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大哥的儿子
大哥的儿子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临沂腹地——沂水,这里曾是沂蒙红嫂的故乡,是山东的革命圣地。美丽的山村孕育了几代纯朴的农村人,如今回到故乡,想见时依然是亲切的相拥相泣,那份乡情在心中永远都无法割舍。当回忆起往事,我却不知如何表达。
大哥,在他家最大,我们是按村里辈分叫的,和一辈。但是他比我父亲还要大十几岁。先是一女一儿,后又一女一儿,是庄里难得的儿女双全还是两男两女的人家。可是他的妻子在小儿子一周岁时却早早的离世了。
他住在我爷爷的房子后面,小儿子与我大姐年纪相仿,一起上学,出了名的淘气,学习不中用。母亲在时常说他的小儿子是她看大的,还喝过她的奶。
他的大儿子却不一样,虽然长像一般但是学习很努力,在九十年代初就读于我们县城的高中,那个时候不用说高中,能上完初中都是一个很不错很不错的凤凰男了,他的大儿子一路上到高三,可是高考落地,卷土重来,再次落地,三次再来,依旧名落孙山。万般无奈投奔东北亲人,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考上了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成了医生。
不得不说,他是我们那个泥窝窝里飞出去的金凤凰,四邻八舍的见了都夸大哥真有本事,培养了这么个人才。他却没有别人想象的高兴。
没过几年,逢年过节村里喇叭就叫唤:谁谁谁来大队领邮政汇款。每每听到时,街坊四邻都明着暗着教育自己的孩子:你看谁家那个大儿子,多么有出息,你也要像他一样,有点出息,逢年过节给我们寄点钱来。
不得不说他的大儿子,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19岁离家乡,他的大儿子,在我6-7时就离开了家乡,记忆中最多的是大哥去大队收款的时周围羡慕的眼光和说词。
他的大儿子,在我记忆中就是定婚时带对象回来探家的样子,之后我在家乡的那段时光他再也没有来过,我离开了家乡,听说孩子十四五岁时回过一次。
又是一年的中元节,我回到故乡,在父母坟前说说我的现状。
回来时路过正在上坟路上的大哥和他的小儿子。他已是古稀之人,常年累月的辛苦让他身体成了九十度的样子,我不免有些伤感。
我和他说话,他先是笑嘻嘻的,却没有话语。转而热泪盈眶。大姐说他年事已高,听不见了,也看不太清了。
回来的路上,我心情一直不能平静。怎样平衡事业与亲情?和大姐谈论起大哥来,一辈子带着四个子女,即当爹又当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培养出了一个九十年代大学生,是多少人艳羡的事情。曾经多少人羡慕汇款的样子。
至此,大哥从未去过东北,听说他的大儿子还回来过一次,是在七八年前的事了,我离开家乡已近二十年了,他的大儿子离开家乡近四十年了,时代发展了汇款的现象也很少了,故乡的亲人也都忙于外出工作,没有人还在意是否还有汇款的事情,可能汇款的事还在做着,但愿一直做着。
我在家乡的那几年始终不明白,即使远离,也不至于成年累月的不回来看看,收到钱是一种荣誉,是炫耀者的谈资,可是对这个老父亲来说,好像也不是那么的重要。大哥曾常说,还不如小儿子还能给我端一碗饺子呢。
他依旧不舍的吃喝,依旧衣着朴素,他的大儿子今年应该也五十二三岁了,医师是不是五十五岁退休?我不知道,我想在大哥风烛残年的时候 ,他会回来陪他终老的。
在我那个美丽的家乡,幽静是最长态的,常年见不到个车辆来,但他会一直翘首期盼。我也会告诉他,儿子再过几年就退休了,回来陪你过好余生。
有人曾说:我陪你长大,你陪我变老。
曾经我已长大,父母却不在了。
今他已年老,而你又什么时候回来?
插图/网络
本平台第一本散文精品集,2018年8月全国公开发行,每册定价人民币68元。联系人:琅琅,微信号LANG2672;电话18201110689
作 者 简 介
王宝华,生于80年代,网名学习,中级审计师职称,现供职于民营企业,从事财务工作,业余时间热爱写作尤其是散文的创作,喜欢写情感,写乡愁,作品大多发表于微信公众平台。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主 编:冬 歌
执行主编:蔡泗明
邮箱183074113@qq.com
征 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15天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