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冷知识:任、督二脉名称的来由
“骚年,我看你骨骼清秀,丰神俊逸,必是难得的练武奇才,来,把这粒大力丸服下,我用内力帮你打通任督二脉......“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任、督二脉多次被当做道具,用来帮助主人公内力大增,武功更上层楼,继而称霸武林。小说中的神奇情节,使得任、督二脉平添了几分神秘,所以如果有人说他自己已经打通任督二脉,估计会招来一片艳羡和崇拜的目光。
武侠小说对我们的洗脑,让我们以为,任、督二脉是互相独立运行的,只有苦练内功,才能把两脉打通。
实际上呢,人体本身能够正常运转,各器官的养分,全靠血液来供给转化。由于地球引力的存在,单纯依靠血液自然流动,只能往下流,而无法往上流。为了克服地球引力,就需要给血液加压,人体内“气”的存在,就是来给血液加压的,把血液赶到人体的各个角落。因此,年少气盛,血压高,血液流动快,人就容易暴躁冲动;年老气弱,血压低,血液流动慢,人就容易匮乏无力。
血脉是血流经的管道,那么经脉,就是人体内“气”所行走的道路。因此,理论上讲,血脉是全身贯通的,这个“气”行走的经脉,也应该是全身贯通的。
如果你你某个地方不通了,身体就会出现不适,这就是生病了,只有把不通的地方疏通了,身体才能恢复正常。任、督二脉的位置,因为环绕人体内脏、脊髓、头部,其作用相当于护卫中枢的御林军,如果某个地方不通,出现的病症就会比较严重。比较常见的妇科疾病、男性疾病,很多都和任督二脉不通有关。
因此,说任、督二脉的某个穴位不通,打通了,身体感觉比以前舒服了,这个是可信的;说任、督二脉之间本来没有链接,现在产生链接了,这个基本上就是故弄玄虚了。
扯了这么多,今天的正题是:任、督二脉,为什么这样命名?
一、任脉
任,其本体字为“壬”,本意为背篓,后引申为背负、担任。
来看古文字“壬”,上、下两横象形背篓的顶和底,中间一竖象形背篓的主体。
背篓的样式有很多:
其中有一种样式很特别,娃娃可以坐在里面,外形看上去,非常像一个人头的正面,脖子、下巴、脸颊:
关于任脉的位置,《黄帝内经 素问》载:“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中极,即是人坐着时和地面的垂直点。
毛际,即是生殖器一带。
腹里,即是肚子中间。
关元,即是肚脐下四指处。
咽喉,这个不用解释。
上颐,即是下巴上半部。
循面入目,即是沿着脸部到达眼睛。
根据《黄帝内经》指引,任脉连接起来,大致是这样的:
这个任脉路线的一部分,经过咽喉、下巴、脸颊,颇像那种背篓,为了方便记忆,故命名为“壬脉”,即“任脉”。
二、督脉
《说文解字》载:“督,察也。”
督、察,在古代的本意皆指对肉类进行检验、查看,后引申为监督、管理。
来看古文字“督”
这个“督”字,左上角的“尗“,象形挂着的肉条:
右上角的“手”,象形检查肉类时用的工具:肉钩子
最下面的“目”或“日”,象形实心的砧板
关于督脉位置的记载,古代医书上并不统一,有好几个版本。
《黄帝内经 灵枢》载:“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
这个记载比较简单明了,从额头,沿着头顶正中,到脖子正中,沿着脊椎,进入脊椎最下方,这就是督脉。
《黄帝内经 素问》载:“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纂间,绕纂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纂,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
这个记载就有些复杂了,还把任脉看做督脉的分支了。
《难经》载:“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
这个记载和《灵枢》中记载差不多,但是“入属于脑”这个太简单,后人就把人中也算在内。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黄帝内经 灵枢》的记载,即从额头,过头顶,至颈部,沿脊椎至于尾椎下方,因为口、鼻为体内之气和体外之气交汇的地方,因此成为任督二脉分界是比较合适的。
但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主流督脉路线,综合了上面的这些记载,大致从脊椎最下端开始,沿着脊椎向上,过颈部,上头顶,然后下到额部,人中,连接起来是这样的:
督脉,行走颈部、头顶、额头、人中,其外形,颇像检查肉类时用的肉钩,故名“督脉”。
小结:
综合以上,任、督二脉命名的主要依据,是这两个经脉在头部会聚时的外形,一个象背篓,故名“任脉”;像个肉钩,故名“督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