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 道德经 38章 上德、仁德与福德

原文3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去此。

阅读分析:

一、作为道德经下篇德经之首,本章梳理了几层关系:

1、道为本,形而上,德为下,失道而后德

2、德中又有上德与下德之分:

上德与道合一,无为无以为,无执无用,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之玄德;

下德,又觉知的行为;

3、儒家的仁、义、礼在老子这里均属下德,也就是无德之列。而其中尤其以礼为最不可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礼作为一种意识的先行,成为了浅薄、虚华乃至造就愚昧行为的开始。在描述礼的状态时,“攘臂”,就是撸起袖子,强拉别人,真形象。礼有时候的确给人一种勉强的感觉,尤其被宋明理学一加强,更加给人一种束缚感,但其实孔子的礼是“绘事后素”,礼是那张白纸,是人的底色,而不是强加的人格包装,更不是那些假道学们为了仕途而进行的一项伪装投资。

二、老子对于儒家思想同样涉及的”仁义礼智信“,都有了看法和判断,在老子这里的排序这样的:

信”是唯一被认可的,居首,其次是仁,义,智和礼排在最末,老子反智,反礼。

复习一下之前的内容:

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焉,安有不信。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如果以此认为,老子就是绝对反儒家,那就是误会了。

再回来读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个才是真正的名言,让我们时刻对概念保持清醒.

虽然一样是用的“仁义礼智信”,但孔子和老子,一个提倡,一个反对,恰恰是因为他们各自提倡的内涵不一样,老子的辩证法是无处不在的,对于“仁义礼智信”里的每一个字,都有这个字的辩证法,老子看到的是它往不好的一方发展出来的样子,而孔子提倡的是他们做到极限最美的样子。

老子强调一切自然,抱朴、少私、寡欲、无所为的状态,和光同尘地走在人世间,这当然是很好的,但孔子更务实,他却清楚看到,人们和光同尘的结果,可能更多的是同流合污,所以,他要人们从自身的局限做起,从心地的那份善出发,把善夯实,扎下根来,然后行走人间,与老子的飘飘欲仙相比,孔子很现实,一步一步走,但奇怪的是,孔子一生却并未实现他的主张,到底谁是理想主义者?其实他们都是。

从孔子发展到孟子,长出的是人间的浩然之气,从老子到庄子,长出的是人间的艺术信仰,就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但这双翼,双轮,只可同时存于人世,却不可同时存于一个人身上,两种信仰会打架,所以,信仰是比爱情更排他的一种东西。

扩展:“福德”与“功德”到底什么区别?

故事:达摩祖师为何说梁武帝”无有功德“?(内容摘选自网络文章)

达摩祖师从印度出发,来到中国的广州,梁武帝派专人护送赶到京城,听说这样一位悟道的高僧远道而来,梁武帝见了自然十分高兴,心情也特别激动,刚一见面,梁武帝就有点自夸的说道:“大师,我在国内建造了很多的寺庙,印送抄写了很多佛经,同时在全国范围内供养了众多僧尼,请问大师,我所做的功德如何呢?

原本以为此问一出,定会得到高僧的一番赞扬,可是结果却出人意料,达摩祖师只回答了4个字:“无有功德。”

梁武帝听后便有些不悦,直言道:“明明功德巍巍,大师为何说没有功德呢?”

达摩祖师解释说道:“陛下所做的这些功德,虽然看似巨大,却都是有漏的,因此所获得的福报也是有漏的,不是究竟的,这只是人天小果而已,没有实体的功德,只是一种空相而已。”

梁武帝有些不解,追问说:“那什么样的功德才是究竟的呢?”

达摩祖师开示说:“不可着功德之相,自净其意,自空其体,不着贪相,不以世求。”

其实达摩祖师的意思就是想让梁武帝不执着于自己所做的功德,所以才说没有功德,

如《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若执着于自己所做的功德,就会产生贪着,生发出贡高我慢之心,

当时的梁武帝不明白大师的用意,再想着自己是堂堂的大国之君,不能失了“体面”,于是继续追问:“天上地下,何谓至圣?”

达摩祖师当然明了梁武帝的心境,但却没有恭维之意,仍然实话实说:“天上地下,无圣无凡。”

言外之意,也就是说皇上与普通的凡人没有什么分别,因为大师乃是得道高僧,自然对于一切人和事物都平等看待,无任何分别之心。

没想到这一句话却激怒了梁武帝,他生气的反问道:“你知道我是谁吗?”达摩祖师见话不投机,自然不必多说,只是淡淡一笑,摇了摇头说道:“不知道。”

就这样,这第一次会面便这样“不愉快”的结束了,达摩祖师见弘法度生的因缘尚未成熟,于是来到少林寺面壁九年,此后梁武帝才知道达摩祖师乃是真正的得道之人,悔恨当初自己不该“我执”太重,从而失去了达摩印心的因缘,也失去了让中国佛教蜕化的契机。

《金刚经》如何解说”福德“?

我们去寺庙,发现大殿里经常有“功德箱”,往里面投钱的,供养寺庙僧人,僧人帮我们照顾寺院。那么投钱为什么是功德,而不是福德?

金刚经里有这样一段: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佛问须菩提,如果有人用充满了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多的七宝来布施给别人,这样的人福德是不是很多呢?须菩提说这样的话,福德当然很多,但佛说的“福德性”,“福德性”就是一种无自性,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布施行善,都在想着如何讲功德落在自身,那么这就几乎等于没有功德,对照一下,是不是很像老子在说的“上德”“无为无以为”的状态。

三千大千世界,是以须弥山为中心,四方各一座山,称之为四天下,每座山有8个方向,加上中心须弥山,共三十三天,日月运行于这三十三天中,称之为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之为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就是一个大千世界。

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玛瑙、赤珍珠、玻璃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金刚经里真正提倡的福德是“法布施”,一种智慧的启发,用金刚经四句偈,启发他人自性成佛,这比前面的财宝布施强了许多。

四句偈是这四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什么是有为法?“有所为者皆是有为法。”对照老子这里,下德均是有为法,什么是“无为法”,“佛以无形相而无所为为真性”。如梦,当时以为好似真,觉悟时发现时假,如幻,一切都是幻境,红楼梦里的太虚幻境,如泡,外形像有,内里实无,如影者,影子有光才有影,光灭则无影,露是短暂的,电也是短暂的,不长久的。

无为法,就是一切的空性,不实不恒,这就是金刚经里的“福德性“。

发现没有,要有大功德,需要有大事业大功业,因为需要钱、财宝,而且是堆满三千大千世界,要有福德,需要大智慧,无边的智慧,空性的觉悟,两者都很难。

因此,佛门真的不拒任何人吗?看起来是“功德处论贫贱,福德处论贤愚”,什么是真正的平等不二观?

我觉得没有,只要有概念的存在,就有先后次序,老子有上德与下德,佛家也有福德与福德性,强为之名的时候,真正的平等不二,在于内心的觉悟状态,这个是不受语言局限的。

还有两种福:一种是人世间的福德,文学上称鸿福(洪福),所谓福禄寿,是世间法;另一种是清福,开心快乐逍遥自在,是出世间法。清福比鸿福还难,所以人要享清福更难。

明代陈继儒在《岩栖幽事》中说: 掩户焚香,清福已具。如无福者,定生他想。更有福者,辅以读书。“

与疫情共生的日子,愿你多读书,享清福!

《飞鸟集》:

在泰戈尔的诗歌里,世界万物都是诗意的存在,一切都充满了单纯的深情,一切的声音,无论多么微小,都是心灵的表达.

最后,来读一本书,节选犹太人对于“智慧”的理解:

(0)

相关推荐

  • 功德功德,什么是功,什么是德?心不清净,功德难求

    今天和诸位讲一下功德,大家对照一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切记切记,非常的重要. 当年梁武帝接见达摩祖师,问达摩:"我一生造寺庙,供养僧团,布施设斋,功德大不大呀?"达摩淡淡地回答: ...

  • 梁武帝一生修佛,为何最终饿死城中?

    梁武帝姓萧名衍,字叔达. 早年信奉道教,后来改信佛教. 他主持修建了很多寺庙,印了很多经典,用来弘扬佛法. 在位期间,很多人都出家,成了僧人. 著名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qu ...

  • 达摩祖师为什么救不了信佛的梁武帝?

    达摩祖师,原印度人 ,原名菩提多罗,后改名菩提达摩,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为中国禅宗的始祖,故中国的禅宗又称达摩宗,主要宣扬二入四行禅法,达摩祖师的思想,对中华文化起了很大的影响. 菩提达摩自印度航 ...

  • 改命38:梁武帝与达摩祖师的经典对话,点醒你了吗?

    启明灯 (微信号:QIMING-DENG) 你的维度决定你的功德. △点击播放音频 [原文] 然行义未纯,检身多误.或见善而行之不勇:或救人而心常自疑:或身勉为善,而口有过言:或醒时操持,而醉后放逸: ...

  • [夜读老子.应感谢给你提供做好事机会的人]

    夜读老子.应感谢给你提供做好事机会的人 作者:徐志频 作者简介 徐志频 著名作家.评论家,全球湘商文化发起人之一,法国湖南商会文化顾问,当代湖湘文化拓新者.著有<左宗棠:帝国最后的"鹰 ...

  • 阅读笔记 道德经 61-62章

    61章原文: 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 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 为其静也,故宜为下也.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 ...

  • 阅读笔记 道德经 63章 “无为”的张力

    原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 ...

  • 阅读笔记 道德经 64章 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

    63章温习: 无为是一个非常美的概念和状态,补充这两天读到的孟子和庄子两小篇,大家借此感受一下老子作为众经之首的影响力. 篇1:孟子公孙丑上篇 孟子讲述人应该如何养浩然之气,有这样一句话:" ...

  • 阅读笔记 道德经65-67章 老子的三宝

    65章: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①: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②.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①贼 ...

  • 阅读笔记 道德经 71-73章 天网恢恢 疏而不失

    71章原文: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是以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笔记内容: 尚,也写作"上",知道自己不知道,明白自己有盲区,这个就是好的,值得提倡的,也可以理 ...

  • 阅读笔记 道德经 74-75章 无以生为者

    74 原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畏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zhuo) ,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笔记]: 从本章内容,我们 ...

  • 阅读笔记 道德经 76-79章 射箭的若干道理

    76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78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

  • 阅读笔记 道德经 79-81章(完结) 圣人不积 大道无心

    [79章:大道无心]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笔记: 调节大怨,必然留有余怨,因为是强和,怎么可以算作善呢?与人和解, ...

  • 《道德经》第38章“上德不德”应该怎么解读好?

    上德应该理解为最高的德.比如,经文中亦说"上善若水",这里的上善也应当理解为最高的善.所以上字在经文中应当是最高的意思.经文中还有太上.上仁.上义.上礼等概念,其中的上字的意义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