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纵横:卫分证候诊治要点及医案解析

卫分证治

一、证候特点

卫分证候是温热邪气由口、鼻而入,侵犯于肺。因“肺主气属卫”(《外感温热篇》),故临床见肺气失于宣降,卫外功能失调的证候。可见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咳嗽,舌尖边红、苔薄白,脉浮数等。叶天士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吴鞠通说:“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都是讲的这个道理。

二、治疗原则

温热邪气侵袭体表,应选用辛凉清解的药物治之,使腠理通达,营卫调和,汗出而病解。正如叶天士所说:“在卫汗之可也”(《外感温热篇》)。如温热邪气犯肺,肺失宣降,则应在辛凉清解之中配以宣降肺气的药物。

三、辨证施治

1. 风热犯卫

【临床表现】  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咽红或痛,口微渴,舌尖边红,苔薄白,脉浮数。

【病机分析】  风热之邪初袭于卫,内侵于肺,正邪交争,功能亢奋,故体温升高而出现发热。邪气袭表,卫外功能失常,则微恶风寒。风热之邪主升发、疏泄,使腠理开泄而汗出,但因邪在体表,营卫之气不得宣畅,故虽有汗而汗出不畅。风热上扰清空,头部气血逆乱,则头痛。风热上攻咽喉,咽部气血壅滞,则咽红或痛。风热侵袭,肺失宣降,故上逆而咳。热为阳邪,津液受灼,则口渴,病在初起,津伤不甚,故虽口渴而不甚。邪热在卫,里热未盛,故舌尖边红而苔薄白。正气抗邪于卫,则气血充盛于卫,故脉浮,热邪鼓动气血,运行加速,故脉数。

本证与伤寒之风寒束表证候,虽均为外感病,都具有发热恶寒之表证,但二者的病因、病机截然不同,治疗原则亦异,临床应详细加以区别。本证为外感风热,故发热重而恶寒轻;风寒束表之证为外感风寒,寒邪外束,卫阳被郁,因而恶寒重而发热轻,且表闭无汗。又风寒外束,气血凝滞,头痛、周身疼痛突出,与本证之头痛、咽痛不同。再者,寒主凝滞,故脉见浮紧,与本证脉浮数也判然有别。

【治法】  辛凉清解

【方药】  银翘散(《温病条辨》)

连翘一两 银花一两 苦桔梗六钱 薄荷六钱 竹叶四钱 生甘草五钱 芥穗四钱 淡豆豉五钱 牛蒡子六钱

上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肺药取轻清,过煎则味厚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盖肺位最高,药过重,则过病所,少用又有病重药轻之患,故从普济消毒饮时时清扬法。今人亦间有用辛凉法者,多不见效,盖病大药轻之故,一不见效,遂改弦易辙,转去转远,即不更张,缓缓延至数日后,必成中下焦证矣。胸膈闷者,加藿香三钱、郁金三钱,护膻中;渴甚者,加花粉;项肿咽痛者,加马勃、元参;衄者,去芥穗、豆豉,加白茅根三钱、侧柏炭三钱、栀子炭三钱;咳者,加杏仁利肺气;二三日病犹在肺,热渐入里,加细生地、麦冬保津液;再不解,或小便短者,加知母、黄芩、栀子之苦寒,与麦、地之甘寒,合化阴气,而治热淫所胜。

【方论】  风热伤卫与风寒外束迥然不同,治法亦判然有别。寒邪束表,卫阳被郁,当辛温发汗,使邪随汗解。风热袭卫,则应以辛凉之药清解,疏透在表之热。辛凉清解之法,用意非在发汗,而在清透热邪。邪祛则营卫通,通则汗出而病愈。故叶天士云:“在卫汗之可也”。方中银花、连翘、竹叶、薄荷皆性凉而质轻,轻清宣透,驱除卫分之邪热。牛蒡子辛平,清风热利咽喉。桔梗宣肺止咳,配生甘草即《伤寒论》之“桔梗汤”,有清热利咽止痛之功。芦根甘寒,清热生津止渴。芥穗、淡豆豉味辛性温,善散表邪。方中以少量辛温药,配入大队清凉药之中,则取其辛散透邪之功,而制其温燥之弊,共成辛凉平和之剂,故吴鞠通称本方为“辛凉平剂”。并对其功用作了概括说明:“此方之妙,预护其虚,纯然清肃上焦,不犯中下,无开门揖盗之弊,有轻以去实之能,用之得法,自然奏效。”(《温病条辨·上焦篇第四条银翘散方论》)

若胸膈闷,为挟有湿邪,加藿香、郁金化湿宣郁,以防湿热酿痰,蒙蔽心包。渴甚为津伤较甚,加花粉以生津止渴。项肿、咽痛为热毒较盛,加马勃、元参清热解毒利咽。衄乃血热上溢,去芥穗、豆豉之辛散,加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以凉血止血。咳乃肺气上逆所致,加杏仁利肺气以止咳。热渐入里,则必伤津,加生地、麦冬以保津生津。热甚而小便短,加知母、黄芩、栀子清热,配麦冬、生地共奏清热生津之功。

关于温病初起宜用辛凉清解,而不用汗法的道理,吴氏论述颇为精详。他说:“按温病忌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他患。盖病在手经,徒伤足太阳无益;病自口鼻吸受而生,徒发其表亦无益也。且汗为心液,心阳受伤,必有神明内乱、谵语癫狂、内闭外脱之变。再,误汗虽曰伤阳,汗乃五液之一,未始不伤阴也。《伤寒论》曰:'尺脉微者为里虚,禁汗,’其义可见。其曰伤阳者,特举其伤之重者而言之耳。温病最善伤阴,用药又复伤阴,岂非为贼立帜乎?此古来用伤寒法治温病之大错也。”(《温病条辨·上焦篇第四条银翘散方论》)

【文献选录】

①“太阴之为病,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者,名曰温病。”(《温病条辨·上焦篇第三条》)

②“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温毒、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温病条辨·上焦篇第四条》)

③“太阴温病,恶风寒,服桂枝汤已,恶寒解,余病不解者,银翘散主之;余证悉减者,减其制。”(《温病条辨·上焦篇第五条》)

【按语】  第①条“太阴之为病”言手太阴肺之病变。“脉不缓不紧而动数”乃从脉象上来鉴别温病与伤寒。“不缓”,指非太阳中风证,“不紧”,指非太阳伤寒证。“动数”,指脉搏跳动频数,可知是热邪所致。太阳中风脉浮缓,太阳伤寒脉浮紧,二者皆省略“浮”字,则可知动数之前也省略“浮”字。“浮”乃表证之脉象。伤寒与温病初起均可见表证,故其脉皆浮,此乃二者之相同处。吴氏本句在于区别伤寒与温病之不同,故三者皆略去“浮”字。两寸脉候上焦病变,温邪上受,始于上焦,故“两寸独大”。“尺肤”,指前臂尺泽穴至太渊穴一段的肌肤,此乃手太阴肺经循行部位,故肺卫受邪则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咳嗽是温热邪气侵袭肺卫的见证。午后为阳明经气主令之时,阳明乃多气多血之经,阳明主令之时气血旺盛,正气奋起驱邪,邪正相争,故午后热甚。吴氏将此条称曰“温病”,实则属于温热病风热犯卫证候,治宜辛凉平剂银翘散。

第②条“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一句,指出此四种病皆属温热病范畴。“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一句,讲外感病初起以恶风寒为主者,应以桂枝汤辛温解表。然温热病初起乃感受风热邪气,无寒在表,用辛温之剂实属大谬不然,故吴氏的《温病条辨》以桂枝汤为治温病的群方之冠,不断受到后世学者的批评。但在临床上银翘散证确有与桂枝汤证相鉴别的必要,因为二证均有发热,微恶风寒,自汗之见证,其鉴别的关键是口渴,脉数,舌尖边红。“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一句,也有不当之处。盖“但热不恶寒而渴者”,乃《伤寒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一条之缩写。但热不恶寒,口渴应属里热证,治宜清泄里热,银翘散不能胜其任。我们认为:银翘散证虽有微恶风寒症状,但时间短暂,很快则但热不寒,吴氏为了与伤寒鉴别,突出了发热症状,这却又是值得我们深入体会的。

【验案】  例一:风温

周某女 50岁 1937年4月1日初诊

身热头痛,体温38.3℃,微恶风寒,无汗咳嗽,咽红且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两脉浮数。风温之邪,侵袭肺卫,用辛凉疏卫方法,以宣肺退热。饮食当慎,荤腥宜忌。

薄荷1.5克(后下) 前胡6克 浙贝12克 桑叶9克 银花9克 连翘15克 淡豆豉9克 炒牛蒡3克 芦根30克 二剂

二诊:1937年4月3日

药后小汗而头痛身热皆止,体温37℃,咳嗽有痰,咽红已不痛,口干舌苔白而尖红,脉象已改弦滑。风热已解,肺热留恋,再以清解肃化法。

薄荷1.5克(后下) 前胡3克 黄芩9克 杏仁9克 芦茅根各30克 焦三仙各9克 二剂

药后诸恙皆安。

例二:风温误治

张某男 30岁 1937年5月3日初诊

据述二日前身热不甚,但咳,痰吐不多,口微渴而苔薄白,病已两天,本属风热侵犯于卫,肺失宣降,应服桑菊饮治之。但误服桂枝汤一剂,并饮红糖生姜水取汗。今晨身热颇壮,体温39.7℃,咽红肿痛,且有白腐,咳嗽痰中带血,胸宇刺痛,头痛口干,渴饮思凉,两脉弦滑且数,舌绛干裂,心烦昨夜不能入睡,今晨神志不清,大有神昏谵语之势。本为风热犯卫,肺失清肃,前医错认为风寒犯表,以辛温之剂,发汗解表,孰不知汗为心液,误汗伤阴。况本为热邪而又用辛热之品,势必促其温热内陷,神昏谵语。急以宣气热兼以疏卫,凉营分以开神明之法。此风温化热,逆传心包,防其增重。

蝉衣3克 僵蚕6克 连翘12克 银花12克 杏仁9克 片姜黄6克 竹茹9克 菖蒲9克 鲜茅芦根各30克 生石膏24克 一剂

二诊 1937年5月4日

药后身热渐退,体温39.1℃,神志较清,咽红肿痛皆减,干咳痰中血渍未见,昨夜已得安睡。昨进疏卫凉营之剂,今日神苏热减,病势好转,再以前方加减为治。

前胡3克 僵蚕6克 蝉衣3克 连翘9克 银花12克 姜黄6克 知母6克 生石膏15克 焦三仙各9克 鲜茅芦根各30克 二剂

三诊 1937年5月7日

身热退净,体温37.2℃,咽红肿痛已止,咳嗽已微,夜寐较安,大便通而小溲短少,舌白苔厚腻质略红,两脉弦滑皆细,数象已无。温邪误汗以后,阴分已伤,前服清热凉营之剂,病势大减。再以清气热,肃降化痰之法。

生紫菀3克 前胡3克 杏仁6克 川贝6克 黄芩6克 鲜茅芦根各30克 焦三仙各9克 三剂

四诊 1937年5月12日

病已基本痊愈,仍有一二声咳嗽,再休息一周,忌荤腥甜黏之味即愈。

【按】  例二为一误治病案,温病忌汗,尤其忌辛温发汗,这方面吴鞠通论述颇详,确为后世医家的戒律。本例即是误治后的变证,出现卫气之热不解,内迫于营的现象,结果改用升降散去大黄加味治之,一剂则神志得开,再剂则热退咳减而渐愈。如若见神昏,不用升降散透转气分之热,反用安宫牛黄清热,势必把温邪冰伏于内,加重病情发展。

2. 风热犯肺

【临床表现】  但咳,身不甚热,口微渴,舌苔薄白,脉浮。

【病机分析】  本证乃风热邪气侵犯于肺,使致肺失宣降,上逆而咳。但因邪气轻微,故身热不甚。温病初起伤津不重,故口仅微渴,或只口干。舌苔薄白,脉浮是邪浅病轻之候。

【治法】  辛凉宣肺

【方药】  桑菊饮(《温病条辨》)

杏仁二钱 连翘一钱五分 薄荷八分 桑叶二钱五分 菊花一钱 苦梗二钱 甘草八分 苇根二钱

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二三日不解,气粗似喘,燥在气分者,加石膏、知母;舌绛,暮热,甚燥,邪初入营,加元参二钱、犀角一钱;在血分者,去薄荷、苇根,加麦冬、细生地、玉竹、丹皮各二钱;肺热甚加黄芩;渴者加花粉。

【方论】  方中桑叶、菊花、薄荷、连翘轻清宣透,疏散肺卫风热。桔梗宣肺,杏仁降气,一升一降以调肺气之失常,使其宣发肃降功能恢复而咳止。生甘草泄热,且调和诸药。芦根清热生津止渴。本方系辛凉与微苦之药相配,力轻而平和。故吴鞠通称之为“辛凉轻剂”。

若气粗似喘,为热邪渐入气分,加生石膏、黄芩、贝母以清气化痰定喘;如舌绛夜热甚,为邪渐入营,加犀角、元参清营凉血;如邪有入血之势,恐耗血动血,则去薄荷之辛散,改芦根为茅根,加麦冬、生地、玉竹、丹皮凉血养阴散血;肺热甚加黄芩以清肺热;渴甚者加花粉以生津止渴。

银翘散与桑菊饮二方,虽同为辛凉之剂,但二者功用略有差别:银翘散中用芥穗、豆豉,配银花、连翘重在清解表热;桑菊饮以桑叶、菊花配桔梗、杏仁清轻宣透,宣降肺中风热。银翘散证病变重点在卫,桑菊饮证病变重点在肺。银翘散证以热重,桑菊饮证以咳重。

【文献选录】

①“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温病条辨·上焦篇第十八条》)

②“感燥而咳者,桑菊饮主之。”(《温病条辨·上焦篇第五十五条》)

【按语】  “但咳”,是以干咳少痰为主。外感风热或温燥之邪,初起一般都是刺激性干咳,是肺气不宣的结果,若燥甚者,可于原方加沙参。过数日则多见咳嗽黄痰,此时非桑菊饮所能胜任。“身不甚热”,言感邪不重。

【验案】  例一:风温犯肺(腺病毒肺炎)

张某男 二岁 1959年3月10日

因发热三天住某医院。

住院检查摘要:血常规化验结果为白细胞总数27000/mm3 (27×109 /L)、中性粒细胞76%(0.76)、淋巴细胞24%(0.24),体温39.9℃,听诊两肺水泡音。诊断:腺病毒肺炎。

病程与治疗:住院后曾用青、链、合霉素等抗生素药物治疗。会诊时:仍高热无汗,神昏嗜睡,咳嗽微喘,口渴,舌质红,苔微黄,脉浮数。乃风温上受,肺气郁闭,宜辛凉轻剂,宣肺透卫,方用桑菊饮加味。

桑叶3克 菊花6克 连翘4.5克 杏仁4.5克 桔梗1.5克 甘草1.5克 牛蒡子4.5克 薄荷2.4克 苇根15克 竹叶6克 葱白3寸 共进二剂

药后得微汗,身热略降,咳嗽有痰,舌质正红,苔薄黄,脉滑数,表闭已开,余热未彻,宜予清疏利痰之剂。

苏叶3克 前胡3克 桔梗2.4克 桑皮3克 黄芩2.4克 天花粉6克 竹叶4.5克 橘红3克 枇杷叶6克 再服一剂

微汗续出而身热已退,亦不神昏嗜睡,咳嗽不显,唯大便二日未行,舌红减退,苔黄微腻,脉沉数,乃表解里未和之候,宜原方去苏叶加枳实3克、莱菔子3克、麦芽6克。

服后体温正常,咳嗽已止,仍未大便,舌中心有腻苔未退,脉滑数,乃肺胃未和,拟调和肺胃,利湿消滞。

冬瓜仁12克 杏仁6克 苡仁12克 苇根15克 炒枳实4.5克 莱菔子4.5克 麦芽6克 建曲6克

服二剂而诸证悉平,食、眠、二便俱正常,停药食养痊愈出院。

【按】  叶天士谓“风温上受,首先犯肺”,故以桑菊清轻辛凉之剂,宣肺以散上受之风,透卫以清在表之热。二剂即得微汗,再剂则身热已退,慎勿见其为腺病毒肺炎,初起即投以苦寒重剂,药过病所,失去清轻透达之机,则反伤正阳,易使轻者重,重者危,因思吴鞠通所谓:“治上焦如羽”,实为临床经验之谈。(选自《蒲辅周医案》)

例二:风热犯肺 (误治)

李某男 21岁 1962年4月10日初诊

身热不甚,但咳微渴,体温37.8℃,舌苔薄白,咽红微痛,脉象浮数。本是风温之邪,侵于肺卫,肺失宣降,应予桑菊饮加减为法。今误用辛温发汗之药治之(麻黄、杏仁、炙甘草),药后发热剧增,体温39℃,脉象滑数,咽红肿痛,舌红苔黄燥。本是风热,过用辛温,既发汗以伤阴,又助热以化燥,故高热咽红且肿,势将发热增重,姑以清润宣肺,肃化清解。防其咳嗽暴作,饮食宜慎。

沙参12克 浙川贝母各6克 杏仁9克 炒栀皮6克 淡竹叶3克 连翘9克 黄芩9克 鲜芦根24克 鲜梨1个(连皮去核切片) 二剂

二诊 1962年4月13日

前服甘寒清润之后,身热大减,体温37.5℃,咽红肿略退,脉象从浮数已转为滑数,舌红苔黄,大便略干,小便短赤。昨服甘寒清润,阴复而热减,再以甘寒养阴折热。辛辣油黏皆忌。

浙川贝母各9克 沙参15克 杏仁9克 麦冬9克 炙杷叶15克 黛蛤散15克(布包) 瓜蒌仁24克 鲜梨皮2枚,洗净切片 三剂

三诊 1962年4月17日

身热退净,体温36.7℃,咽红肿痛皆愈,饮食二便正常。原方续服三剂而康复。

【按】  病温当以凉药治之,反用热药,是抱薪投火,故发热增重,津液受伤,后改用清润之法,而诸症豁然。说明温病处处顾及津液是经验之谈。

3. 外感温燥

【临床表现】  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咽干鼻燥,咳嗽少痰或干咳,尿少而黄,舌尖边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而右脉大。

【病机分析】  温燥邪气侵袭肺卫,正邪交争,则发热。邪气在卫,卫外失司,则微恶风寒。温燥上扰清空,则头痛。燥伤津液,则咽干鼻燥、干咳尿少。舌红苔薄白,脉浮数说明邪仍在表。

外感温燥与风热犯卫之证,均可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脉浮数等临床表现,二者颇相类似。但外感温燥尤以燥伤肺津为主要特征,津液亏乏之象比风热犯卫为重,口干、咽干、鼻干、干咳突出,二者以此为别。

【治法】  清润宣降

【方药】  桑杏汤(《温病条辨》)

桑叶一钱 杏仁一钱五分 沙参二钱 象贝一钱 香豉一钱 栀皮一钱 梨皮一钱

水二杯,煮取一杯,顿服之,重者再作服(轻药不得重用,重用必过病所。再一次煮成三杯,其二三次之气味必变,药之气味俱轻故也)。

【方论】  方中桑叶、香豉轻宣透热,以清解在表温燥之邪。杏仁苦润,降肺气以止咳。象贝性寒,宣肺止咳化痰。栀皮以其质轻而入上焦,泄肺热。沙参、梨皮生津润肺。诸药配伍,共奏宣解表邪,清肺润燥之功。

【文献选录】

“秋感燥气,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者,桑杏汤主之。”(《温病条辨·上焦篇第五十四条》)

【按语】  燥为秋之气,秋有初秋、深秋之别,故秋感燥邪,又有温燥、凉燥之分。初秋承暑热之令,虽已入秋,其气尚温,此时人所感受者,多为温燥。深秋时节,西风肃杀,天气清凉,此时人所感受者,多为凉燥。温燥为病,属温热病范畴,故在温热病中辨治。凉燥近似伤寒,不属温病。从吴氏的“秋感燥气”、“右脉数大”和用寒凉药来看,乃指温燥而言。至于“伤手太阴气分”一句,是指温燥伤肺而言,非病入气分。因有微恶风寒见证,故仍属肺卫病变。

4. 阴虚感温

【临床表现】  素体阴虚,外感温热,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无汗或少汗,干咳心烦,口渴咽干,尿少而黄,舌红而干瘦,脉细数。

【病机分析】  素体阴亏,津液亏乏,又外感温热邪气,重伤津液。因而,除发热,微恶风寒,头痛等肺卫见证外,突出表现阴液亏损之象,如:口渴咽干,干咳心烦,尿少,舌红干瘦,脉细数等见证皆是。又因津亏无以滋汗,故汗少或无汗,甚则盗汗。

【治法】  滋阴解表

【方药】  加减葳蕤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生葳蕤二钱至三钱 生葱白二枚至三枚 桔梗一钱至钱半 东白薇五分至一钱 淡豆豉三钱至四钱 苏薄荷一钱至钱半 炙甘草五分 红枣二枚

【方论】  素体阴虚,又感温热,治当标本兼顾,扶正祛邪。本方以葳蕤(玉竹)滋阴生津,以助汗之源。更配以甘草、大枣甘润之品,可助玉竹之力。葱白、豆豉、薄荷、桔梗宣肺疏表,以祛肺卫之风热邪气。阴虚之人又患温热,最易导致阴虚火旺,或逆陷心包,故加白薇清阴分虚热,且清中能透。各药合用,共奏滋阴清热,疏表祛邪之功效。滋阴而不恋邪,祛邪而不伤正,配伍严谨,用药精当。

【文献选录】

“方以生玉竹滋阴润燥为君。臣以葱、豉、薄、桔疏风散热。佐以白薇苦咸降泄。使以甘草、红枣,甘润增液,以助玉竹之滋阴润燥。为阴虚体感冒风温及冬温咳嗽、咽干痰结之良剂。”(《重订通俗伤寒论·加减葳蕤汤·何秀山按》)

【按语】  俞根初制加减葳蕤汤,是在孙思邈的葳蕤汤基础上化裁而来,是阴虚感温的主方,实属标本兼顾之法。何秀山的按语解其方而广其用,对后人启发很大。

【验案】  阴虚感温

龚某男 47岁 1944年5月3日初诊

形体消瘦,素体阴虚,复感温燥之邪,发热口干,头痛咳嗽,干咳无痰,微恶风寒,心烦口渴,尿少且黄,舌红绛且形瘦,两脉细弦小数。阴虚之体,又感温邪,滋阴以养其液,疏卫兼以退热。

白薇3克 玉竹9克 豆豉3克 前胡3克 薄荷1.5克(后下) 山栀6克 芦根24克 二剂

二诊 1940年5月5日

身热退而恶寒解,头痛减而咳嗽除,咽干口渴,小便色黄,舌绛形瘦,两脉细弦小滑,温邪已解,阴分不足,再以甘寒清热,养阴生津。

玉竹9克 山栀6克 前胡3克 鲜芦根24克 鲜石斛15克 桔梗6克

三诊 1940年5月8日

诸恙皆减,微咳无痰,咽干口渴,脉象弦细小滑,按之略数,舌干质红形瘦,外感温邪已解,阴虚内热未除,再以甘寒养阴,润燥折热方法。

细生地15克 石斛15克 桔梗6克 生草9克 麦冬9克 北沙参24克 川贝6克 鲜茅芦根各24克 三剂

四诊 1940年5月13日

药后诸症皆减,脉仍细小且滑,舌红口干,心烦而欲饮,阴虚已久,肝肾早亏,改用丸药,以善其后。

处方:细生地60克 肥玉竹60克 川石斛30克 生白芍60克 麦门冬30克 五味子30克 山药45克 丹皮24克 茯苓块60克 元参30克 焦三仙各60克 鸡内金30克 香稻芽60克 砂仁15克白术30克 炒枳壳30克 木香15克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早晚饭后,各服6克,如遇感冒暂停。

【按】  阴虚感温和一般温病的鉴别,关键在于舌和脉上。若临床见到在肺卫证的基础上又有舌红绛干瘦,脉细数,就要按阴虚感温论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