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过年习俗

要是讲到海门的过年习俗,我得先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海门。

“海门”,意“海之门”。既有长江又有黄海,靠江靠海靠上海。史籍记载,海门于周显德五年(958年)建县,从建县至今1061年的历史,此后的一千多年来,一些岛屿和长江下游淤积的泥沙逐渐相连,形成了现在地理条件特殊的海门。现在的海门面积有1000多平方公里,和香港差不多大,人口逾百万。

那么海门人有来自哪里的呢?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惊奇的是,小小的海门,竟然有南北两地截然不同的方言。南部说沙地话(也叫启海话,和启东方言一样),沙地人从江南来,住在长江边,所以沙地话和上海话十分类似。住在海边的通东人属土著居民,但通东话属下江官话系统,与江北话是相似的。我是说的江北话,我们一般称自己是江北人。(我从小就有很多海鲜吃哦😁😁)所以在南北两种文化的长期碰撞与交流下,造就了别具一格的江海移民文化。

江海文化,有其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绚丽,在海门的语言,社会风俗,节日习俗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其中海门人的春节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又有江海文化的创新和独特。那海门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呢?拉开序幕……

有意思的是,不同方言的人,过着不同习俗的春节。沙地人的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廿四夜,俗称“小年夜”。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廿三或廿四日的祭灶。古代原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廿三过小年夜,一般民众在廿四,水上人家则为廿五。沙地人提前一天在廿三过廿四夜,据说是因为官府认为低贱的人过廿四,沙地人当然不认为自己是低贱之人,所以过廿三。祭灶,就是送“灶家菩萨”,灶神是保佑一家平安的神,故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说。它是一项在海门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香烛及赤豆饭等边烧边祷告。

廿四过后,家家户户就要准备过年了。首先是扫尘,俗称“掸檐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扫除不祥。扫尘过后,就是准备年货了。年糕、馒头过春节是一定要蒸的,表示年年高升、蒸蒸日上的意思,寓意新一年中能有个好彩头。

蒸年糕是沙地人过年的第一个高潮。每当腊月,四乡八镇的农家,纷纷忙于晒糯稻、磨米屑、准备开蒸。乡间一般几家或几十家相约聚于某户,各自携带柴草,轮流作业,以充分利用热灶热笼,节省燃料。城镇居民原料自备,大多委托点心店代办加工。这种家家户户、兴师动众、半夜三更蒸的风习在沙地极盛,一直传承至今。过去,年节期间,年糕是沙地人家庭和待客的主食之一。

通东地区过年前有蒸馒头的风俗,也蒸糕,一般为红印糕,每家每户还会炒点花生、蚕豆和红薯片之类作为小零食。因为,糕谐音“高”;馒头象征“满”、“发”。高升发财,寓意吉祥。现在我家一般是去外婆家拿蒸好的馒头,经过几十年的经验积累,最终留下了甜的豆沙馅和咸的萝卜丝馅最为好吃。在海门人的心理上,年糕、馒头同过年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通东人的春节则从冬至开始,称之为“过大冬”,俗称“过小年”。这天早晨要吃汤圆,午前要烧经祭祖。人们认为过大冬仅次于过年,所以非常隆重。过了大冬,就开始淘小麦、舂稻米,准备磨年粮、蒸糕、做米酒。

到了腊月三十,在市区里的通东人都会起一大早往老家赶。

(0)

相关推荐

  • 【郁氏文化】狼山邂逅遇知音(文/张垣 )

    郁氏文化 狼山邂逅遇知音 文/张垣 古云"无巧不成书",真的,辛丑年植树节游狼山,巧遇老周,支云塔下我唱他和唱戏文,引来游客围着聆听呢! 素昧平生的我们能一唱一和,这该感谢沙地方言 ...

  • 小年:宜归家团圆,祝福欢笑

    图 /来源网络 本文来源网络,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小 XIAO NIAN 年 腊月廿三 腊月廿四 故乡的温度捂热了岁月的寒意 连浑浊的人声鼎沸也动听 散在五湖四海的星星 在属于自己的地方发烫发亮 把爱 ...

  • 曹县人的过年习俗

    一.祭灶王 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对联.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 ...

  • 过年的氛围越来越浓,快说说,你老家的那些过年习俗

    说起过年的习俗,可谓三天说不完.在中国 ,习俗分南北西东,沿海和中原都不相同. 正月初一不能扫地洗头倒垃圾,这里女儿回娘家必须是大年初二.南京吃饺子,写春联,福字倒挂迎进门,幸幸福福,红红火火迎新年. ...

  • 刘家村过年习俗

    刘家村过年习俗 满溢着喜庆和吉祥的春节是每个炎黄子孙心中永远难以割舍的符号,它不仅是三百六十五天中最新鲜最特殊的一天,还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风霜愈醇的古老文化.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 ...

  • 【兰溪民俗】兰溪过年习俗

    过年习俗 满溢着喜庆和吉祥的春节是每个炎黄子孙心中永远难以割舍的符号,它不仅是三百六十五天中最新鲜最特殊的一天,还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风霜愈醇的古老文化.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 ...

  • 饶阳人的过年习俗:初一的饺子放钢镚儿

    我们这早些年初一的饺子是放钢镚儿的.说是谁夹着第一个饺子吃着镚子了谁有福. 我小时候的钢镚是一分二分五分的.当然五分的个头大些,所以娘常常放五分的镚子.娘说咱们看谁第一口吃着了谁就有福.于是,我们弟兄 ...

  • 小年到,小年到正月十五的过年习俗大全版,老传统不要忘了!

    煊. 2019-01-28 阅读 3.4万 关注 腊月二十三 祭灶.送灶神.送灶王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中国传统文化民间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 ...

  • 过年习俗“初一饺子初二面”,为何初一吃饺子?初三初四吃什么?

    文/农夫也疯狂 我们都知道南北方在饮食方面是有很大差距的,在南方地区主要是以米饭为主食,而在北方就是以面食为主.北方人对于面食的喜爱程度用"疯狂"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在很多的传统节日 ...

  • 农村过年习俗:为什么大年初一不能往外扫鞭炮纸?看看别得罪长辈

    文/农夫也疯狂 进入到腊月了,距离新年的也就不远了.在过去,农村这个时候经常能听到猪叫声,因为是时候宰杀过年猪了.老话说"大寒小寒,杀猪过年",以前这个习俗一直没有断过.只是现在农 ...

  • 过年习俗

    古语有云: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大年三十儿捏饺儿,初一撅着屁股乱作揖儿!不过每个地方的风俗时间以及习惯都有着差别,但这股喜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