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过年习俗
要是讲到海门的过年习俗,我得先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海门。
“海门”,意“海之门”。既有长江又有黄海,靠江靠海靠上海。史籍记载,海门于周显德五年(958年)建县,从建县至今1061年的历史,此后的一千多年来,一些岛屿和长江下游淤积的泥沙逐渐相连,形成了现在地理条件特殊的海门。现在的海门面积有1000多平方公里,和香港差不多大,人口逾百万。
那么海门人有来自哪里的呢?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惊奇的是,小小的海门,竟然有南北两地截然不同的方言。南部说沙地话(也叫启海话,和启东方言一样),沙地人从江南来,住在长江边,所以沙地话和上海话十分类似。住在海边的通东人属土著居民,但通东话属下江官话系统,与江北话是相似的。我是说的江北话,我们一般称自己是江北人。(我从小就有很多海鲜吃哦😁😁)所以在南北两种文化的长期碰撞与交流下,造就了别具一格的江海移民文化。
江海文化,有其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绚丽,在海门的语言,社会风俗,节日习俗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其中海门人的春节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又有江海文化的创新和独特。那海门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呢?拉开序幕……
有意思的是,不同方言的人,过着不同习俗的春节。沙地人的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廿四夜,俗称“小年夜”。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廿三或廿四日的祭灶。古代原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廿三过小年夜,一般民众在廿四,水上人家则为廿五。沙地人提前一天在廿三过廿四夜,据说是因为官府认为低贱的人过廿四,沙地人当然不认为自己是低贱之人,所以过廿三。祭灶,就是送“灶家菩萨”,灶神是保佑一家平安的神,故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说。它是一项在海门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香烛及赤豆饭等边烧边祷告。
廿四过后,家家户户就要准备过年了。首先是扫尘,俗称“掸檐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扫除不祥。扫尘过后,就是准备年货了。年糕、馒头过春节是一定要蒸的,表示年年高升、蒸蒸日上的意思,寓意新一年中能有个好彩头。
蒸年糕是沙地人过年的第一个高潮。每当腊月,四乡八镇的农家,纷纷忙于晒糯稻、磨米屑、准备开蒸。乡间一般几家或几十家相约聚于某户,各自携带柴草,轮流作业,以充分利用热灶热笼,节省燃料。城镇居民原料自备,大多委托点心店代办加工。这种家家户户、兴师动众、半夜三更蒸的风习在沙地极盛,一直传承至今。过去,年节期间,年糕是沙地人家庭和待客的主食之一。
通东地区过年前有蒸馒头的风俗,也蒸糕,一般为红印糕,每家每户还会炒点花生、蚕豆和红薯片之类作为小零食。因为,糕谐音“高”;馒头象征“满”、“发”。高升发财,寓意吉祥。现在我家一般是去外婆家拿蒸好的馒头,经过几十年的经验积累,最终留下了甜的豆沙馅和咸的萝卜丝馅最为好吃。在海门人的心理上,年糕、馒头同过年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通东人的春节则从冬至开始,称之为“过大冬”,俗称“过小年”。这天早晨要吃汤圆,午前要烧经祭祖。人们认为过大冬仅次于过年,所以非常隆重。过了大冬,就开始淘小麦、舂稻米,准备磨年粮、蒸糕、做米酒。
到了腊月三十,在市区里的通东人都会起一大早往老家赶。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