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论】马一浮|心通天地,方可谈诗

心通天地,方可谈诗

文/ 马一浮

(源自《钱穆与中国文化》)

善为诗者,言近而指远,称名小而取类大,心量通乎天地,然后可以动天地;至情通于鬼神,然后可以感鬼神也。

——马一浮

高山流水 纯音乐 - 金耳朵.发烧民乐

马一浮先生(1883—1967),幼名福田,后改名浮,字一浮,号湛翁、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十六岁应试,名列会稽县案首(第一名)。二十岁赴美日欧留学。回国后“自匿陋巷,日与古人为伍,不屑于世务”,潜心研究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抗战爆发后,先生忧愤于民族危亡,应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之邀,出山讲学。1939年,在四川乌尤寺创建复性书院,讲明义理,选刻古书,培养人才。抗战胜利后,先生回杭,重居林下,主持智林图书馆。马一浮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德文版、英文版的中华第一人,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或“新儒家三圣”),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浙江大学校歌》的词作者,浙江大学原教授。于古代哲学、文学、佛学造诣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曾应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任浙江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是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会特邀代表。所著后人辑为《马一浮集》。

诗不仅尚其辞而已,诗之外大有事在。今人诗所以不及古人者,只是胸襟太小。古人所感者深,今人所感者浅,古人所见者大,今人所见者小,故判然是两个天地,不能相比。如果自己之所感与古人同其深远,自己之所见与古人同其真切,则发而为诗,自然亦可上追古人,但却非易事耳。诗教之意甚大,非心通天地不足以语此。但学者若能常常体会此理,则胸中滓秽日去,清虚日来,久而久之,不知不觉间,气质自然变化了,故诗可以陶冶性情。

作诗是游于艺的事,但必须先志于道、依于仁,然后可①。诗人所见者大,则其所言者远;其所积者深,其其所发者厚。不假安排,不事穷索,信手拈来,全是妙用。故曰:作诗须通身是手眼始得。有人问古德,狮子搏兔用全力,是个什么力?答:不欺之力。此虽说禅,亦可论诗。不欺便是诚,不诚则无物。狮子搏兔是用全身气力,故作诗须将整个学问运用在里面,所谓通身是手眼是也。善为诗者,言近而指远,称名小而取类大,心量通乎天地,然后可以动天地;至情通于鬼神,然后可以感鬼神也。

——马一浮先生《马一浮诗话》

①《论语.述而》: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博雅诗刊》是诗人的田园,诗歌的星空。

我们以纪伯伦的诗句与大家共勉:

我深爱着这个世界,

世界也如此深爱着我。

因为我所有的微笑都挂在她的唇上,

而她所有的泪水都积于我的眼中。

《博雅诗刊》每周日出版。

诚挚欢迎热爱诗歌创作的朋友不吝赐稿。

(0)

相关推荐

  • 感鬼神

    感鬼神 作者:周冠钧 鬼神这东西,不论东方西方,一直极有市场.咱们的古人大多深信不疑.最直接的产物便是宗教.当人类无法以自己的智慧,对一些自然或者社会现象给出合理答案时,便只能选择这样一种看似无奈,却 ...

  • 马一浮先生:心通天地,方可谈诗

    马一浮先生简介 马一浮先生(1883-1967),单名浮,字一浮,号湛翁.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浙江绍兴人,中国文化宗师.十六岁应试,名列会稽县案首(第一名).二十岁赴美日欧留学.回国后"自 ...

  • 【诗论】谈诗与哲学

    谈诗与哲学 程广云  王颖  1  问:老师您好!听说您一直都很喜欢诗歌创作.我首先想问您的问题是,您是怎样接触和了解诗歌的呢? 答:这个问题要分几个阶段说.最初我们那个年代(文革年代)整个文化环境就 ...

  • 谈诗说眼(诗论)薄慕周

    谈诗说"眼" 薄慕周 看到这个题目,也许有的诗友会发笑.以为我是在胡扯,像戏剧里那样在搞"拉郎配".其实不是这样,我是认真的.诗是有"眼睛" ...

  • 谈诗绪——伦炳宣诗论文选(十六)

    谈诗绪 伦炳宣        诗绪即诗的思绪,是对诗词由起始到结尾所进行的思考,亦即艺术构思.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是诗绪谋篇的基本思路,进而形成诗词的结构模式.通常情况下,诗绪有三种方式:     一是层 ...

  • 【扪虱谈诗】5 - 4 诗和律

    [扪虱谈诗] 阿夏老师是网络诗坛所谓'骨灰级'的人物,早年活跃在清韵等论坛.山菊有缘碰上他的文字时,阿夏老师已经进入隐居模式.这些年联系渐疏,最近惊闻阿夏老师已于2019年8月4日仙逝~~~经阿夏夫人 ...

  • 【谈诗说韵】 (五)单聊诗词的“起兴”

    古人云,兴者,但借物以起兴,不必与正意相关也.由此可知,先言他物以引"起咏"之词,并非"比"之可比.我们读先贤圣哲的诗词作品,经常会发现诗人总喜欢先言古.说人. ...

  • 【扪虱谈诗】5 - 3 格律断想

    [扪虱谈诗] 阿夏老师是网络诗坛所谓'骨灰级'的人物,早年活跃在清韵等论坛.山菊有缘碰上他的文字时,阿夏老师已经进入隐居模式.这些年联系渐疏,最近惊闻阿夏老师已于2019年8月4日仙逝~~~经阿夏夫人 ...

  • 【扪虱谈诗】5 - 5 为格律诗做个辩护

    [扪虱谈诗] 阿夏老师是网络诗坛所谓'骨灰级'的人物,早年活跃在清韵等论坛.山菊有缘碰上他的文字时,阿夏老师已经进入隐居模式.这些年联系渐疏,最近惊闻阿夏老师已于2019年8月4日仙逝~~~经阿夏夫人 ...

  • 简谈诗味

    我国古代诗家论诗,讲究"辨味".唐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说:"文之难,而诗之难尤难.古今之喻多矣,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在此,他明确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