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妥随笔:做客西安广播新闻台“文化西安”栏目/ (第1444期)

轩诚小语:

张妥与道友轩诚、志英一起受邀做客西安新闻广播《文化西安》节目,一生经历无数的地妥妥竟然是平生第一次走进电台直播间,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也难不倒妥妥,咱可是经历过大场面的人,毕竟是处子播,那就记下面这些文字分享给各位吧……

文:张   妥

赏析:梁轩诚

二零二零年元月九日晚上,接到了梁轩诚的电话,问能否参加后天中午西安新闻广播电台的一档直播栏目,我问关于什么内容。梁轩诚说从《美丽八点半》开始,随便聊聊自己和伙伴们的文化生活。

轩诚相邀,义不容辞。次日上班,赶紧协调推掉原来答应的两件事情后,马上回复梁轩诚:明天的广播直播可以参加。梁轩诚说:那好,明天上午九点我去接你,一个小时我们赶到位于曲江池畔的西安广播电视中心。

我打小就对广播有着深厚的情谊,那时候在农村,看父母每天在广阔的天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去的较远的地方就是在农忙时节到四五里外的集镇买一些生产工具,更远的地方就是过年时候坐公交车去城里姨家走一走亲戚。一句成语形容最贴切不过了,那就是“坐井观天”。

村子外面有集镇,集镇外面有城市,城市外面有什么,我怎么能知道呢?

好在后来有了广播,记得那是一九七零年左右,伟大领袖毛主席发表了最高指示:要大力发展农村广播事业。于是公社、大队、村子层层动作起来,村子装上了高音喇叭,家家通了有线广播。

我家房檐下钉上了一个二十多厘米见方的黄色木盒子,盒子中间有一个圆形的黑色凹面纸盒子,后来知道那就叫扬声器,就是俗称的“广播”。

有了广播的生活太好了,里边不但唱歌唱戏,播放天气预报,还播放新闻,让我知道了城市外面的事情,甚至知道了外国的事情。

但是,有线广播只有早中晚三个时段,而且内容有限。当我人大心野的时候,最奢侈的事情就是花了十块钱买了学生实习组装的一台收音机。除过正常的读书学习干活,可以说我和这台收音机形影不离,就仿佛如今人们和手机的关系一样。不知多少个晚上,广播放在耳边,津津有味地听着,快快和和地入眠。午夜被尿憋醒,发现广播还在响着。可以说,广播是我人生履历中一段非常亲密的伴侣。

《美丽八点半》是由梁轩诚在二零一五年年末创办的一个自媒体微信公众号。在二零一六年年初开始正常运营。至今已经有五个年头了,几乎每天播发。这在公众号浪一样涌来、又潮一样退去的喧嚣时代,的确是一个顽强的坚守。

梁轩诚开车,载着我和罗志英兄弟从城北的凤城十路穿过城市中心来到了城南曲江西路的西安广播电视中心,正好一个小时。离直播开始的十一点半,时间是富富有余呢。这让我忐忑的心增强了一点信心。

直播主持人是一个漂亮的女士,她带我们跨进了虽是普通保安值守却非常要求严格的大门,随后我们跟着她进入了广电中心大楼。

进入大楼后我们自觉放低了说话的音量,走廊两旁每个房间都闭着门,有的门头上方还亮着绿色的荧屏提示“正在播出”。主持人手持着磁卡,打开了通往广播直播间的大门,我们乘用电梯来到了二楼。

在最远的一个地方,我们走进了一个大房间,里边有两个女士,各自在办公桌前的电脑上看着什么。女主播让我们坐在房间中间的大桌子旁边。一抬头,看见正面墙上的电子屏幕显示着时间:十点四十分。

我想可能要做一番“备课”了,可是主持人显得很轻松,只是就《美丽八点半》的有关事情和我们随意交谈,好像平时朋友之间的聊天。这样一来,我的紧张的心情一下子就释然了,不再苦思冥想,不再字斟句酌。一举一动也变得自然,不再拘谨了。

聊了一会儿,抬头看表,已经十一点二十八分钟了,离直播开始只有两分钟了。我看了一下对面的主持人。她非常聪敏,看出了我的心思,说:不着急,还有半点新闻呢。她接着说:对了,一会儿我们去直播间,你们桌前有一个闪着绿点的鼠标一样的东西,那是话筒,我来控制着,你们可以随意说话,不必一定要刻意对着它。而且,我们有半点和整点新闻,还有十五分钟时候的广告,你们桌前的话筒会关闭,这时候我们可以交谈,不必担心声音会传出。我们都频频点头,表示知道了。

半点新闻之后,我们进入了直播间。主持人在主播位坐好,面前立着一个平时见到的话筒。我们三人在她右手侧面弧形坐着,依次是梁轩诚、罗志英和我。我和主持人之间互相能够观察的范围更大。

直播节目开始,主持人开始呼号:各位亲爱的听众,你现在听到的是调频FM95.0兆赫,中波AM810千赫的西安新闻广播。现在进行的是“文化西安”直播栏目。

接着主持人对我们三个人逐一进行了介绍,并表示对我们欢迎。我们都各自欠身,表示对主持人和听众的感谢。

梁轩诚介绍了《美丽八点半》的概况,我接着讲了它的嬗变过程。梁轩诚在创办的时候,用的公众号是《美丽的原创生活》,有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是要反映生活接地气,这是目的;第二是要原创,这是特色;第三是要有美感,这是追求。公众号创刊伊始,得到了著名作家的支持,得到了文学爱好者的欢迎,所刊发并播读的各类文字结集出了一本书,起名《美丽人生》,由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题写书名。

梁轩诚接着说,后来因为从小热爱广播,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栏目《今晚八点半》非常热爱,加之自己后来从事播音职业,因而易名《美丽八点半》。

罗志英介绍了自己的创作过程。一个半小时在我们愉快的交谈中过去了。

这次直播,为我的阅历增添了新的亮色。

(本文配图均来由平台编辑提供)

作者张妥:张妥:作家、诗人,《美丽八点半》“妥说”栏目版主。祖籍山西,生于陕西,数十年生活于西安北城。上过中专、大专、大学,学过机械、人事、金融,酷爱体育、音乐、文学,擅长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当过教师、干事,任过副院长、书记、工会主席。自少时便于岁月维艰中、自强自立,与时共进。时至今日,身居国属重企要津,心瞩江湖人生百态,日日笔耕不辍,其为人行文皆纯朴自然,真情动人。


美 丽 八 点 半

作中国最好的文艺广播平台

(0)

相关推荐

  • “西四五条”广播电台,现在开始播音

    从今天开始,我是一个主播了. 因为从小听广播,钟爱广播节目,喜欢听电台主持人的声音,我很早就对电台心生向往.我经常想象电台主播们,坐在话筒前说话是什么样子,也像我们见面说话时那么表情丰富吗?大概是的. ...

  • 我和收音机与广播

    本文作者:高云龙 这个尴尬的年纪,面对五光十色的媒体和铺天盖地的信息,常常会没来由地想起收音机,怀念起电波陪伴下度过的幸福时光. 小时候的农村,收音机绝对是一个家庭值得炫耀的物件,尽管它没有三大件的实 ...

  • 710期A || 张妥随笔:电影《芳华》观后感/轩诚清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时刻 轩诚浅语: 冯小刚的新作<芳华>最近不但引爆了银幕,更是引得网络间热评如潮,前两日与三两好友相聚,不经意间话题又转到了它, ...

  • 942期 || 张妥随笔:火车晚点了/轩诚清读

    妥说  |  文史  |  艺术  |  诗词  |  文苑  |  经典  |  诗经 丽梅赏析: 幽默风趣的语言文字能给生活带来许多快乐,且看作者在列车晚点的情况下仍然能创造出愉快的心情,用跳跃着 ...

  • 1102期 || 张妥随笔:不知老之已至/轩诚清读

    妥说  |  文史  |  艺术  |  诗词  |  文苑  |  经典  |  诗经 丽梅赏析: 人们常常调侃,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可有谁敢说与时间斗也其乐无穷呢? 时 ...

  • 第1161期|| 张妥随笔:会不会做往往取决于愿不愿意担当

    妥妥有话: 懒惰者,会做也往往以不会做为借口推脱:勤奋者,不会做往往通过不断努力达到会做.做与不做,成为各色人等对于生活态度的分水岭.凡是成功者,是因为他做好了某件事,这最初的动因就是他的担当精神.俗 ...

  • 1283期|| 张妥随笔:嫩玉米/轩诚清读

    妥妥有话: 相信嫩玉米棒是人人都喜欢吃的一种时鲜的食物,不管是烤着吃,还是煮着吃.那种馨香让人很难抵御它的诱惑,包括信誓旦旦正在减肥的作者.吃着煮的嫩玉米棒,想起了小时候的经历,每个画面都真真切切.希 ...

  • 张妥随笔:手机使我变成了街头扎堆的老汉/ (第1464期)

    轩诚小语: 妥叔当然不是街头扎堆的老汉了,他虽然酷爱扎堆,但他扎的是音乐堆.文学堆.书画堆.旅游堆......他可不会去扎街头的世界管理委员会的堆,一篇看似轻松调侃的文字,妥叔却将一个非常现实和残酷的 ...

  • 张妥随笔:拜谒敦煌寺塔 / 轩诚清读(第1776期)

    美丽赏析: 人常说西安遍地都是宝,我去年在南方游走了几个月,才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人家一个民国遗迹.明清旧址,都会当宝贝似的仔细保护.大肆宣传,我们这里不经意间就会发现身边就有上千年的历史沧桑,这不, ...

  • 刘铭 马腾驰//西安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文化西安》栏目:对话《背馍记》

    西安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文化西安>栏目:对话<背馍记> 刘铭   马腾驰 7月11日上午11点至12点30分,西安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文化西安>栏目主持人刘铭,在一 ...

  • 807期B|| 张妥系列散文:学校( 十六)在西安航校1 /杨莉诵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赏析 上期结尾: 一九七九年九月中旬的一天,一家人帮我把要带的铺盖.电壶.饭盒.茶缸等一应物品打成一个大卷儿,然后又在外面包上一层塑料布,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