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昆明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前夜……
掌上春城讯 国庆节,昆明的大街小巷挂满了国旗。注视着处处漂染的中国红,你是否知道,当70年前云南宣告和平解放时,昆明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是如何升起的?背后有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
打开历史的尘封,回溯远逝的一瞬。把时间拨回到70年前的那个夜晚,透过重重夜幕,一场看似平静却又足以载入史册的变革,正在悄悄酝酿……
国庆前夕,昆明市中华小学师生和老革命家的后辈缝制复原了昆明第一面五星红旗,并举行升旗仪式。
决心
藏在水果篮底的五星红旗图样
1949年12月9日晚,翠湖畔的卢汉公馆内上演了一场“鸿门宴”——卢汉邀请国民党中央驻滇军事首脑召开紧急会议,在馆内将国民党第八军军长李弥、第二十六军军长余程万、军统云南站站长沈醉等人扣押,宣告脱离国民党政府,组成云南人民临时军政委员会。
是夜,在五华山另一侧一间普普通通的民房里,一面12尺长、8尺宽的五星红旗正在紧急缝制中。昏暗的灯光下,司徒怀、周文焕等几位女同志手拿针线,密密织着针脚,昆明地下市委领导人陈盛年、赖卫民、杨夫戎站在一旁,指导着红旗的制作。
正是他们的秘密工作,促成了春城第一面五星红旗的诞生。
时间再回到几个月前,云南的形势依然波诡云谲。中共地下党员宋一痕奉命返回昆明,协助国民政府云南绥靖公署主任、省主席卢汉策划起义。
然而,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旧势力的不甘和挣扎、执政者的犹豫反复、人民对新生世界的渴盼……各种情愫混杂在云南解放的前夜,交织着、角力着。
彼时,中共地下活动的中心据点之一,是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云南办事处创办的昆明中华小学。这个学校在1942年为收容因敌机轰炸而流落街头的儿童设立,教职工大多是地下党员,曾参与了昆明地区的一系列革命斗争活动。短短几年内,职教社还在昆明发展了多个“民青”“妇协”小组,并建立了几十个“家庭解放区”。
建立之初的中华小学。
昆明迎接解放的第一批五星红旗,包括在五华山上升起的那面12尺长、8尺宽的五星红旗,就是根据中共昆明地下市委的安排,由当时昆明中华小学的地下党组织秘密安排本校师生,以及由他们联系的其他学校和社会革命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和“新民主主义妇女联盟”成员秘密制作而成。
1949年10月,地下党员、昆明中华小学校长司徒怀从自己的丈夫、地下市委委员杨夫戎那里领到一项任务:组织中华小学和全市小学老师中的“民青”“妇协”成员,秘密制作昆明第一批五星红旗,迎接云南解放。
任务是领受了,然而,五星红旗的样式是什么?怎么制作?当时昆明没几个人知晓。就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才通过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红色五星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的大团结。决议后还附录了《国旗制作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从全国收到的有关国旗图案的1920件稿件、2992幅图案中,最终选定了上海市政协委员曾联松设计的“国旗图案参考资料第32号”。旗面为红色,长宽比例为3:2。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四颗小星环拱在一颗大星的右面,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
如何拿到五星红旗的图样,就成了制作五星红旗配合云南起义的当务之急。
几天后,宋一痕远在香港的妻子席淑英接待了一位访客,来者是她的弟弟席宽。席宽带来了云南即将起义的消息,并叮嘱姐姐:“国民党特务已经监视青龙巷住地,姐夫不能轻易露面……他让我来接你,要你带上他从北京拿来的那些文件,赶快回到昆明去。”
席淑英的回忆录中如是记载了五星红旗图样带回昆明的过程:“我将一痕从北京带来的《共同纲领》《论新民主主义》等重要文件和五星红旗的图样夹在香港的《星岛日报》中,然后放在一只水果篮的底部,上面再放上苹果、橙子等水果随身带着,同我的大弟席宽一起乘香港至昆明的最后一趟班机回昆……”在飞机上,席宽还不断叮嘱:“昆明机场和街道上国民党特务活动很猖狂,你可要多加小心。”
有惊无险地,五星红旗的图样就压在水果篮的底部,悄悄来到了昆明。几天后,杨夫戎也从宋一痕手中获得了图样,送到家交给妻子司徒怀。在当夜的小组会上,司徒怀向参会的小组成员传达:中华人民共和国已在北京宣告成立,云南的解放已经很近了。接下来就马上开始研究五星红旗制作事宜。
云南解放,中华小学师生聚集在五星红旗下。
勇气
数百人冒死缝制 全城红布卖断货
最初的资金和材料,是由上下级组织自愿捐出:“大家从口袋里掏出'半开’银币,一叠一叠堆在桌上……”就这样,秘密制作五星红旗的工作很快就布置到了昆明中华小学师生和各“民青”“妇协”组织中。
钱不够了大家继续凑,没有布就向布店赊,没有缝纫机就借,不会摆放五角星的位置,大家就对着图样反复琢磨。不仅女同志动手做,男教师也学着做,冒着被反动派觉察的风险秘密赶制。
席淑英全家也动员了起来,父亲到布店买来两匹红布、一匹黄布、一匹白布、一匹红绸子,妹妹向邻居借来了缝纫机,还把学校老师请来帮忙,每天都忙到深夜。
昆明各家布店的红布,突然就畅销了起来,直至卖到断货。不过,所有工作都还得秘密进行。在这黎明前的黑暗,闻一多、李公朴罹难的阴影还坠在每个人的心头,街上到处有特务的身影。伴随着盼望光明的急切,大家在制作五星红旗的忙碌中,更增添了一份难以名状的情绪。
就在刚刚过去的“九·九整肃”中,国民党反动军警一周内两次武装包围并搜查职教社,将中华小学教师、地下党员杨国秀等3人抓捕,部分教职工和学生不得不紧急疏散,下乡参加中共领导的武装斗争
司徒怀在口述回忆录中清晰地记载了那些夜晚的紧张情绪:杨夫戎每天忙于整顿组织、形势教育、联系转移等工作,两餐只能靠口袋里的花生充饥。自己则在深夜熬着一锅粥,竖着耳朵听门外的脚步声,一直等到三长两短的暗号拍门声,才意味着丈夫的安全归来。
司徒怀、杨夫戎夫妇合影。
有时候,他们半夜时分还能听到门外特务走路的皮鞋声,这让司徒怀更感不安。一天夜里,两人预感到会发生什么,半夜起来把地下党同志刻的“昆明市市政府”公章埋在了菜地里。可没想到第二天,挖菜地的花匠又把这枚公章挖了出来,并询问杨夫戎:“这块是什么东西?”
“我也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杨夫戎镇定自若地接过公章,随手扔到了养鱼池里。在屋里看到这一幕的司徒怀轻轻说:“听说这个养鱼池到冬末时会干到底的。”杨夫戎的回答铿锵有力:“用不着到那个时候,已经是我们的天下了。”
是啊!自辛亥革命以来,云南这片土地可谓“惯于长夜过春时”,却又“城头变幻大王旗”。新的时代即将到来,作为省会的昆明,也将迎来一声惊雷、重获新生。
无数的地下党员、爱国群众连夜赶制,到了云南解放前夕,700多面五星红旗已经全部制作完毕,静待着它们登上历史舞台的那一刻。
在五华山升起的昆明第一面五星红旗。
新生
五华山上升起第一面红旗 春城改天换地
1949年12月8日上午,杨夫戎特意换上了一身新西装,出门时交待司徒怀:“我今晚不回家了,卢汉要起义,云南就要和平解放了。”在另一个家庭里,宋一痕临行前也叮嘱席淑英和妻妹席淑芳:“接到通知就去告诉地下党负责人到五华山去,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要惊慌。”
1949年12月9日晚,卢汉将李弥、余程万、沈醉等一一扣押,昆明同时全城戒严,驻滇军队已群龙无首。当晚10点左右,卢汉的副官杨志华开车来到青龙巷,带来了宋一痕的字条。字条上面写着:“起义马上就举行,望将五星红旗交来人带来,淑芳立刻去通知地下党组织。”
经过简短的讨论,席淑芳和杨志华一起带着五星红旗离开。之后,大家很快又发现了新的问题:相比来说,要在五华山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还是太小了,只要离得远一些,就几乎看不见了。
昆明、云南的新生,急需一面更大的五星红旗。
回到开头的那一幕,在地下党员冒汉章的家中,昆明地下市委领导人陈盛年、赖卫民、杨夫戎立即组织人员,用剩余的红绸子拼接,紧急缝制了一面新的五星红旗。红旗完工后,交由地下党员杨青田带到五华山,同时协商起义后的事宜。
奋斗了多年的一刻终于到来——12月10日凌晨,当大部分昆明人还在睡梦中,五华山瞭望台上已经升起了这面12尺长、8尺宽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尤其显眼。
昆明市区内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则是由“民青”成员丁毅坚、丁宜君、崔英凤等人缝制,职教社“校友会”胡平旭将其插在了正义路“亨达利”钟表的楼上。
一夜之间,春城改天换地,人民欢欣鼓舞。大量的五星红旗插在了昆明最热闹的正义路、武成路、光华街、长春路、金碧路、南屏街等街道上,学校、机关、店铺也纷纷挂上了五星红旗,连小学生也上街欢庆解放、义卖红旗。
司徒怀和杨夫戎在武成路上相遇了,两人如同久别重逢的战友,紧紧地、久久地握着手,胜利的喜悦不言而喻。
解放军进入昆明时的场景。
云南起义后,国民党第八军和第二十六军进攻昆明,妄图扼杀云南起义,著名的昆明保卫战打响。昆明军民在之后的6天6夜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在解放军迅速驰援的震慑下,国民党军队撤退。
昆明保卫战胜利结束后,司徒怀担任昆明市妇联筹委会主席,发动全市妇女为解放军制作慰问品。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就缝制了两万多双军鞋、两万多双布袜子、两万多条手帕,还绣上了“送给亲人解放军”的字样。另外,还募捐了大批肥皂、墨水、药品等,表达了昆明各族各界妇女对解放军的深情谢意。
传承
后人原样重制 “传家宝”将永远珍藏
历史的硝烟散尽,留存的记忆尚存。如今,这面五星红旗静静地躺在云南省博物馆三楼“百年风云”展厅里,由于产生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它在做工上并非完美无缺。其底由两块红绸拼接而成,绳套为淡黄色,五角星由浆过的淡黄色布片拼接而成,但针脚细密,显见十分用心。
这面象征光明和希望的五星红旗,代表了起义者坚定的决心,向云南人民宣布了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的到来,唤起全体人民保卫胜利果实的勇气和决心,见证了历史转折关头云南人民作出的重大选择,是云南现代历史走向新篇章的珍贵见证。
为了传承这份决心和勇气,今年国庆前夕,昆明市中华小学也组织全校师生和老革命家的后辈一起,共同缝制复原了这面12尺长、8尺宽的五星红旗,并在国庆前举行升旗仪式。
今年国庆前夕,中华小学缝制复原的五星红旗。
70年前,司徒怀校长带领大家秘密缝制了这面象征光明和希望的五星红旗。70年后,昆明市中华小学邀请到了学校老一辈教育家饶博生之子饶滌非,以及当年参与缝制五星红旗的老革命家胡平旭、崔英凤之子胡嘉昆等,再次缝制五星红旗,并把这面新制的五星红旗作为“传家宝”永远珍藏。
“我很自豪,也很激动,国庆是全国人民共同欢庆的的日子,能参与缝制五星红旗,观看升旗仪式,既是对父辈当年冒着生命危险缝制五星红旗的纪念,也是作为后代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崔英凤之子胡嘉昆说,这对新时代的少年们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爱国主义教育。
中华小学师生升国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昆报头条(ID: kbtt666)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恩国 陈燕
摄影:陈燕
资料图片来源:中华职教社 昆明市中华小学
责编:李佳怡 一审:李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