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发现血肌酐高了,要想疗效好,肾友需纠正5大错误认知

周逊 肾内科主任医师

毫无疑问,对肾病患者来说,血肌酐是非常重要的化验指标之一。血肌酐一直超过正常范围,表现体内毒素水平高了,血肌酐化验数值越高,患者体内的毒素水平也就越高,大多可以作出肾损伤的诊断,或诊断为急性肾损伤,或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我们发现:急性肾损伤患者血肌酐的检查指标是比较“敏感”的,即肾小球和/或肾小管间质有一点炎症与损伤,血肌酐就开始升高;而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肌酐检查指标往往较为“迟钝”,即肾小球和/或肾上管间质已有相当比例的硬化及纤维化,血肌酐才开始升高。因此,若发现患者血肌酐高了,病情的实际情况可能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当检查发现血肌酐高了的时候,肾友需纠正如下这五大错误认知,患者的治疗效果会好起来。

1.不能孤立的看血肌酐升高

血肌酐升高了,一定是肾脏出了问题,因此不能孤立的看血肌酐这一化验指标的升高,还要看其它检查指标。如发现与尿素氮不成比例的升高(尿素氮特别高)且双肾并没有缩小,则应考虑为急性肾损伤的可能性大;如同时还有明显蛋白尿(中等量或大量蛋白尿),则应考虑为肾小球肾炎引起者可能性大;如同时还伴有少量蛋白尿或尿蛋白基本正常,则应考虑为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引起者可能性大;如同时还有5-10年以上的高血压、糖尿病或痛风,则应考虑为高血压性肾损害、糖尿病肾病或尿酸性肾病的可能性大。也就是说,需要综合分析病情之后再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效果才会好起来。

2.不要都认为肾病又进展了

血肌酐升高了,尤其对患有多年肾病的患者来说,第一反应是肾病又进展或加重了。实际情况并非都是如此,这里不得不提到影响血肌酐的非肾病加重或进展的其它因素,如高蛋白饮食、劳累状态、剧烈运动及身体处于缺水状态等等,只要有这些影响因素且并非长期存在,而是暂时的,及时调整或纠正之后,患者的血肌酐会很快降下来并恢复到原来水平。因此,当患者的血肌酐又升高了一些,不要都认为是肾病又进展或加重了,相当一部分慢性肾病患者只是一过性血肌酐升高,及时治疗与调整,仍可将血肌酐降下来。

3.还必须清楚肾小球滤过率

血肌酐升高了,患者都比较重视,但绝对不能只盯住血肌酐。对无加重或可逆等急性因素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来说,检查血肌酐的同时,还必须弄清楚肾小球滤过率(GFR)处于什么水平,可通过CKD-EPI或MDRD等公式估算得出eGFR或通过ECT检测得出GFR。这是因为,不同的肾病患者,虽然血肌酐都是一样的高到150μmol/L,有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可能处于CKD 2-3a期,而有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可能已经到了CKD 4-5期,他们的治疗与预后都会不一样。早点弄清楚之后,治疗效果也会不一样。

4.有时加药之后升高是好事

血肌酐升高了,如若是在加用某些药物期间,不一定都是坏事,或许是好事。这常见于慢性肾脏病患者加用沙坦或普利类药物之后1-2周或2-3周这段时间内且血肌酐升高的幅度不超过25%的情况之下,这并不意味着患者的肾功能在恶化,而是肾脏内部的血流动力学发生了改变,恰恰说明药物在肾病患者身上逐步发挥作用。一般来说,随着沙坦类或普利类药物的继续使用,患者的血肌酐会逐渐回落到升高前的水平,甚至比之前还略低一点(因为是慢性的,不可能低很多)。所以说,血肌酐高了,有的时候不都是坏事,可能是好事。

5.突然高了许多别总想透析

血肌酐升高了,而且突然升高了许多,甚至血肌酐高到707μmol/L以上的“尿毒症水平”(但并不是尿毒症),说明是由急性因素引起的血肌酐升高,多诊断为急性肾损伤或急性肾衰竭,也可能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基础上合并了急性肾损伤。此时,肾友不要总想着是不是必须长期透析了,甚至准备马上透析。我们说,当患者的血肌酐突然升高了许多,多为“急性”因素在作怪,此时的重点是寻找其背后的原因或诱因(如感染、药物、毒物或梗阻等),并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应以药物治疗为主,即使需要透析,也多为临时透析,多不需要长期透析。若此时选择长期透析,反而会把残余肾功能给“透没了”。

明白了吗?当患者的血肌酐高了,肾友必须纠正如上这些错误认知,肾病定会越来越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