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带手机入校:坚决而彻底的表述

——禁带手机入校:教育部的《通知》没有了以往的模糊空间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同时强调,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北京日报2月1日)

有调查数据表明,成年人基本上平均每隔七分钟就要看一次手机,已经无法连续专注于正在做的事情,而如果不看手机或离开手机,心里就会焦躁不安,甚至会产生与世隔绝的恐惧感。显然,这已经成为了一种瘾,也就是手机焦虑症。

而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情况也并不乐观,尽管还没有达到成年人看手机的频次,但已给学习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在课堂上,如果手机在身,学生们就会不时地低头偷看手机,现实情况是,一个四五十人的班级,随时都会有学生在低着头看手机。

昔日刚刚有智能手机的时候,说起学生带手机上课,家长和老师都会提到“双刃剑”的说法,好的方面是明显的,比如,可以方便地布置作业和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但副作用也是明显的,比如用手机照相抄作业,甚至还有专门抄作业的群,而课间休息时间大多数人都在相互看手机,忘记了活动身体。

而现在的手机智能化程更高了,可以说是无所不能,学生不但用它抄作业,也拉起了“作业圈”,基本上就是流水线完成作业。同时学生还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同学间可以音乐,可以图片,可以视频,还可以随时随地的抖一下,尽管这样的社交活动对学习毫无益处。而作为老师一方来说,也是“将错就错”,干脆也利用手机布置作业,学生理所当然地就会在手机上完成作业。

因此,在现在的语境下,说起学生带手机上课是把“双刃剑”已经很不准确,因为副作用已远远大于好的方面,并且,学生的行为举止和语言方式也完全是手机化,虽然也学过了基本的语法,但在手机语境中却被湮灭得无影无踪。

因此现在可以说,学生带手机上课已不再是“双刃剑”,而是赤裸裸的单刃刀,益处所剩无几,坏处无限增加。而这次,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其表述得坚决而彻底,没有了以往的模糊空间,这对老师和家长都是一种解脱,并起了稳定心态的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