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京城看乡戏
冬歌文苑
京城看乡戏
《贴对联》剧照
前日,接到县委办领导的短信,说是7月13日晚在民族文化宫有台家乡小戏演出,邀请在京城工作的本县籍乡亲观看。
由中央宣传部、国家文化部主办的一年一度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今年在江苏省被选中四出戏中,我的家乡响水县就占了两部。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家乡领导对文化工作的重视,也体现出了家乡演艺人员的水准。
台上演出精彩,台下掌声阵阵。触景生情,我端坐剧院一隅,一边欣赏着演员们的唱功和演技,脑海里一边呈现着小时候看戏的场景。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年头,每个大队都培养出十个八个相对固定的演员。说是演员,其实不过本乡本土的农民。平时参加集体劳动,只是到了过年过节亦或重大政治活动,才会被召集起来排练。别小看这些“目不识丁”的“土包子”,尽管他(她)们没上过正而八经的戏曲院校,可唱功演技却一点也不亚于那些专业演员。这些人,不仅会唱本土的淮剧,而且国粹京剧唱起来也毫不逊色。
那个年月,除了有线广播,再就是一年看一两部电影,其他娱乐活动就全指望着这一年一台戏了。大队部门前,有个用泥土垒起的戏台,四个角上树着四根高高的木杆,四盏汽油灯高高悬挂在木杆顶端,照得四周通明。靠台前的两根木杆,扯着一根绳子,挂上两块红布,算是戏幕了。吹笛、打鼓、拉二胡的乐队,摆在戏台的一侧。大幕一拉,报幕员出场,台下顿时安静,演出便正式的时候了……
《大公鸡》剧照
唱戏、放电影,全都在露天里,夏天通风凉快,冬天也不会觉得有多冷。除政治任务需要临时加演的之外,《红灯记》《沙家浜》《杜鹃山》《智取威虎山》几出样板戏,一演就是好几年;《地雷战》《地道战》《海港》《龙江颂》等几部电影,从年头放到年尾。除此,再无触动乡下人兴奋神经的文化活动了。
唱戏的戏场是相对固定的,而电影是可以流动放映的。锣鼓响,脚底痒;亮灯光,心发慌。我们几个童年要好的伙伴,常常挨村追着观看,最后连戏和电影中的人物及台词、对白都记的滚瓜烂熟了,但仍然乐此不疲,不厌其烦。观大戏,看电影,是乡下人仅有的业余文化生活,也是年轻人谈情说爱理由最充分、气氛最适宜的场合了。姑娘们穿着从箱底里翻出来的最干净、最合身、最体面的衣裤,连鞋和袜子都是新的,头发也是精心梳过的,她们在众人的目光下展示着自己。男青年也不甘落后,头发油光铮亮,一丝不乱,衣裳穿得整整齐齐,看台上或电影里抹着胭脂、描着弯眉的女演员是假,引起台下美女注意才是真。在昏暗的观众群里,成双成对的青年男人,或牵手,或相拥,或你来我往地推搡着、打闹着、说笑着……
演出结束,那些多情的少男少女们,留下欢笑,揣起春心,依依不舍地重回各自的家门。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也丰富多彩了起来,在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的冲撞中,那些传统的东西,在不经意间渐渐流失了。如今的年轻人,除了眼不离手机外,很少能走进剧场,静心坐下来看场电影、看出戏,甚至连电视也懒得开了。如何才能让那些朴实而深入人心的文化,将现代人的目光从手机屏幕上吸引过来,这是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文化人的坚持与努力,需要一级又一级文化部门的重视和引领,需要一个又一个普通群众的关注及参与。
演出结束了,我作为文化人的一分子,仍然沉浸在回忆与思索中……
演员谢幕
插图\冬歌
作者简介
冬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