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作秀”不可取
“作秀”或“秀”(SHOW)是一个十分流行的“新新人类”的新词语,它的内涵是什么,我还没有完全搞清楚。我查了字典,在《简明英汉字典》中SHOW是展示、炫耀、作假的意思;在新新人类的行为中,“秀”就是做给别人看的意思。但我发现,“作秀”并非新新人类的专利,在教育中,我们就可以发现许多有着悠久传统的“作秀”行为。
最常见的教育“秀”是“借班上课”。为了评比、为了展示,教师借助非自己任教的班级或别的学校的班级上公开课,以示评比的公平,以显执教者的水平,这种作秀方式在教育界可是火得很的教育行为。但是,这有什么教育意义和价值呢?做教师的都知道,上好一堂课,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故然重要,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必须切合学生的实际,对学生有切实的帮助,因此,“备学生”是一堂成功的课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但是在借班上课中,教师不可能做好“备学生”这一关键的环节,在课堂上能表现的只有他自己,有时为了表演的“好看”,不得不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于是,教育、教学的价值被大大削弱,表演的价值却可能上升了,热热闹闹的课很能吸引人的眼光,但是,这还是“教育”吗?还有教育的价值吗?
另一种非常现代化的教学“作秀”是为展示课件而上的课。为了体现教学和教师的“现代化”,不少教师往往化许多精力去制作多媒体课件,有时还请专业人员“帮助”。上课时,漂亮的课件不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也会令听课、评课者赞叹不已。但由于课件制作上技术的考虑常常优先于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考虑,教师的教学被“现代技术”牵着鼻子走,应该以人为中心的教学,被异化以技术为中心的展示。课是漂漂亮亮的、热热闹闹的,也很有“现代化”的气息,却不见了学生的思考、探究,不见了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引导,教学中没有了“人”;利用课件,努力追求化抽象为直观、为形象,难度是降低了,但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被弱化了,这种做法是否符合教育规律,能否代表“教学的现代化”,是很值得怀疑的。
还有一种更高级的“作秀”,是为了应对检查而进行的“针对性教育”。当今的学校所面临的检查是五花八门的、繁多的检查,有许多根本就与教育无关。但学校又不得不去准备“检查”。为了应付,学校必须按照检查者的要求,临时性地、突击性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教育学生“做”给检查者看,以讨其欢心,赢得“合格”或“优秀”。这种教育教给学生的是什么呢?是作假、是欺骗,这与教育的本质完全是背道而驰的,是一种“消极”教育。但是,学校却不得不去“作秀”,不然无法过“关”,挨批自是不用说,对正常的教学的干扰、冲击会更大。为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不得不进行“消极教育”,其后果如何,其效益如何?真是无法说,也不敢说了。
教育中如此之类的自觉或不自觉的“作秀”还有很多种,这些“秀”自然都是做给别人看的,是很漂亮的。但是却是没有任何的教育价值的,甚至对于真正的教育来说是负价值的。可是这一类的教育“秀”却是层出不穷,其祸害自然也是无穷的。
教育是一件必须老老实实、扎扎实实地去做的事业,如此的“作秀”完全违背了教育的本义,不可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