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印象北京人

印象北京人

近日看了一则消息,2018年中国各省人均平均寿命,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浙江80.26,北京80.18,上海80.12,天津78.89,江苏76.63,北京位居第二。遗憾的是,没有记录是哪家机构,哪个媒体,在什么地方发布的,但可以肯定,数字应该是出自官方,真实的。

虽然在北京定居已经15年了,但准确地说,我还是“外地人在北京”,对北京人的了解并不真切。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在国人们心中的位置,是任何地方都无法企及的,除了崇拜以外,更多的是向往和自豪。很长一段时间,北京给我的印象是:人多,空气污染严重,交通拥堵,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尤其是雾霾,一度成了北京的一个“符号”。诸如这些,似乎都是长寿减分的因素,与长寿成负相关。但北京人的寿命反而很高?什么原因?我有些疑惑,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当然,我不是长寿方面的行家,更没有想进一步弄明白的想法。只是觉得,北京人均寿命高,一定有他的道理所在。

因为工作原因,我在好几个地方工作、生活过,如今,定居北京,对北京人的生活有了一些了解,恰巧上面的话题,也勾起了我对北京人的印象,感知一下北京人的不同。

热情。这是我很早就有的印象,感受真切的,便是问路。北京面积很大,外地人来北京,人生路不熟,是最大问题。尤其是在前些年,手机尚不普及,出门在外,问路是唯一快捷的选择。因为问路,你会感受到北京人的那份热情。无论是什么时候,向什么人咨询,都会得到一个温馨的答案。只要你说出想去的地方,他们都会略加思考,然后准确地告诉你乘车路线,坐几路车,走几站地,再倒什么车,之后该如何走,等等,非常详细,而且绝对是最佳路线,省时又省力。如遇到老头、老太太,他们还会一再叮嘱,千万不要走错方向,那种热情是在其他城市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的。在北京问路,即使你遇到的是一位外地人,他们也会礼貌地回复你:对不起,我不是本地人。没有任何让你不悦的感觉。简单的问路,彰显了北京人的热情。

近年来,随着北京的快速发展,城市的文明程度也在逐渐提高。北京市加大了公共服务力度,有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其中,为城市发展提供服务。服务的内容,也从单一的问路,拓展到参与城市的美容、美化、交通秩序的维护等多个方面,与之相对应的,红马甲、绿马夹、蓝马夹,各种志愿者服务队伍不断壮大,遍布北京的街头。志愿者的身影,成了首都一道靓丽风景,实实在在提升了城市的品位。城市的发展,有了他们的参与和付出,不仅极大地方便了外地人在北京的出行,也增加了城市文明的内涵。

遛弯儿,是北京人特有的一种运动休闲方式。我的老家,称之为散步。遛弯儿和散步虽是同样的运动,但遛弯儿显得更接地气,更轻松、自然。科学证明,步行是人类最好的锻炼方式,也是最好的养生方式。老少皆宜,方便易行,没有任何副作用,特别是对于心脑血管的健康非常有利。我居住的小区,每天都会有一些固定的人群,在固定的时间段,出去遛弯儿,三三两两,从不间断。受环境的影响,来到北京之后,我也喜欢上了这种运动。并始终坚持着,也着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身体始终保持了一个很好的状态。其实,通过遛弯儿,还可以增加人们的交流,沟通情感,密切关系,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真的是小遛弯,大受益。

饮酒。酒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饮酒可以增进感情,活跃气氛,提升人们的喜悦感,关于酒的文化更是源远流长。我国地域辽阔,各地风俗习惯各异,对饮酒的习惯和掌控也有很大差别。我感觉,北京人对饮酒的掌控,恰到好处,彰显了文明的水准。一是开车绝不饮酒,饮酒绝不开车。虽然禁酒驾已写入交法,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确,但具体执行上,仍然有很大的弹性。感觉北京人,在这方面执行的普遍要好,非常到位,不得不为之点赞。无论是亲戚聚会,还是朋友小酌,只要是驾车而来的,都会主动戒酒,滴酒不沾,别人更不会劝,这几乎成了一条铁律。二是饮酒有度,绝不劝酒。劝酒,在酒局当中非常普遍。总有一种,喝不好,情不真的错误理念困扰。因此,为了让别人喝好,劝酒成了一种常态,尤其在北方,更是把喝酒豪爽做为鉴别一个人人品的一把尺子。自然,因为劝酒误事,出现各种状况的,也比比皆是。可以说,劝酒并不是一件好事,纯属一种陋习。北京人在饮酒方面,基本不劝,能喝多少,全凭自己掌控。我感觉,这种饮酒方式值得提倡。而在老家,这种情况很难做到。即使是开车,也总想少喝一点,或者是,不喝白酒,少喝一点儿啤酒,心存侥幸,自我变通,打擦边球。劝酒更成了一种风气,而且还衍生了一些歪理。什么,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等等。殊不知,这些歪理不知伤害了多少人的健康,惹出了多少是非,酿成了多少悲剧,殃及了多少幸福的家庭。

虽然这几点都是一些小事,无足挂齿,但我感觉,值得称道的。如果一个人,始终能保持一种乐观、热情、助人的良好心态,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无疑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至于遛弯,更不必多言;适量饮酒而不酗酒,也是健康所必须的。虽然不知道这是否是北京人长寿的秘笈,但我想:北京人的长寿,一定与这些好的习惯有关。

插图\陈颖

作家简介

范景来,现居北京,本科学历,中国青年作家协会会员。爱好文学,喜欢用文字抒发情感,享受生活乐趣。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总编:琅  琅

副总编:蔡泗明  倪宝元

监制:陈俊泽  吴秀明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主编:汤燕萍  孔秋莉

美编:陈 颖

(0)

相关推荐

  • 一个广漂十年的湖南人眼里的广州印象:作为...

    一个广漂十年的湖南人眼里的广州印象: 作为一个湖南"外来务工人员",经历了北漂才南下广州,对这个城市也有一些认知,我不会向广州本地孩子一味的褒也不会恶心到一味贬,中立一点. 首先0 ...

  • 张静 | 描摹生活的高手   ——郑江涛散文印象

              描摹生活的高手         --郑江涛散文印象 文|张静 郑江涛先生是邓州市公安局民警,初识他,是在三年前一个朋友的饭局上,后来互加了QQ,有时会在空间里看到他晒的书法作品.对 ...

  • 散文||印象绳武楼

    印象绳武楼 几趟平和之行回来,心总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平和老乡纯朴热情和善有如县名.(平和县的谛造者--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先生,取县名意为:通过守仁崇义去培育和善之人.)周末涉 ...

  • 散文||印象白石

    印象白石 认识"白石"始于"白石老酒".十几年前云霄城区畅销白石老酒,老酒绵柔可口,醇香诱人.至于老酒产地--白石,我只是头脑简单地认为它不过是交通不便,人迹罕 ...

  • 【西南作家评论】曾令琪/吴俊凯先生散文印象

    西南作家评论 吴俊凯先生散文印象 曾令琪(四川成都) 往往已经流逝了的,才越发显得珍贵.比如友谊,比如爱情,比如青葱的岁月.所以,在和吴俊凯先生的接触中,虽然吾侪常常感喟垂垂老矣,但左看看右看看上看看 ...

  • 赵卡:笔记式散文里的村物诗意 ——阿尔的散文印象

    据我所知,阿尔的精神世界基本上由诗和音乐组成.他写的诗比较粗粝,容易看出如新石器时代的手工技能发达程度:他听的音乐噪声太大,他所反对的也是大多数人坚持的那种把美视作真理的态度.所以,我现在看到的他这组 ...

  • 寻找姚黄《诗性散文的亮度》 ——翰墨诗林散文印象

    诗性散文的亮度 --翰墨诗林散文印象 文//寻找姚黄 在白山黑水的大庆,终年流淌着的仿佛不是石油,而是诗.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都好像被诗同化了.翰墨诗林以一颗莹洁的诗心,感悟着四季的风霜雨雪,体味着人 ...

  • 【散文】大理印象 ‖ 柳红樱

    大理印象 柳红樱 2013年,我和女儿从青海到云南,途径昆明,再去大理.特意买了夜班火车,八小时颠簸,终于到达大理.清晨的大理飘着细雨,心里有些隐隐担心天公不作美,就只有欣赏烟雨洱海了. 洱海晚霞 找 ...

  • 散文:儒乡印象

    坐落在孔子诞生地尼山夫子洞村的儒乡印象,是一家弘扬儒家文化.亲子体验.全息游学体验中心. 在这里,你可以穿越时空与圣人对话,也可以体验现代科技馆的魅力,参与融合科技性与趣味性的亲子活动:还可以领略大自 ...

  • 【散文】重庆印象 ‖ 柳红樱

    重庆印象 柳红樱 那一年,我从四川人变成了重庆人.于重庆而言,我似乎总是她的过客. 一些纷乱散落的记忆,永远停留在多年前擦肩而过的时刻. 因为一部电影,我又计划着再去重庆. 重庆市洪崖洞 时间亦然立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