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代 课(四)
代 课(四)
杨青||江苏
中午,小凤老师正在利用课余时间忙着复习,准备参加今年刚恢复的高考。她正在为一道几何题中一项不明条件犯愁呢。我们一起讨论了一下,疑惑解开了。
我对小凤说:“恢复高考,孩子们遇上好时候了。”
“是啊,也为农村的孩子打开了一条通往理想的通道。”
我说:“今天下午作文课,现在(五)班的同学中作文能写上十句话以上的不多。雷同的句子还占一半。我想别出心裁,下午作文出两个题目,不限于两节课交作业,让同学们做做思考和搜集一下素材再动笔。”
小凤有点惊讶,疑惑地问我:“这样行吗?”
“我看行。就是不行,做一次尝试,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你是校长身边的红人,你错了,他也不会拿你怎么样?”小凤说。
“你的意思我说走就走了呗,我心里真的为孩子们着急啊。四年之后他们也参加高考了。这农村小学和镇上的、县城里的小学相比,各方面差的不是那么一截而是一大截啊!”
“你说的对,要是都像你这么想就好了。”
“你复习吧,我也去准备准备讲课了。”
我走进课堂,一眼发现少了三个学生,我问王小亮,下午三个同学没来怎么回事?
王小亮说:“老师,每周星期三下午作文课,都有几个同学不来,他们说作文课简单,老师布置下题目,一个下午就写那么几句话,还不如帮助家人在骆马湖里打鱼呢。”
“哦,你坐下。我知道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年恢复高考了吗?”
“知道。”
“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明年起,初中二年再高中二年,也就是说四年后的今天,你们也都参加考大学了。与我们一起参加考试的不仅是相邻的大队相邻的县还不仅是相邻的省而是全国统一考试,这一点,你们知道吗?”
“知……道。”我听到了七零八落的回答。
“高考就是选拔人才。人才就是有知识有文化能干事会干事的有才能的人。我们拿什么去高考?”
我说完这段话,将原来准备的题目《为什么要读书》干脆改成《我拿什么去高考?》板书在黑板上。
这是这期作文的第一个题目。
“啊,今天还有题目哪……”
同学们在教室里惊愕地窃窃私语。
“是的,今天还有另外一个题目。老师发现,有些同学的作文,思路打不开,开头都是广播报纸上那么几句话,‘在什么什么下,形势一片大好,在什么什么下,认真读书啊’之类的话,我们不缺乏生活,我们要写出生活中真实的画面和感悟。”
今天第二篇作文的题目是:《我的家乡》。
“为了打开同学们的思路,我提示大家,我们大队是我们的家乡,我们公社我们县也是我们家乡。我们家乡有哪些特色?老师认为,大运河就是一个大的特色,骆马湖就是一个特色。项王故里和皂河边上的乾隆皇帝行宫就是一个特色,还有我们这里到处可以见到的砖瓦厂大烟囱也是一个特色……你熟悉什么就写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有的零星知识可以自己去调查,可以查资料或者和他人讨论把它串联起来,变成自己的语言,写在自己的文章里。
在《我的家乡》这篇作文里老师想听到大运河、骆马湖的声音,想了解项王故里在什么地方,乾隆六下江南五次在皂河行宫里题的什么诗?诗里面最后一个字为什么都用‘波’字?还有老师不熟悉的值得一写的家乡里的变化,人和事都可以作为特色写出来。”
“我强调一下,熟悉什么就写什么。两篇作文,任写一篇。”
“现在,我统计一下,准备写《我拿什么去高考》作文题的同学请举手。”
教室里举起八、九个小手。
“准备写《我的家乡》的呢?请举手。”
呵,四十多个同学认领了这一题。
“王小亮,把同学们的作文本发下去,星期六下午二节课后收上来,从现在开始三天时间交作业。请同学们认真写,老师在等待你们各自心中的最好一篇作文。”
开船的前一天晚上,陈校长上船在简易的酒桌上,为这件事我们还扯了一阵。
“小杨啊,你还真是一块教书的料。临来前,我翻了翻(五)班的作文看了看,我有几个惊讶,一是有人写的是《我的家乡》有人写的是《我拿什么去高考?》你是怎么想起来这么做的?”
我说,我是临时代课的,就这么想一出就一出吧。犯错误了?
“不是。”
“那我告诉您真实的想法吧。”
“我发现有不少同学在做作文时不太认真,班级中有那么几个成绩好的写的什么,不少人就抄几句再在什么地方找来几句,交作业了事。”
“那……”
“二是这期作文我感觉孩子们有话说了,有一个同学还写到‘我的家乡是一个红色的家乡’,提到抗日英雄杨泗洪墓内容,怎么回事?”
又那又二的,怪不得赶驴车的说这个陈秀才有点咬文嚼字的,
“这我还真的不知道呢。这位同学说得对吗?”
“嗯,有这事,可是连我都忘记了。”
三呢?还有什么惊讶的?您说。
“三我有点不好意思说了,没想到孩子们找准题目,有那么多话说,有两三个同学写了三四页作文纸,一学期的作文一次写了。我这个校长没有尽责啊,埋没学生才能了,起码说,没有教导好啊。”
“哈哈,学生多写您心疼纸了?那以后叫他们当心点当心点。”我知道他不是这个意思,故意跟他开起玩笑来。
“不是,不是。那不是叶公好龙嘛。”
我说:“陈校长,说心里话,这次代课我起初想的是找个事情做做,排解等闸无聊。自从樊星爸爸那天早上去了学校之后,小凤和我都受到一次深深的教育啊。孩子家长们想让孩子多学点文化知识那个期望是多么的殷切!我那怕是代一天课也不敢辜负啊。”
一旁一直在听我俩说话的船队“老班长”陈进发说: “教书育人,千秋功德,误人子弟,男盗女娼。”
“喝酒,喝酒。”我招呼二陈。
陈校长端起酒杯: “我就借你们的酒,借花献佛了,陈师傅、小杨,咱们干一杯!”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杨青,男,60后,江苏滨海人。经济师,从事自由职业,喜欢文学中的生活、喜爱生活中的文学。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 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