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个人是否是圣人的几个标准
经典的意义不是让人读 而是让人学以致用
XUE MO
“ 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接下来,老子表述的仍然是圣人的几个特点,或者说衡量一个人是否是圣人的几个标准。
首先是“不自见,故明”,也有人说是“不自现,故明”。“自现”就是表现自己,自我表现。“自见”除了自我表现之外,还有个人观点、个人成见的意思。不过,不管是“不自见”还是“不自现”,我们都将这句话解释为:圣人永远不固执己见,永远不以自己的成见和标准来判断世界,因此有真正的智慧。
老子在对圣人的表述中,非常注重“上善若水”这个特点。他认为,圣人一定会像水那样,水没有自己的形状,倒在任何容器里面,都会随顺容器,变成对方的形状。上善若水的智慧,就是没有个人成见,没有固执的个人观点,因此无论装进什么容器,都能像一面平整的镜子那样映照世界。相反,如果有成见,有固执的个人观点,就必然会存在偏见。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无数种“主义”之间的斗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本质上就是无数种“主义”之间斗来斗去,大家都认为我对你不对,这就是“自见,故不明”。
有一种说法是,如果一个国家里出现了“三公”,也就是有三个领导人,有三种掌握了话语权的声音,那么老百姓就会无所适从,不知道听谁的好。这就是“三个和尚没水吃”。换句话说,如果大家都有自己的观点,就会造成方向上的混乱,因此大家都有观点就等于没有观点。同样道理,如果一个国家有无数种价值标准,就相当于这个国家没有价值标准。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的价值,都有自己坚持的观点,每个人都在表述和推行自己的价值与成见,那么社会上就会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各种观点之间都在打架,那么社会就“不明”了。如果有一个人站得很高,超越了所有的观点,而且没有自己的成见,能看清整个世界,看清所有的立场、角度和价值,他就有了明镜一样的智慧,那么他就是“不自见,故明。”
然后是“不自是,故彰”。“不自是”就是不自以为是。相反,自以为是,认为只有自己是正确的,别人都不对,就是“自是”。圣人不认为只有自己是正确的,跟自己不一样的都不正确。
《尚书·商书·汤诰》中说“其尔万方有罪,在予一人”,如果天下到处都有过错的话,责任都在我身上。在一个很好的家庭里,如果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每个人都会说是自己不对,不会觉得是别人做错了。圣人也是这样,他不会认为只有自己是对的其他人都是错的。而且,圣人总是觉得世上一切都跟自己息息相关,所以他不管做什么,都一定会合乎正道,一定会给社会带来正面的、积极的影响,而不会给社会带来负面的、消极的影响。
“子贡赎人,子路受牛”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孔子活着的时候,鲁国有一个规定,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沦为奴隶的鲁国人,而且把他们赎回来,让他们恢复自由,鲁国就会补偿赎人者,并且给赎人者一定的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一次就赎回了一个鲁国人,让他回到了祖国,但鲁国想要补偿和奖励他的时候,子贡却拒绝了。孔子知道这件事时对子贡说,子贡啊,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必须接受补偿和奖励,如果你拒绝了,以后就没有人再去赎奴隶了。后来,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子路救了一名溺水者,溺水者为了表示对他的感恩,送了他一头牛,子路收了。孔子知道之后就高兴地对子路说,就要这样,以后谁都会救人的。
在孔子看来,社会影响是高于个人名誉的。假如你的行为对社会无益,就算看起来是高尚的,也没有意义,甚至是不对的。相反,假如你的行为对社会有益,就算有可能遭人质疑,也是对的。这就是孔子的价值观。孔子认为,人的言行跟社会风气息息相关,所以,做任何事都必须考虑到对社会的影响。所以,很多时候要学会接受奖励。比如,别人授予你某种荣誉的时候,你不能拒绝,一定要接受。因为这个荣誉不属于你个人,而是属于你的行为,你得到的奖励和认可也是针对这种行为的,而不是针对你个人。当你因为做了善事而得到奖励时,别人就会知道这么做是对的,而且非常好,那么很多人以后就会向你学习,也去做善事。这就是孔子的思路,他的思路跟很多人都不一样。因为,我们容易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只考虑自己想怎么做,总会忽略自己与世界那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圣人不会忽略这一点。这就是圣人的想法总是跟一般人不一样的原因。
我再举个例子。很多年前发生过一件事,很让人遗憾,有个年轻人扶起了一个摔跤的老人,老人却把他告上法院,法官也判他有罪,谈到判刑的原因时,法官说了一句很无耻的话:“肯定是你把他推倒的,否则你为什么要扶他?”这种说法等于把人性中那些非常美好的东西——比如慈悲、善心、良知等——都否认了。他这样说了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敢救助摔倒的老人了,因为谁都不想遭受无妄之灾,更不想因为善心而被人冤枉。所以,这个法官是个罪人,他把整个中华民族的道德都给败坏了。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要强调救人是第一位的,更不该说“你如果不心虚为什么要救他”这样的话。所以,我们要向圣人学习,多考虑一下自己的言行对社会的影响。尤其是掌权的人,他们的言行跟社会风气是息息相关的,他们对事情的处理,很多时候都会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选择。所以,一定要有基本的智慧和德行,否则,很容易就会因为某个细节处理不周,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
最好的办法是,永远不要自以为是。
我们知道,有些人总想为自己树碑立传,于是制造一些形象工程,希望人们永远记住他,但那个建筑是很容易消失的,有时候,他还活着,那所谓的标志性建筑就给拆掉了。有些领导人希望人们忘掉他,但人民永远忘不了他。因为人民记住了他做过的事。所以,“不自是,故彰”,不自以为是,你的思想和你承载的文化反而能发扬光大。
接下来是“不自伐,故有功”。古时候把自吹自擂称为伐,讨伐的伐。这一点很有意思,古人认为,自吹自擂、沾沾自喜是对自己的一种伤害。做了事,但不执著自己做过的事情本身,才有功。
张良对刘邦多重要啊,很多次都是他在“运筹帷幄之中”,刘邦才能“决胜千里之外”。可以说,如果没有张良,就没有汉朝。虽然韩信也很重要,但如果没有张良,刘邦就可能失去韩信。比如有一次,韩信攻下齐地之后,想当齐王,但他不好意思明说,就要挟刘邦封他为假齐王,代理齐王之位。当时刘邦很生气,觉得韩信这个人不地道,居然趁火打劫,正要勃然大怒之际,张良悄悄地踢了他一脚。这一脚,一下就把刘邦给踢醒了,他知道这时候不能得罪韩信,因为韩信很有实力,要是韩信不帮他,甚至与他敌对,他就不可能成功。于是,他马上改口说:“大丈夫要做就做真齐王,做什么假齐王!”然后,他就封韩信为齐王。这就是“曲则全”,委曲求全。韩信很高兴,东征西战,为刘邦打天下,但大功告成之后,刘邦又把韩信给收拾了。当然,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但我们依然要明白,刘邦之所以这么做,除了他不像赵匡胤那样宅心仁厚之外,也有韩信自己的原因。相反,张良在关键时刻就处理得很好,人人都知道,是他的谋略直接导致汉朝的建立,但刘邦当了皇帝,准备封赏他时,他却推辞说,我没有什么功劳,一切都是陛下您自己的洪福,感谢您帮助我实现了梦想,让我当了一回帝王之师。不过,现在我只喜欢修道。说完,他就修道去了。刘邦当皇帝的时候,很多功臣都被满门抄斩,而张良不但保全了自己,也保全了子孙。据说,直到现在,民问还有他的子孙。而韩信,没当几天齐王,就被刘邦杀了,他的子孙也早就找不到了。这就是“不自伐,故有功”。不要自吹自擂、沾沾自喜地邀功,永远都要感恩,永远觉得是别人帮了自己,不要觉得是自己帮了别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德。
在我的生活中,我看到的,永远都是别人对我的好,我永远不会说自己对他有多好。为什么?因为别人没有理由对你好,但他居然对你那么好,你怎么能不感恩呢?就算你对他很好,也是应该的,因为你想有很好的品德,想修行,想得道,所以你必须对所有人都好。别人不是这样,别人只想做一个寻常人,所以,他不是理所当然要对你好的,如果他对你好了,你就该感恩。所以,我总是在感恩很多人,总是抱着一颗帮助别人的心,总是感恩别人给我一个帮助他的机会,这也是他在帮助我完善自己。
“不自矜,故能长”,“自矜”是骄傲自大、觉得老子天下第一的意思。西楚霸王力气很大,能举起千斤重的鼎,带兵打仗也总是所向披靡。他带领楚军子弟兵和秦国的军队打仗时,诸侯都不去支援,等到他灭了秦朝,如天神般降临时,诸侯们都不敢抬头看他,只能跪行到他跟前,向他认错。所以,西楚霸王非常了不起,但他的了不起,只是匹夫之勇,到死他都觉得自己没错,说是老天要灭他。实际上,他真的有问题,因为他跟曹操、周公等人刚好相反,后者是礼贤下士,他是看不上所有人。他唯一重视的人才,是被他称为亚父的范增,但范增的话他也听不进去,他连范增都不重用。所以,他的灭亡是必然的。他太骄傲、太自负了,总是觉得老子天下第一。这种人是不会长久的。
要永远觉得自己不好,认为自己入世一无能。
我的一位朋友,写了一副对联:“避人得自在,入世一无能。”过去,我觉得太消极。现在才发现,它说得太对了。因为,它提倡永远不跟别人比较,永远觉得别人比自己强,永远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无能的人,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这样就不会有敌人,大家都会觉得你很好。过去,我就不是这样,过去我很张扬,十八九岁的时候就非常张扬,一切都外露,所以大家都不喜欢我。后来,我通过修心学会内敛,但别人仍然觉得我是一个张扬的人。所以,至今我仍然到处树敌。我的家乡,总有人在背后议论我,其原因,还是自己没有做好。因为我常常自矜,才老是被人批评。
我是作家,会有作家的习气。当然,有一些习气,也是我有意为之。因为,屁股决定脑袋,当了作家,就得说作家该说的话。
选自《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第二辑》
雪漠(XUEMO)
雪漠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