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养成策略:重建课堂规范

朱海宾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课堂管理中常碰到现实的困惑:如单方面追求教学效率,就很难放弃课堂管理中的“权力”、“地位”;在教学上尝试减少对课堂的“控制”,教学质量反而下降……

对此,北京市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开展的“新课程有效课堂管理”研究发现,传统的课堂管理中的“管、卡、压”,只把眼光集中在控制学生问题行为、处理学生消极行为上;而新课程要求把焦点聚在“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和争取成就的行为上”,以预防出现问题行为,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该课题组成员设计并提出了六个有效率课堂管理策略,包括:行为养成、参与归属、自我管理、目标管理、动态管理以及激励。从本期开始,本版将推出六大策略的系列报道,希望给予读者一些启发。

案例

一位语文教师在上《小鹿的玫瑰花》一课时,引导学生进行了两次合作学习。

第一次,老师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1至3自然段,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为什么小鹿没有看见玫瑰花的样子?

第二次:请同学们齐读课文4至8自然段,然后讨论:小动物们都是怎样夸小鹿种的玫瑰花的?

课堂上学生四人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合作学习的场面可谓“热闹”。

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

评析

陈恒华(课堂组成员、北京二十中副校长):“小组合作学习”常出现“乱”的场面,教师要判断“真”乱还是“假”乱,可以先让活动停下来,保持必要的课堂秩序,然后采取策略,重新组织一个出发点。

教师还可以和学生共同制定课堂秩序,讨论“乱”产生的原因,让学生建议如何维持课堂秩序。以师生共识确立课堂规范,实现学生自我管理,避免教师单方面把课堂规范当成“鞭子”。

课堂规范即是表现在课堂教学中的一定规则和程序。它是对学生行为的约束,也是对课堂教学的保障。

新课程提出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因此有一些传统的课堂规范势必要随之改变。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具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时,会减少操作行为、活动占用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的课堂行为,狭义的理解是站、坐等动作,但也可以说是不确定的。比如在尊重教师方面,教师对于同一行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就像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可以坐着回答问题,但有的教师则觉得这种行为是极不尊重人的。

有关研究指出,课堂规则应当少而精。因为规范人的目的是为了解放人,课堂规范不仅是限制,还要具有一定弹性,多给学生一些空间。我个人认为,好的课堂规范应该能让学生最大化地实现自主学习,教师实现最好的辅导,师生关系融洽。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个问题越来越突出,那就是学生之间的距离在不知不觉中拉开了。比如有的学生表现活跃,非常主动,有的却无所适从,在活动中永远是配角。

可以说,这个差距的形成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因此不可能靠单一课堂规范来解决。但我想,教师可以在此方面做出一些努力,比如根据教学内容重新分配一下角色,对内容和时间要求实行按需改变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