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缝纫机上的工业互联网
通过低成本的智能生产方案,将生产端的数据与行业云订单数据及供应链数据相匹配,帮助中小型工厂适应当今碎片化、动态化的消费市场。
作者 | 朱若淼
编辑 | 李威
这是一台普通的缝纫机,但与同类不同的是它的机身上缠着电线和传感器。
上方多出的一个富士康制造的电子硬件,被用来收集和展示缝纫机每天扎了多少针,用了多少布料等生产相关的数据,以及显示管理人员下达给使用这台缝纫机的工人的指令。
作为哈勃智慧云推出的服装制造业智慧解决方案的一个缩影,这台缝纫机被摆放在了4月17日以“智领霓裳 云链生态”为主题的发布会现场。在它旁边的车缝组长工位看板上,显示着这台缝纫机的生产数据,包括生产单号、订单交期、有效工位、日生产计划、实时生产进度、产品合格率等。
作为整个哈勃智慧云最基础的节点,包括这台缝纫机在内,加装了传感器的生产设备组成了智能工厂,从而实现了生产环节的智能化改造。然后依托生产环节智能化的基础,哈勃智慧云就具备了将原料、设计等环节进行串联的势能,做到通过智造云、行业云、时尚云、文化云打通整个服装制造业的智慧升级链路。
“通过哈勃智慧云,一个面料商可以快速地获取客户;一个成熟的品牌可以通过柔性制造实现可控库存;一个新型的品牌可以获得行业资源;一个流量平台可以获得一站式的时尚解决方案,一个产业群可以获得最有效的策略指导。”哈勃智慧云创始人、汉帛国际总裁高敏表示。
随着国内信息化、数字化的改造从消费端延伸到制造端,产业互联网成为后增长时代各家公司竞争新焦点。
腾讯在去年喊出了“拥抱产业互联网”的口号,对公司组织架构进行了大调整,并计划在智慧零售、制造、医疗等七大领域,扮演数字化助手的角色。同一年,阿里巴巴再次提起了“新制造”,希望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来改造中国的制造业。
现在,这场互联网公司为主的竞争中,也开始出现传统制造业企业的身影。
-01-
工厂智能化
哈勃智慧云的创始人高敏同样也是汉帛国际的总裁。作为一家以服装为主导产业的跨国集团,代工生产ZARA、H&M等国际品牌的汉帛国际,自2015年起,就开始尝试转型,对工厂进行改造。
哈勃智慧云由此而来,却想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更大规模的生态。汉帛国际与哈勃智慧云并没有资本上的关联,作为创始人,高敏希望哈勃智慧云成为一个中立性的行业平台,汉帛国际则作为这个平台生态中的一家公司,承载一系列解决方案中的部分功能。
目前来看,哈勃智慧云服务于工厂的整体解决方案是软件硬件一体化的系统,被称作智造云,囊括了服装制造业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从计划排期开始,涵盖了整个生产过程的经营管理、生产管理、包括每个工序流程。
这套系统为工厂提供的支持体现在工厂的终端设备改造上。这个终端体系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包括采集设备参数、设备工作状态等基础数据;而另一部分则是将生产终端的数据可视化,这些数据表格被传送到PC端、手机端展示给工厂管理者。
“获取数据、表达数据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员、设备、物料的全链条数据管理。”高敏表示。这也是哈勃智慧云中的智造云的核心逻辑。根据这个核心逻辑,这套解决方案会聚焦在交期、成本、品质这三个关于成衣加工的最重要的指标上。
目前传统生产的大订单周期一般在三个月到半年,高敏称,应用了哈勃智慧云可以将这个生产周期缩减到15天甚至3到7天。据高敏介绍,采用哈勃智慧云后,生产效率可以提高30%,不良率预期至少可以降低20%;通过智能仪表对水电气的监控,能源成本也可以降低15%。
对于大量100到300人的中小型工厂而言,安装一套需要自己去进行维护的信息化、数据化的软件系统,在后期的维护上面会遇到很大的困难。通过硬件和软件的结合,哈勃智慧云能够通过云平台来在后台帮助这些工厂解决后续的系统维护问题。
同时,这套系统带来的生产环节的数据协同和匹配,还能够帮助解决服装行业透明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因为,在服装制造业中,大批量订单的制造一般会从大的工厂发到小的工厂再发到小的工厂,经过一层层转发之后,客户如何掌握订单的详细动向,是一个行业难题。
“最近我们在研究机器不动、人动的产线,尝试帮助到更多的流动工人。现在有大量的流动工人,今天这边有订单,300人就过去了,今天那边有订单,300人又过去了。你会发现在这个部分,中国需要大量智能工厂的支持去把工人集中起来。”
-02-
转向柔性制造
“我们过去是以大客户为核心,大客户给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大批量稳定订单,少数几个核心客户就能够养活一家服装制造企业。”高敏表示,现在这个市场环境变了,随着消费互联网的扩张,流量开始变得碎片化,它带来的改变也影响到了制造业。
如今出现了大量客户不再像以前那样一个款式一次性下单10万件,越来越多的客户每次下单的款式增加到十几到几十不等。“每个款式第一单可能就100件。但如果他们卖的好,他们会很快追加500件、5000件、50000件,而且交货的时间很急。不仅新的客户如此,老的客户也随着互联网的变化,订单特点开始往小批量高频次靠拢。”高敏说。
反映在生产端上,这就要求工厂有更灵活的生产制造模式。这种模式在业内被称为“柔性制造”。而国内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模式相对粗放,信息极度不对称,这导致工厂无法与市场保持高效的协同与整合。这也是促使哈勃智慧云产生的行业大趋势。
在智造云的基础上,这些中小型的工厂将变成哈勃智慧云的加盟厂、卫星厂和核心厂,共同通过哈勃智慧云来链接上游的原料、设计环节,以及下游的销售环节。产业链的变化也将由此产生,传统的通过人为采购面料、存储、制造的环节,将由系统来实现,提供服装行业中凭借个人经验“算命”进行决策之外的另一种科学化、数据化的决策方式。
同时,通过设计云和时尚云来落地用户提供的需求和创意,交付给产业云和智造云进行产品的生产。在这个过程中,设计的创业和素材将被积攒成资源库。这个资源库可以开放给其它B端客户,供他们在里面直接进行选款,甚至选图案。在此基础上,哈勃智慧云还会尝试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元素时尚化,共享给B端客户使用。
哈勃智慧云希望通过整合服装产业一系列的科技创新、智能工厂、产业集群、文化IP,利用时尚云与文化云对产业进行赋能和孵化,借助智造云实现柔性化生产,以产业云来打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供应链和电商、网红等销售环节,实现内容+产品+供应链的结合。
对于高敏来说,相较于推动“柔性制造”的互联网企业,传统外贸加工制造业的经验是他们的壁垒。这些经验使得他们更了解如何对整体质量体系进行把控。随着消费互联网的发展,高敏认为B2C的数据越来越丰富,但B2B的数据仍旧是空白,这是他们加入产业互联网的机遇。
不过探索柔性制造这条路走起来并不容易。在发布会现场回答记者问题时,高敏透露,这两年国内探索柔性制造模式的企业不止他们一家。在转型过程中,大家都面临着难题。
其中一方面就体现在对工人的管理上。“这确实是很难的事情,因为他们原来大批量都是一模一样的东西,现在突然跟他讲,今天你要做5件,明天你要做500件,后天你要做5000件,其实这是很高的难度,工人会接受不了。”
另一方面,他们面临的问题来自技术领域。要找到愿意为传统服装制造业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人才或团队很难。为此高敏曾尝试过各种办法,最终她为哈勃智慧云拉来了富士康的合作。“他们在传统电子行业的制造,有非常好的智能制造的解决方案。”
高敏希望哈勃智慧云能最终实现低成本批量可复制的智能生产方案,将采集、处理、传输、分析、反馈产能端的数据,与行业云订单数据及供应链数据相匹配,成为“一台缝纫机上的工业互联网”。
©新商业情报NBT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爆料或寻求报道】加微信号:Hoffman3056
【商务合作】加微信号:sansheng_ke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