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中医是天下最好的修行
修行,不是非要静坐,也不是非要远离尘世。当在人间,当去做事,当去利益他人,从中安和己心。
我是一名中医人,我热爱中医,我坚持认为:从事中医,是一项高尚的工作。一方面,中医可以救死扶伤,从事中医可以帮助病人,助人为乐;另一方面,中医是道,从事中医是实践天地之道,是走在道上。顺道而行,当然是修行。
一、喜欢中医,然后才能顺道而行
作为中医人,一定要喜欢自己的工作。越是喜欢,越愿意去坚持。否则,坚持即是痛苦。真正的中医人一定是热爱中医的,而且,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因为执着,所以更热爱。
有人说,我从事中医只是为了赚钱,钱赚足了,我就不干中医了。这样的人是把当下的中医当成走向未来的垫脚石,有这样的心态,心地肯定不静,学习中医时也容易产生不情不愿,或勉为其难的情绪。这样,如何能学好中医呢?
试想,中医是禀承天地之道的学问,明明从事着顺道而行的工作,却心有旁骛,这不是自欺欺人吗?难道换份工作,就一定比顺道而行更幸福吗?
作为中医人,不要把中医当成一件不得不去做的事情。不妨试着喜欢中医,把中医当成兴趣爱好,去认真地做好每天的临床工作,这不但是对病人负责,也是对自己和对生活的一种忠诚。
二、从事中医即是修行
我是中医人,我从事着中医。在我看来,从事中医即是一种修行,而且是天下最好的修行。我曾经撰文说,中医是未来最好的职业,因为中医不但是一份可以谋生的工作,中医更适合于修养身心,提升人生境界。
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在他的著作《活法》里说:“人哪里需要远离凡尘?工作场所就是修炼精神的最佳场所,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只要每天确实努力工作,培养崇高的人格,美好人生也将唾手可得。”普通工作尚且如此,更何况中医是禀承天地之道的工作!
作为中医,当把从事中医看作是助人为乐,是提升身心修养的需求。在从事中医的工作中锻炼自己的能力,磨练自己的心性,借助中医来证悟自身的价值,并通过中医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专心从事中医,不离不弃,执着,忠诚,精益求精,且乐在其中,这也是“工匠精神”的一种体现。作为中医人,我们追求“工匠精神”,其实就是热爱中医,执着中医,并把中医学到极致,尽最大的努力提高临床疗效。
三、既然选择了中医,那就做好中医
作为中医人,既然此生选择了中医,那就坚持下来,不要放弃,不要抛弃。天下没有哪份工作是不枯燥的,只要心中存着对中医的热爱与执着,那么,就会享受中医,进而在中医工作中收获到更高的人生境界。
近百年来,中医没落了,暂时中医还不是主流医学,但作为中医人,我们要把中医做好。做好每天的临床工作,即是最好的修行。与其抱怨,与其烦恼,不如全神贯注于临床工作,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锻炼自己的心性,进而提升人生境界。
态度决定一切。作为中医人,对中医越是虔诚,越是执着,就越有收获,不但能提升中医素养,更能提升身心修养。
四、好好修行,实现梦想
每个中医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曾想成就明医。但明医不是天上掉下来,需要自己付出汗水与努力。由此说,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需要不断读书、临床与思考。这个过程,亦是人生境界提高的过程。越是努力,越有收获。越是执着,越是修行。况且,修行本身就是不断进步的过程。
有人说,我没有经济基础,我不能专心从事中医,只能勉为其难,因为中医对我来说只是不得已的选择。
我的观点是,既然愿意从事中医,那就是对中医有感情,有梦想。哪怕再穷困潦倒,哪怕再勉为其难,只要心中有成就明医的梦想,那么,不妨珍惜眼前的每一时刻。既然选择了中医,就不轻言放弃,努力做到最好,认真做好眼前的事,聚精会神,好好提高。
成就明医是我们中医人的梦想,为了梦想去从事中医,人生因此而有意义。人生时光有限,把有限的时间用在自己感兴趣的事上,如此才不辜负此生。
总之,作为中医人,既然我们此生已经选择了中医,那么,我们就认真地做好中医。不要抱怨,不要愤恨,不要好高骛远,把所有这些负面情绪都抛弃掉,只是定下心来,专心从事中医。越是心无杂念,越能收获到快乐与幸福,因为心定则能静,静则能安,安心即从事中医的过程,即是修行的过程,修行越执着,收获越大。
到了五月,正是槐花盛开的季节。俗话说“五月槐花香”,小小的白色花朵,不仅外形雅致、气味芬芳,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吃起来香甜可口,而且有着很好的药效,是药食两用的好食材。
槐花的功效
槐树一身都是宝,不论是我们熟悉的槐花和槐米,还是槐树的果实槐角,都是很好的药材。
其中,槐花更是因为其口感佳、疗效好而受到大家的喜爱。
中医认为,槐花味苦,微寒。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等功效。可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清热解毒
槐花味道清香甘甜,富含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同时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润肺、降血压、预防中风的功效。
凉血止血
槐花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对吐血、尿血、痔疮出血、风热目赤、大便带血等有显著疗效。
防止血管硬化
槐花能增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减少血管通透性,使血管恢复弹性的功能,从而降血脂和防止血管硬化。
槐花怎么吃
首先,不是所有的槐花都能吃!
目前我们可以见到的槐花有三种:
一种是国槐,主要用于入药,不适合入菜。
一种是刺槐,也叫洋槐,它口感较好,很适合入菜,药效稍次。
一种红色的槐花,主要用于观赏,不能食用。
大家购买槐花前,一定要问清品种哦~
槐花的吃法
1、槐花炒鸡蛋
将洗净的槐花和鸡蛋放在一起,加盐搅均。起锅烧油,待油热后倒入搅好的蛋液,用筷子快速滑散。蛋熟后即可出锅。
2、凉拌槐花
槐花轻轻焯水,捞出过凉,沥干水份。加适量盐和橄榄油拌均即可。
3、蒸槐花
洗净的槐花分几次撒上面粉(最好是面粉与玉米粉按2:1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使每粒槐花都沾上面粉后,上锅大火蒸20分钟。
出锅后,将蒜泥、油泼辣子、少许水、香油混合,趁热浇在槐花里拌均即可。
4、煮槐花粥
糯米洗净,放入砂锅中,加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煮。煮至米烂后,加入槐花,小火煨煮至沸,即成。
5、清炒槐花
炒锅内加少量油烧热,倒入洗净的槐花快速煸炒。临出锅时加入适量盐和醋,即可出锅。
6、菊槐茶
取菊花、槐花、绿茶各3克,洗净后用开水沏泡片刻,即可饮用。此茶对于辅助治疗高血压有一定效果。
注意:槐花虽好,但性质偏凉,含有不少糖分,体质虚寒的人和糖尿病患者要少吃。
古代五位神医留下的高寿之道
辉煌古中华,精诚存医道。
长寿名医的养生之术历来是大家很想知晓并且愿意效仿的兴致所在。在此精选提炼出古代5位代表性高寿名医的养生之术,和大家一起去窥探一下他们的高寿的“绝招”。
一、神医华佗,97岁
华佗在中国历史上享有盛名,不仅擅长养生,还善于通过养生来抵抗衰老。
据《后汉书》记载:“他晓养生之术,年且百岁,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
华佗养生的秘诀,可以归纳为一个字——动,包含体育运动和劳动锻炼两方面。
华佗认为人体要健康,血气流畅很关键,他曾说过:“人体欲得劳动… …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华佗通过观察自然,模仿虎、鹿、熊、猿、鹤的姿态去运动,发明了著名的“五禽戏”。
五种动物的习性和活动的方式各不同,仿它们可以使全身的各个关节、肌肉都得到锻炼,将运动和呼吸吐纳相结合,带动体内气血流通,祛病康健。
他将这套“五禽戏”传授给弟子们,弟子吴普、樊阿等依法锻炼,也都高寿益年,活到了90多岁。
二、抱朴子葛洪,80岁
葛洪,号“抱朴子”, 东晋道教学者、炼丹家、医学家。无论在道家历史,还是中医历史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葛洪重视“生活养生”,其中“不伤不损”和“适度”是葛洪养生的两大核心思想。
葛洪认为人体易伤难养,凡事不可过度,要讲究适度,才是养生的真谛。
他认为:“是以养生之方,唾不及远,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久视,坐不至久,卧不至疲,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
凡食过则结积聚,饮过则成痰癖……五味入口,不欲偏多,故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咸多伤心,甘多伤肾,此五行自然之理也。凡言伤者,亦不便觉也,谓久则寿损耳。”
葛洪在其著作中多次强调,无论是日常的衣食住行,还是耳鼻口舌的感官摄入,都应遵循自然,不可纵欲,不可过度,这样才能保养精神,延年怡情。
三、医圣张仲景,70岁
张仲景认为'内养正气,外慎风邪'是养生的根本,也就是后人倍为推崇的“养慎”之说。
“养慎”之说概括来讲,有两大层面:
一是注重调养精神,强调淡泊之心至关重要,张仲景很注重欲望、起居等方面的节制,反对荒淫无度,认为这样才能不逾法度,心无杂念,保持内心的平和和安静。
二是注重饮食养生,认为食物对五脏和脾胃都有很重要的补养作用,高度重视食物的功效,在其医学著作中,可以发现提及不少食品药物。
他认为饮食要有方,应当注意卫生,注重饮食和人体的相宜、禁忌等。
张仲景指出:“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后世将他这一食物养生理论概括为“摄养”。
四、药圣孙思邈,101岁
孙思邈是古代大医高寿的典型,享年101岁(一说143岁)。其养生思想极为丰富,从观念上讲有“养生十要”,具体如下:
1、“摒外缘”养神(节制情绪神志,摒弃外界情绪带来的消耗)
2、“依时摄养”保气(依季节不同保养自身之气)
3、节饮食保平安(节俭是饮食养生第一要妙)
4、服食药饵保健(百药有济命,食用以延年益寿)
5、重养形强体(适度活动,养形即修身)
6、导引调气祛病延年(导引按摩、吐纳调气)
7、慎言语防耗气(慎言语,多语伤气)
8、严守禁忌防劳损(不过度疲劳损身)
9、房事有节保天年(不违情性之欢)
10、摒弃“五难”求长生(名利不去,喜怒为除,声色不制,滋味不绝,神虑精散,为五难)
五、医痴叶天士,80岁
叶天士是清朝乾隆年间大医学家,一代温病大师。
其对于老年养生有独到心得,具体来说有以下四点:
1、节制饮食,老年人要注意饮食调养,饮食但求薄味,切忌大鱼大肉,饮酒酗酒。
2、慎处寒温,叶天士认为气候冷暖变换时,老年人易于得病高发,穿衣要随寒暑及时变化,知冷暖提前应对。
3、力戒躁怒,老年怡神开怀,情绪不易大悲大喜,七情过度存于身,会有伤肝脾胃,不利于身体健康。
4、谨防劳累,动而不疲、劳而不倦,是叶天士较为推崇的老年运动劳作的原则。
失眠一证,起因复杂,故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动属阳,静属阴。半夏,辛散温燥,主入脾胃兼入肺,能行水湿,降逆气。其生在夏至前后,为大自然阴阳交会之期。半夏顺应时节,可引白天的阳气进入夜晚静卧的身体,达到阴阳交会,为身体充电之效,身体电量充足,人体亦睡眠安稳。
《本草纲目》也记载:“(半夏)治腹胀,目不得瞑。”
采用半夏,可治多类症状引起的失眠。
1 、肺胃痰浊阻滞,气机上逆,困扰神明而致失眠
明代徐树丕《识小录》记载:
“姑苏张濂水,名康忠,常治董尚书浔阳不眠。用百部30g,半夏30g煎水服,董即得美睡,酬之百金。”
百部润肺下气,止咳止喘。半夏和胃降逆,合而治肺胃之气上逆之失眠(此症可同时伴有咳喘,呕恶腹胀等)。由此医案,可见好眠抵得百金。也可见百部配半夏,一个治肺,一个治胃,合用有奇功。
2、胃气不和而致失眠
《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半夏秫米汤,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疗效显著。
组成:半夏10克,秫米15克。
制法:用600毫升水对原料进行烹煮,久煎(生半夏有毒),煮取360毫升,每次服180毫升,一日分两次服用。若服后不适,可用生姜解毒。
秫米,指高粱米。高粱米性温味甘涩,能补中益气、和胃安眠,对脾胃虚弱,或胃失安和引起的夜寐不安,即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之症效佳。
由于秫米如今不太常见,可用薏苡仁代替,薏苡仁以利水而健脾益胃,符合半夏秫米汤证的病机。
3、肝火上炎,上扰神明,可致失眠!
肝火上炎,上扰神明,同时痰湿困阻脾胃,脾之清阳不升,胃之浊阴不降,阴阳之气升降失常也可致失眠。
清代陆以湉《冷庐医话》记载:余尝治一人患不睡,心肾兼补之药遍尝不效,诊其脉,知为阴阳违和,二气不交,以半夏9g,夏枯草9g,煎得浓浓的服用,一夜好眠,继投补心之剂便好了。
本方中,半夏得至阴之气而生,和胃降逆。夏枯草得至阳之气而长,降肝火上炎。二药配伍,和调肝胃,平衡阴阳而治失眠。
: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凡痰湿过盛,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皆可配伍半夏,不管是否导致失眠。
1、《本草纲目》:“除腹胀,目不得瞑,白浊,梦遗,带下。”
2、《本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咽喉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3、《别录》:“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痈肿,堕胎,疗痿黄,悦泽面目。生,令人吐,熟,令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