多数人眼中,西医多好多科学,中医多差是骗子,它们的终点都是罗马,只是走的大道不同罢了。
其中一个患者,她的情况是:
脸上爱长痘痘,嘴里容易长口腔溃疡,一吃油炸油腻的东西,就爱上火,喉咙会觉得痛,出现口干口苦等。
但同时又怕冷,手脚都是冰冰凉凉的,自己吹不了空调,要穿厚一点的衣服,或盖厚被子来御寒,要不就容易感冒,并且喝不了冰水,吃不了凉的东西,一吃就觉得胃部不舒服。
我看完情况,开:麻黄、升麻、当归、知母、黄芩、葳蕤、芍药、天门冬、桂枝、茯苓、甘草、石膏、白术、干姜。
我为什么会这么开方?
首先,来简单的看一下上热下寒的本质是什么?
《黄帝内经》说,“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故阳畜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
它意思是,正常身体应该是,阳在下阴在上,阳气往上升,阴气往下降,水火既济。阴阳分别代表水火,水往下走,火往上走,水火一既济,身体健康。
要是阳气在上面,阴气在下面,水火一分离,其病当死,讲的是疾病规律。
有人会觉得,这和上热下寒,没有丁点儿关系,真的没有关系吗?
从它,我们可以想得到,之所以会上热下寒,不过是热中焦阻隔罢了。
所以,“阳气当隔”,就挡在中焦了,挡住了下不去了,这时候怎么办呢?
“隔者当泻”,但是,这个“泻”,可不是让腹泻,吃点药让腹泻的意思,“泻”是疏通的意思,把中焦的气给疏通。
也就是说,打通中焦脾胃,再把上面的火往下引,这样上下对流,自然就上不热下不寒了。
打通中焦脾胃是扶正,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引火下行是祛邪,扶正祛邪双管齐下,既治标又治本,岂不妙哉?
至于这个方子,膏、芩、知母苦寒,清降上焦之津,芍药、天冬酸苦,收引下焦之液,苓、草甘淡,以生胃津液,归、术、萎蕤缓脾,以致津液。
独是十味之药,虽有调和之致,不能提出阴分热邪,故以麻黄、升麻、桂枝、干姜开入阴分,与寒凉药从化其热,庶几在上之燥气除,在下之阴气坚,而厥阴错杂之邪可解。
病人看完之后,说方子的味数太多,且偏于滋阴,量也偏小,觉得我是在骗他,故意拖延治疗周期。
我告诉他,医操大命、岂敢孟浪?也就六七天的量,能骗你啥?方子在这里,爱用不用。
一个礼拜之后,他带了一个朋友来找我,说,你这看起来杂乱无章,毫无特点的方子,还挺管用,我这朋友也是上热下寒,他可以用吗?
我看了下他朋友的情况,虽然也是上热下寒,但是我用了张仲景的甘草泻心汤。
最后,再来说下这个方,它看起来平平无奇,实际上,还是很有特色的:
1、风药引阳
麻黄、升麻、桂枝,用在这里,可并非是单纯的解表,而是作为祛风药,用来升散郁气。
2、风药壮气
麻黄、升麻、桂枝,这3个祛风药,配合补气药白术,就可鼓舞气血、益气养正,拖邪外出,而增加补气效能。
此外,滋养阴血药,用的有点多,难免不有碍滞之嫌,以风药壮气,气行则血行,补不碍邪,正气自安。
3、虚实同调
方中用药虚实相兼,虚者,以补肺阴之损,以温太阴之寒;实者,以散太阳之表实,以清阳明之热。
4、量小精专
虽然这个方,用量非常小,但是,与东垣的“补中、升阳、泻阴火”,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