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林北李
在当代草书中有"南林北李"之说,南林指林散之,北李指李志敏。如果说在当代草书实践中,林散之以汉碑入草,其草书为飘逸之美,那李志敏则以北碑入草,其草书为苍茫之美,两者风格迥异、刚柔互补,凸显"南林北李"的双峰对弈,丰富了当代草书的形式和风貌。
林散之(1898-1989),原名林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祖籍安徽和县,生于江苏江浦县乌江镇江家坂村(今属南京市浦口区)。幼年开始作画,1930年拜入黄宾虹门下学画。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江浦县副县长等职。1963年被聘为江苏省国画院专职画师,迁居南京。因大器晚成,数十年寒灯苦学,滋养了其书之气、韵、意、趣,丰富微妙的变化,雄伟飘逸的姿态,磅礴放旷的气势,划沙折股的笔意,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对国内外书坛产生了巨大影响。[1]
有书法评论家说,林散之的高妙一是作品中营造出的"仙"气,这种境界竟然达到了古来无有的境界,着实使人惊叹,让欣赏者站在这样的作品前立刻激动起来而又立刻被那种绵绵的力量抑制住、感染着、欣赏着,让你时刻处于激动与非激动的交互起伏中,这种感觉美极了!林散之潜入了人的精神世界,调节着人体内的生命节奏,能使你与线共振,与线共舞,可视点线化为可感音乐,还有什么比这种艺术感觉更美好呢?单凭此点就可列入历代大家行列中。二是绘画中"皴"笔的合理转用于书法并当做主要的艺术语言,这在书法界也是古来无有,历史上没有一个人是将之作为独家主打技法反复使用的。皴笔法在林老手中做到了"枯中取润"而毫无躁气,只一点很重要;至于点蘸清水墨法,他并不是首创,清代王铎行草以及他的老师黄宾虹的篆书中已经作为主要艺术语言来使用了,虽然各有千秋。
李志敏(1925-1994),北京大学法律系教授,著名民法学家,北京大学燕园书画协会(北京大学书画协会前身)首任会长。早年求学于武昌艺专学习书法、绘画,后专攻书法,是我国当代草书大家、改革开放时期著名书法理论家、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艺委会副主任、北京书法家协会第一副主席。他精研文史,擅长真李志敏书法作品草隶和艺术理论,尤精狂草,著有三春堂《书论》、《草论》,是"引碑入草"的理论首创者和实践开创者,与林散之并称"当代草圣"。启功先生更是对李志敏先生的书法造诣大为赞赏,他说:"只有碑帖融合,才能突破前人藩篱。而李志敏先生对引碑入草的探索,代表了中国书法的方向。"
引碑入草的开创性探索的意义,正在于李志敏的思维里有着明确的取舍原则和强烈的求变思路,即集中将碑的最本质笔法和雄强之风貌,从根本上植入草书特别是狂草实践之中,同时,他又敢于果断舍弃一些固有的技法原则和要求,结字高古,取法汉魏,用笔大胆,点画简省,结体奇异险峻,使他的草书书风兼具"流放姿纵"和"苍茫雄浑"的神韵。此外,他的每一幅草书作品都极力寻求变化和差异,这使得他的作品呈现"千篇多面"的特点,但整体上又能体现出凝重粗犷、雄奇厚拙的碑学意蕴。李志敏引碑入草作品的大气磅礴之势,得益于魏碑方笔和圆笔的浑然妙用。同时以狂草神韵境界为精神内核与之互通互融,亦方亦圆,方圆兼备,流畅中不失劲正之气。他将碑的墨法引到大草之中,厚涩之间现朴拙,酣畅之中出力道,形成浓枯对比更为强烈、线条点画更具张力、视觉感官更具冲击力的墨风特色。他注重"用笔贵约,约而能真",在"化线为点"的探索中将"点"的运用推向极致,打破以传统点线互补为布局的固定模式。
林散之、李志敏两位先生一为"散体"草书创始人,一为"散点派"草书创始人,均创造了中国草书新的表现形式,也取得了大致相当的艺术成就。两人书法的意义不仅在于新的草书风格的创立,而且还在于启示现当代书家在继承深厚传统的基础上,如何与新的时代共同迈进,在遵循古法的基础上不断作出突破性的变革。因此,从两位先生的草书成就和草书风格而言,将两人并称草书界"南北二圣"、"南北二家",也是最为贴切的。[2]
参考资料
1. 纪录片《百年巨匠·林散之》开机 还原书法家风采 . .中国新闻网 . 2016-09-05
2. 当代草书"南林北李"两大家 . . 2016-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