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韩光/我家的“诺亚方舟”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刊网络所发作品,同步在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知乎号、360个人图书馆七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韩光

诺亚方舟

此船是诺亚依据神的嘱托建造的一艘巨大船只。建造的目的是为了让诺亚与他的家人,以及世界上的各种陆上生物能够躲避一场因神惩罚而造的洪灾,最后方舟实现了目的。

——《希伯来圣经▪创世纪》

端午假期,我与老伴从县城回乡下老家,同两个弟弟陪娘边吃边聊天。娘几个说得最开心的是孩子,说最多的是过去。当说到已过世20多年的父亲时,二弟问,咱爸还留有老物件吗?我说,最老的竹柜早已散架,该数娘床头那只楸木板箱了吧。

说到楸木板箱娘似乎来了兴致,对他俩说,在你哥走满月时,你姥爷杀了后园一棵楸树,从泉河南于大庄拉到泉河北小刘庄,让你木匠三爷打张桌子和一只板箱。我插言说,一直以为那是娘的陪嫁呢,没想到专为我量身定制的啊!

娘继续说,1954年发大水,担心堂屋倒了砸坏桌子,将桌子挪进厨房,结果厨房倒了桌子腿被砸断;娘紧接着说,1958年大炼钢铁,板箱差点被填到火炉里。

楸木板箱伴随我人生的辗转腾挪,温暖的记忆和酸辛的过往,一幕幕在脑海次第浮现。

01

按照母亲的说法,那只楸木板箱的年龄,和年近古稀的我几乎同岁。

1960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8岁的我依稀记得村里吃大食堂,常常吃不饱肚子,更谈不上有多少替换的衣裳。那年春暖花开,娘让我趴在被窝里,将棉裤里的棉花套掏出来,简单缝合一下,就有了一条棉裤扒(8)条双裤子之戏谑。娘床头放置的楸木板箱,常年空空如也,即使有点东西,大都是旧棉破絮之类。上小学、初中时星期天或节假日,常将里间的板箱搬到堂屋亮堂处,爬在板箱上边玩边写着不多的作业。常将喜欢看的连环画书和玩的纸卡、琉璃珠、钢档、泥叫吹儿,置放在箱内一角,成为我心眼中的“百宝囊”。

1975年高中毕业回乡务农,同社员们一起干农活,无论是打棉花药、刮大粪之类的脏活,还是积肥拉粪割麦的重活,我咬紧牙关坚持着。不甘心十年寒窗苦读就此荒废,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余,看见农村晨雾中运肥的板车、田野里气喘吁吁的耕牛、村里的鸡飞狗跳和邻居间的鸡毛蒜皮,一一写入我的诗歌,然后漫无边际地往北京、上海、合肥等地报刊投稿。

投稿在信封上剪个角,写上“稿件”二字,不需贴邮票可以满天飞。经年累月,暑来寒往,我一直坚持写作、投稿,退稿信如同秋天的落叶,纷纷飘落在皖西北偏僻的乡村小刘庄。

在我眼里,一封封退稿信就是亲手放飞的一只只信鸽,飞了一圈又飞回来。腾空当年盛玩具的“百宝囊”,将带有编辑体温的“信鸽”放进板箱,那就是我心目中的“鸽子笼”。

1975年8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袭来,我同父母将粮食转移屋外,紧急时刻仍不忘将盛有日记、退稿信的“鸽子笼”,用绳子吊在塘边柳树上。

全村248间房倒屋塌无一幸免。8口之家只得拥挤在父亲用梁檩、门板摽的木筏上。万般无奈的我在邻家小桑树上,鸟儿般栖息十多天。半月后大水退去,所有的家具 “泡汤”,唯有那只高高吊起的“鸽子笼”,又躲过一劫!

02

洪水过后我被抽调到茨淮新河工地,负责管理60人的伙食兼管写广播稿,自此韩光的名字,在空旷河谷的大喇叭里哇哇哇地响亮开来。

工程结束不久,因为会写稿我被招聘到公社文化站工作。所谓的文化站一穷二白,仅一张介绍信和一枚刚刻制的公章而已。文化局拨付90元建站经费,我找来学军四叔等人,帮助在公社食堂北面搭建一间半不糙(即房顶斜坡趴在两面山墙),剩余的钱添置了桌椅、床、办公生活用品。

唯一的一件私人物品,是从老家搬来的那只板箱。板箱经历二十多年的来回搬动、磕碰加之岁月风尘的磨洗,原本橙黄色的油漆脱落得斑驳陆离,两端的铁把手缺一,剩下一只锈迹斑斑。利用公社建房的油漆,将板箱重新漆刷一遍,犹如蓬头垢面的小伙,穿上新衣立马光鲜。

文化站属于社办公助,县局每季度除拨付办公、活动经费外,时常将集中采购的书籍配送文化站。图书杂志无处藏身,那只板箱就成了文化站的“图书室”。时常有读者借书还书,板箱伴随着四溢的书香开开合合,也算适得其所。

1981年全县文化站调整,我被派到县西文化站。在搬家的渡船上,我和新婚不久的爱人拉着板车,瞅着一只板箱和一把二胡,乘船的人议论,这家八成是唱小戏的,你看,还有把弦子哩!

人们略带嘲笑的议论,我心凄然。

03

县西文化站靠近集东头路北,与公社粮站对面。

儿子来了添丁进口,一个人每月30块的工资,不要说给孩子买奶粉了,连吃饭都成为问题。

那年午收,送公粮的板车在大路上排着长队,太阳下社员被晒得焦渴异常。头脑活络的爱人将文化站的连椅拉出来,摆上茶水、纸烟,一天赚上三五块,一家人喜不自禁。

不巧赶上连阴天,霉变的香烟人家一闻就不买了。挣得不多,刚进的一条烟算赔完了,小本生意偿起赔不起呀!爱人为此紧皱眉头,我突然想起来石灰能吸潮,马上骑自行车到县城西工地上,找来两块石灰放进箱子里。吸潮的白灰块作用十分明显,干燥的环境彻底解决了香烟霉变难题。

放飞的一只只鸽子,大都无功而返,终于有一只从茫茫的雾海中衔回橄榄枝,我的诗歌处女作《?》在1981年3月的《安徽儿童》发表,更坚定了我边工作边写作的信心。

乡镇街头纸烟摊摆了四年,楸木板箱成了潮湿岁月的“保险柜”!

04

1985年元月,因创作成绩突出我被破格转为国家干部,一家人离开了县西文化站到县城工作。第二年二宝来了,爱人请来表妹照看孩子,她在电影院门前租个四平方的橱窗,美其名曰 “小商品世界”。店里卖时兴的小百货,打火机、小刀、头饰、小摆件等精致物品,深受年轻女性青睐,小商品世界生意红火非常。爱人远到义乌、汉正街进货,有时进货多店小放不下,带回家放在楸树板箱里,望着琳琅满目的小商品,爱人说它是“万花筒”。

没有房子住,唯一的办法就是租房,租房不顺心就搬家。当看到妻儿为搬家弄得满身尘灰的狼狈相,心里常有一阵酸楚;转念又想,搬家就搬家,处处无家处处家,自己掏钱租房没人过问,爱住哪就住哪,如同小城游击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倒也心安理得。爱人说她搞经济基础,我搞上层建筑。

经过一家人的努力,经济基础逐渐牢固;我从临时工成长为县文联负责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改革开放让全民富裕起来,我家在县城买房安居乐业。爱人喜爱添置,家具家电换了一茬又一茬,又一次次地搬迁淘汰,楸木板箱如大轮拖着的小舢板,一直尾随其后。

享受改革开放的红利,城乡天翻地覆巨变。进入小康的老家小刘庄,三层洋楼一栋栋环村塘而立,环境整治面目一新,网络覆盖信息畅达,每到夜晚水泥路旁太阳能灯下,乡亲们欢快地跳起广场舞……三兄弟在村里依次盖起三栋三层小楼,都留有母亲的独立卧室。在村东我家一楼东间,母亲的卧室床头,静静地置放着那只板箱。

回老家每看到楸木板箱,总有“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欣慰与踏实。板箱凝聚着两家三代人的亲情,数经灾难劫后余生,从贪玩少年的“百宝囊”到业余作者的“鸽子笼”;从文化站的“图书室”到梅雨季的“保险柜”再到生意经营的“万花筒”……这不就是我家的诺亚方舟吗?她随着汹涌的时代大潮颠簸起伏,伴着青春的搏击岁月风雨兼程,时而跃上波峰,时而跌入浪谷,沧桑历尽初心不改,百回千转跌宕前行,历时大半个世纪,满载希冀与收获,终驶进波平浪静的温馨良港……

作者简介

      韩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安徽省美协会员,临泉县作协名誉主席,河南文学杂志社签约作家。曾出版诗歌散文小说传记文学《吕霞光传》《艺术家》《最美乡村教师任影》等十余部。散文小小说曾获国家、省级一等奖;散文集《野艾蒿》获首届安徽散文一等奖;两单篇入编中学语文教辅教材。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一

副主编/阿 若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任学青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蓝   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0)

相关推荐

  • 《再见爱人》:真正爱你的人,为你有一丢丢的“改变”就足够,别贪心

    浪漫的心境,你永远都值得拥有 文/江左梅娘 01 有爱情基础,为什么结局不好? <亲密关系>中说: "你的亲密关系伴侣,是来帮助你更加认识自己,进而疗愈你的创伤,最终找回真正的自 ...

  • (散文百家)杨光英/怀念布鞋

    散文百家 怀念布鞋 杨光英(四川泸县) 过去的那个年代,干净的布鞋是最时髦的鞋子,那个年代的女人个个都是能手巧匠,做鞋是重要的女红之一. 冬季,农闲,娘趁这个时候开始做全家人的单鞋.千层底布鞋工序复杂 ...

  • 【散文】徐柏文||路上那道辙

    路上那道辙 徐柏文 俗谚云:前边有车,后边有辙.是的,不同的年代,行有不同的车:而不同的车,亦或会留下不一样的辙. 公园里,常见儿童欢快地骑着漂亮的三轮车.电动车,你追我赶,在人群中蜿转地骑来转去,高 ...

  • 散文||听说书

     听说书 唐锦禄||江苏 听说书是童年的一大趣事,我从小就喜欢听说书. 那时,岁月清贫,童年单调,大人小孩在逍闲匮乏的岁月里,实在无以解忧,无处取乐.忽一日,镇中心小学隔壁的文化站里,脆响了一声惊堂木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龙华情结——一封旧家书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 -封旧家书     深圳 钟常贵  前些日子,我从观澜桂花村搬到东王围岗头村, 最大的收获是拾得一封失存多年的家书.当 ...

  • 面 箩

    □董国宾 从岁月里走出来,再回到岁月中,我就想起了面箩. 面箩是娘的面箩.拿锄头和镰刀的手一从庄稼地里闲下来,面箩又拿在了娘的手上.娘的手老是闲不下来,正如娘的脚板,一辈子都在一条路上往返. 我家的面 ...

  • 《作家新视野》ll【小说连载·1—2《红门》刘丙学作品】ll总第174期

    本期制作:孟新龙 前言 一扇极其普通的木门,却蕴藏着一段红色经典,令人肃然起敬,不由得举笔铺纸,将这段可歌可泣的故事描写下来.这扇沾染着英雄鲜血的木门,如今,就收藏在青州市邵庄镇岔河村张明发同志创办的 ...

  • 【散文】仰望金口河上的“诺亚方舟” ‖ 袁征

    仰望金口河上的"诺亚方舟" 袁 征 深秋时节,祖国多地已飘起白雪,四川盆地西部却依旧满目翠绿,景色秀丽.我和"红一师"老战友陈一农.陶洪生以及单位老同事武家荣. ...

  • 线下活动招募|当诺亚方舟遇到梵克雅宝

    亲爱的读者朋友你好,我是卢曦. "卢曦采访手记"是我和朋友们一起创立的一个小小的空间,已经和大家一起走过5年多了.我们热爱美,付出汗水去追求一个好故事.这些年里我们收到无数读者的留 ...

  • 端午3日 · 葫芦岛丨造访鸟妈妈与她坚守20年的“诺亚方舟”

    设计师的话 走在葫芦岛,身边是一栋接一栋公寓别墅,城市化的脚步从未停歇,但在这片钢筋水泥间,沿着一条蜿蜿蜒蜒土路上山,我们看见了树林.湿地,听见了鸟鸣,一下子就与身后的高楼隔绝开来. "每次 ...

  • 上海往事,二战犹太人的诺亚方舟

    相信很多人看过一个网帖,说的是以色列为什么对中国这么好,大概意思是以色列一直非常支持中国,即使在欧美发达国家对中国实行军事禁售,禁止出口敏感技术的年代,以色列也暗中支持中国,中国很多先进技术来自以色列 ...

  • 在同一艘诺亚方舟上 | 不自觉的历史

    多年来,经常有人问我,世界上有那么多地方,为什么我们选择去上海.答案恼人,但是非常简单:我们要寻一个逃命的去处,而且除了中国没有其他任何国家愿意接纳我们.就这样,我们去了上海--这个谁都不喜欢的目的地 ...

  • 新书序|伟大的迁徙:寻找通向数字世界的“诺亚方舟”

    本文是<数字基建:通向数字孪生世界的迁徙之路>序(温馨提示: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抢先购买).本书是18位商业领袖.产业大咖在<新商业攻守道>对话平台上思 ...

  • 美国电影《诺亚方舟:创世之旅》高清完整版

    导演: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 编剧: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 / 阿里·韩德尔 主演: 罗素·克劳 / 詹妮弗·康纳利 / 雷·温斯顿 / 安东尼·霍普金斯 / 艾玛·沃森 / 更多... 类型: 动作 / ...

  • 全球都有上古大洪水,为何唯独中国不建诺亚方舟?说了你不一定信

    洪水.干旱.地震被誉为人类三大灾难,根据各国科学家的推测,曾经雄霸地球的恐龙,就是因为无力抵抗自然灾害而灭绝. 而恐龙灭亡大约6000万年之后,拥有智慧的人类诞生了,不仅躲过了一次有一次毁灭性的灾害, ...

  • 比《圣经》还古老的泥板,记载了洪水的传说,诺亚方舟是真是假?

    提到诺亚方舟,大家都有所耳闻,这个出自<圣经>的故事如今已是家喻户晓.也许大家并不知道,在大英博物馆中保存着一块比<圣经>最早的版本还要古老400多年的泥板,上面也记载着一个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