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济南 济南
济南 济南
赵建平||河北
“我抬眼是千佛山的轮廓,我闭眼是大明湖和护城河,趵突泉在我耳畔喷涌着,我只想对你说,济南,我想你了,我想回家了”。
听着陈小熊的这首《济南济南》,我也想济南了。这些年,陆陆续续去过几次济南,最近的一次是去年,在战友高攀的陪伴下,游济南三大胜地、忆两大词坛圣人、一起感受济南的冬天。
精灵能干的高攀,是我挑选的文书。我爱的是他好学上进,吃苦耐劳,工作出色。恨他玩心太重,小错不断,让人挠头。我在他身上没少花心思和精力,也没少发脾气。
这些年,老兵退伍我很少哭了。哭得最狠的一次,是同年兵退伍,送一波哭一波,最后几乎晕厥。高攀退伍的那天,我还是哭了。高攀离队后的一段时间,总感觉空落落的,有些不适应。
高攀退伍,结婚啊生孩子,干什么工作买什么车,不论大事小事,还都会跟我通个信。
我到济南后给高攀打电话,他带着最好的发小开车从章丘赶过来,带我们一览济南的人文名胜。
自古济南名士多
济南南倚东岳,北濒黄河,自古有“济南潇洒似江南”的说法。其实在济南,潇洒的岂止是景物,人物亦风流倜傥,在济南历史上,也是人才辈出,给济南的潇洒添上了重重的一笔。
唐玄宗天宝年间,年轻诗人杜甫游历齐州济南,恰逢誉满天下的文苑名宿北海太守李邕也在齐州。宴席之上,良辰美景,云山助兴,玉佩当歌。杜甫把酒赋诗《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云:“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这是诗圣为济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而作,其中“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一联,凝聚了诗人对济南人文景观的倾慕之情,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传诵不绝。
“济南名士多”一句,可谓是对济南名士辈出文化现象的高度概括。当然,从杜甫之后1000多年的历史发展来看,又不啻是一个预言。
以人文发达的北宋来说,仁宗朝任齐州知州者有王陟、王贯之、李载、李逊、王绰、李肃之等。神宗时期,先后出任齐州知州的有王广渊、王临、曾巩、李师中、李肃之、李常张颉等,还有“东来只为林泉好”的齐州掌书记苏辙。文坛领袖欧阳修和大文豪苏轼也曾游历过济南。正所谓“每有风流太守来”了。
诗仙李白在这里留下了:“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秀,绿翠入芙蓉。”
苏辙在此写下了:“西湖已过百花汀,未厌相携上古城。
云放连山瞻岳麓,雪消平野看春耕。”
王安石在此题诗《送道光法师住持灵岩》:“灵岩开辟自何年?草木神奇鸟兽仙。一路紫苔通东窕,千岩青霭落潺丢。”
“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热爱济南的湖光山色,在大明湖修建了亭台桥堤,极受当地人民爱戴。他走后,百姓仍不忘记,择址建祠以纪念。
“鲁郭茅巴老曹”六文豪之老舍,他们夫妇在这里度过了一生最为美好的时光,留下了传世名篇《济南的冬天》。
国家主席董必武也曾写下了“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难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语“泉源上奋,水涌若轮”;元代著名文学家张养浩言“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时常吼半天雷”;赵孟頫云“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
元好问更是留下了《济南杂诗》:“看山看水自由身,著处题诗发兴新。日日扁舟藕花里,有心长作济南人。”
元好问的向往,其实我也一样有。
天下最美趵突泉
高攀跟我说,“趵突腾空”为明清时济南八景之首,有“游济南不游趵突,不成游也”的说法。我们第一站就到了趵突泉。
济南以“泉城”而闻名,泉水之多可算是全国之最了。文学家刘鹗曾用“家家泉水,户户垂杨”赞美济南旖旎绮丽、独特奇绝的城市风貌。
早在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曾巩就曾评价道:“齐多甘泉,冠于天下。”在元代,地理学家于钦亦称赞说:“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济南山水天下无”。
趵突泉是泉城济南的象征与标志,与济南千佛山、大明湖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
趵突泉边立有石碑一块,上题“第一泉”,为清同治年间历城王钟霖所题。
趵突泉泉北有宋代建筑“泺源堂”,堂厅两旁楹柱上悬挂有“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的对联;西南有明代建筑“观澜亭”,亭前水中矗立的石碑,上书“趵突泉”三字,为明代书法家胡缵宗所写,池东为“来鹤桥”,桥南端耸立一古色古香的木牌楼,横额上有“洞天福地”“蓬山旧迹”字样。
值得一提的是趵突泉公园的南大门,布置得富丽堂皇、雍容华贵,大门上的横匾“趵突泉”蓝底金字,是乾隆皇帝的御笔,有人誉为中国园林“第一门”。
清朝刘鹗《老残游记》载:“三股大泉,从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
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则认为趵突泉是“海内之名泉第一,齐门之胜地无双”。
《历城县志》中对趵突泉的描绘最为详尽:“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隐雷,冬夏如一”。
清代康熙皇帝南游时,曾观赏了趵突泉,兴奋之余题了“激湍”两个大字,并封为“天下第一泉”。
如今,有人怀疑趵突泉的泉水是人工的。我问高攀是不是这样。高攀说:管它真假如何,好看就行,凡事别当真,就当是真的呗。
高攀一番话,我感觉说的好有哲理啊。
众泉汇流大明湖
大明湖的名声,不亚于趵突泉。得益于《还珠格格》中那句网络流行语:“皇上,您还记得十八年前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据说,历史上还真有夏雨荷这个人。
提起大明湖,我们就情不自禁想起山东军阀韩复渠的打油诗:“大明湖,湖明大,大名湖里有荷花,荷花上头有蛤蟆,一戳一蹦跶。”
高攀说,还有那首“趵突泉,泉突趵,三个泉眼一般粗,咕嘟咕嘟往外冒,咕嘟咕嘟又咕嘟”。
大明湖,是繁华都市中一处难得的天然湖泊,景色优美秀丽,湖水水色澄碧,素有“泉城明珠”的美誉,曾荣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泉水湖”。
大明湖历史悠久,湖名见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早在北魏年间,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济水注》中便有记载:“泺水北流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东、北两面则湖。”
六朝时,因湖内多生莲荷,曾名“莲子湖”,隋唐时又名“历水陂”,宋代时又有“西湖”之称。至金代,诗人元好问在《济南行记》中,始称大明湖。
早在唐宋时期,大明湖就以其撼人心弦的美景而闻名四海。湖上鸢飞鱼跃,荷花满塘,画舫穿行,岸边杨柳荫浓,繁花似锦,游人如织,其间又点缀着各色亭、台、楼、阁,远山近水与晴空融为一色,犹如一幅巨大的彩色画卷。
据介绍,大明湖一年四季美景纷呈,尤以天高气爽的秋天最为宜人。春日,湖上暖风吹拂,柳丝轻摇,微波荡漾;夏日,湖中荷浪迷人,葱绿片片,嫣红点点;秋日,湖中芦花飞舞,水鸟翱翔;冬日,湖面虽暂失碧波,但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作为一处天然湖泊,大明湖水来源于城内珍珠泉、濯缨泉、芙蓉泉、王府池子等诸泉,有“众泉汇流”之说,水质清冽,天光云影,游鱼可见。“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大明湖风景的最好写照。
大明湖一带历代建筑甚多,素有“一阁、三园、三楼、四祠、六岛、七桥、十亭”之说,所有建筑均建造精美,各具特色。
其中最著名的有:海右古亭——历下亭。历下亭位于最大的湖心小岛上,因处历山之下而得名。杜甫的“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就是在这个亭子里写下的。
亭中匾额“历下亭”三字,为乾隆皇帝手书。亭北名士轩中,墙上嵌有杜甫、李邕的石刻画像及济南历代名人的画像,门前抱柱上刻有郭沫若撰写的对联:“杨柳春风万方极乐,芙渠秋月一片大明。”
另外,北极阁、铁公祠、小沧浪、遐园、南丰祠堂、秋柳园等,都各有传说和特色,需要走近她才能切身感受到。
舜帝躬耕千佛山
千佛山,古称历山,因为古史称舜在历山耕田的缘故,又曾名舜山和舜耕山。隋开皇年间,因佛教盛行,随山势雕刻了数千佛像,故称千佛山。
沿盘道西路登山,途中有一唐槐亭,亭旁古槐一株,相传唐朝名将秦琼曾拴马于此。
半山腰有一彩绘牌坊,即“齐烟九点”坊。登上一览亭,凭栏北望,近处大明湖如镜,远处黄河如带,泉城景色一览无遗。
千佛山上的石佛雕刻,集中在兴国寺后的千佛崖上。兴国寺又名千佛山寺,始建于唐代,后经历代增建,规模渐大。
千佛山之东,佛慧山上也有雕刻石佛。其中主峰山麓有一佛龛,内有一尊头部佛像,俗称“大佛头”,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石雕。
千佛山的另外一大胜景是万佛洞,分为莫高集锦、龙门精华、麦积奇观、云冈荟萃四部分,塑造佛祖、菩萨、弟子、天王近3万尊,洞内壁画万余平方米,各以精美瑰丽、浑朴雄壮、含蓄秀丽、宏伟粗犷,记载了中国佛教发展历史的变迁,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为后人探寻过去的文明敞开了历史大门。
浮躁的当下,佛系盛行,欲静心修身养性,千佛山也不失为一个好去处。
千古才女李清照
北方城市粗犷的性格遭遇了山灵水秀的基因,让婉约与豪放两种不同的个性有如并蒂莲花盛开在济南人的血脉里。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辛弃疾,字幼安。一女一男,两位都是宋代词人,都是在泉畔长大,又都在南国抒发国恨家仇。济南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人,就是词坛“二安”。
婉约词派代表李清照,被誉为“词国皇后”,曾“词压江南,文盖塞北”,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
李清照晚景颇为凄凉。金兵入侵,山河破碎。举家南渡,背井离乡。丈夫病逝,孤苦伶仃。再嫁又离,感情飘零。经历了国破家亡后,感情基调转为凄怆沉郁。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通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李清照词不以辞采取胜,而是“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意”。通俗中见典雅,具有自然淡雅的艺术风格,达到朴素之美的境界。
大家熟知的《声声慢》,开头连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叠字,具有独创性,做到了自然朴素,不见凿痕。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心理刻画,全用白描手法,正是李清照词语的生命力之所在,是李清照词被后人吟咏不哀的主要原因。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过也,正伤心,即是旧相识”“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这些词句,率真自然,明白易晓,典故与词境水乳交融,达到了“点铁成金”、脱胎换骨的境地,别具一格的“易安体”,使她赢得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
同时,她词作中的笔力横放、铺叙浑成的豪放风格,又使她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后人认为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
词中之龙辛弃疾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著名抗金将领,与苏轼齐名,有“词中之龙”之称。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病逝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辛词现存六百多首,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其词多以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
《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满江红·鹏翼垂空》等,表现了恢复祖国统一的豪情壮志。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表现对北方地区的怀念和对抗金斗争的赞扬。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永遇乐·千古江山》等,表现对南宋朝廷屈辱苟安的不满和壮志难酬的忧愤。
描写农村景物和反映农家生活的作品,也别有一番风趣。《清平乐·茅檐低小》《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都富有生活气息,给人以清新之感。
其抒情小词,如《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写得储蓄蕴藉,言短意长。
辛词继承了苏轼豪放词风和南宋初期爱国词人的战斗传统,进一步开拓了词的境界,扩大了词的题材,几乎达到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形成了辛词沈郁、明快、激励、妩媚的独特风格。
后世人云: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当时旅里组织“强军诗词大会”,高攀曾连续背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五首辛词而一举夺冠。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豪放派的笔下又是多么温馨,多么优美。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婉约词人的笔下也有金刚怒目,大气磅礴。
高攀设宴为我们送行,席间我们还在探讨“二安”的诗词。静下来仔细品味,二位豪放、婉约的分野其实并不那么绝对,而是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就像山山水水刚柔地密不可分。
高攀说:“一刚一柔乃成世界,刚柔并济方是大道。”
是啊,其实历史的发展就是在刚柔并济更迭中前行,总是以无形有形互换、柔弱战胜刚强。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你凝视那汩汩泉水的时候,就会从内心深处感叹,也许正是因为有了“二安”,人们便把济南与江南等同起来了。
我带着高攀相送的,有“世界葱王”之称的章丘大葱、龙山小米、明水香稻等“章丘三宝”,返回石家庄。再见,高攀;再见,济南。
回石家庄后不久,恰巧莱芜市划归济南辖区,济南踏上了新时代发展的快车道。我写下了一首《齐鲁新韵》,献给济南和故乡山东,也送给好战友高攀。
“齐鲁山东,人杰地灵。炎黄后裔,华夏旗旌。中枕黄河,毗邻四省。河开清雅,山绽泰容。沙滩千里,碧波万顷。五岳独尊,会当绝顶。瀛洲临海,蓬莱仙境。百泉涌动,千年银杏。菏泽牡丹,潍坊风筝。日照香炉,紫气东升。微山湖秀,运河水兴。青岛叠翠,威海含情。聊城水邑,琅琊山青。
红嫂高尚,大爱沂蒙。千年礼仪,百家争鸣。先贤至圣,首推孔孟。贤相至尊,宗师姜公。兵圣不朽,卧龙常青。水泊梁山,好汉如星。婉约豪放,二安词宗。颜体春秋,独一书圣。救世黄巢,安良武松。义薄云天,壮士田横。扁鹊传世,鲁班垂青。匡衡凿壁,王祥卧冰。贤慈孟母,至孝董永。武者豪侠,辈出山东。诺奖莫言,高密粱红。繁森素芝,雪域留名。楷模裕禄,兰考焦桐。
把关九塞,雄据两瀛。锦绣河山,倭寇岂容。铁道游击,地雷胶东。血战临沂,鬼哭神惊。十万英烈,赤血殷红。妇女援手,民兵筑城。小车扁担,支前民工。小米养人,煎饼大葱。乳汁甘甜,父母再生。红色齐鲁,滋养心灵。红船启航,尽美恩铭。
崭新时代,岁月峥嵘。农业繁盛,功业兴隆。航空经天,公路纵横。海港网织,货轮驰骋。银鹰如箭,高铁似龙。青啤飘香,海尔精品。商贸合纵,丝绸连横。向海图强,经略大洋。改革风生,德政惠民。齐鲁新韵,不忘初心。奔跑追梦,砥砺前行。勇于挑山,久久功成。”
图片/高攀提供
作者简介
赵建平 笔名:莒子,别号:公子剑,网名:闲云野鹤。齐鲁出生成长,荆楚求学深造,燕赵从军闯荡。携笔从戎十四载,转业河北审计厅。热爱文学,笔耕不辍,常有文章见诸报刊杂志和网络。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顾问:王树宾 戢觉佑 李品刚
总编:冬 歌
副总编:蔡泗明
执行主编:倪宝元
执行主编:吴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