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其道.明其理──论太极拳思想 2024-06-08 14:54:44 太极拳分为陈、杨、吴、武、孙等几派,现在对陈、杨两派挖掘研究较多,其实各派渊源相同,只是各派创始人根据自己的特点,技击健身的需要,对以前套路招式加以改造创新揉和了以前太极拳的优点,从而自创一派。太极拳是中华武术文化的瑰宝,它包含内容极为广泛深刻,在此文中仅就太极拳的唯物辨证法思想、美学思想、物理学思想,技击思想等作一阐析,意在抛砖引玉,让更多的武林同行投入其中,进行潜心挖掘、整理、研究、丰富这一文化现象,为中国武术文化更上一层楼,尽一份力,发一份热。一、 太极拳的唯物辨证法思想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矛盾)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辨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这三大规律在太极拳运动中有新体现。质量互变规律是太极拳思想的基本规律,太极拳高手都是「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俗语说:「拳打百遍,身法自然,拳打千遍,其理自通」,就是说练功要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也不能简单地模仿比划招式,机械地演练套路,要在百练中体会其要领,抓住要点,符合传授之道,晓明拳理,逐渐懂得一些太极拳运动规律,这就要多练、常练、苦练,这就是量的积累过程。待累积达到一定程度,即发生质变,也就是使自己功夫又上新台阶。量变到质变的过渡,一是时间上持久积累。二是功夫上日积月累。三是大脑领悟的积累。就是要达到新的高度,不仅仅来源于苦练,还来源于对招的深悟,每招每式的弄懂、弄通,达到对整个套路的熟谙。其实每一套路都有它内在的规律,反复推敲,细心揣摩提炼,定能达到熟能生巧能够于每招间的接合,以及每招中的不足加以改造创新上升到对拳理的认识,有人一生只练几招,而这几招威力异常,能使之纵横于天下这就是所谓绝招,它来源不平时用手潜修,刻苦学习,认真领会,反复实践,不断充实完善,因此每一位行家都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对立统一(矛盾)规律是运用于实践的基本规律。矛盾是指行拳双方拳路的差别和不同运用技巧、策略等,太极拳的理论基础是阴阳学说,要求动静、刚柔、虚实、轻沉、迅速兼备。要阴阳不相分离,阳以阴为根,阴以阳为主,达到刚柔摩荡,阴阳相济的懂劲地步,进一步上升到忽阴忽阳,阴阳无迹可寻的神明境界,只有做到刚柔相济,阴阳平衡,能柔能刚,有轻有沉,虚实兼到,急应缓随,动静合宜才是完整的太极拳。太极拳中的顺逆、里外、上下、左右、进退、虚实、刚柔、快慢、曲伸等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体现。太极拳讲究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进先退等变化,能够在技击中使对方迷惑,坚持敌进我退、敌退我随、敌疲我打、敌卖破绽、粘连相随、瞧准时机,借力打力,同时还要「知彼知己」根据对方来判断自己进击的速度、方法策略、攻敌技巧、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把技击十三势发挥淋漓尽致,使对方只被动应付,无反击之力。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太极拳更新、发展的基本规律,一事物要比它事物完善且有生命力,必须在继承发扬该事物优点外,还要抛弃其缺陷不足,同时注入新鲜血液,使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从太极拳发展史来看,符合「明规矩而定规矩,脱规矩而合规矩」正如陈鑫说:「以之海人,则大匠之所能也,至于巧,大匠不能使唯物在学者,苟至于,则遵规矩而不泥规矩,脱规矩而自中规矩。」杨氏太极拳师祖杨露禅从师于陈长兴习练陈氏太极拳,从明规矩至守规矩日久苦练,使功夫达到上乘境界,直至脱陈氏规矩而创新,创编了具有自己风格的杨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由武禹襄始学于杨露禅据陈式创编的杨氏太极拳,从明规矩至守规矩,从守规矩再至脱规矩,创编了适合中老年健身的武氏太极拳。武禹襄传李亦畬,李亦畬传郝为真,经郝家祖孙三代传授研究,杨长避短,创出郝氏太极拳,吴氏、孙氏太极拳创编发展也是如此。推陈出新不反是不同流派之间相互继承、取长补短,从守规矩至脱规矩,而且在同一派内也是一样。从陈王廷创造太极拳的过程来看,同样有个明、守、脱、合的过程。陈王廷是一名武将,曾任乡兵准备,积累了大量的临陈决敌经验,不仅如此,他还继承发扬了戚继光、俞大猷和唐顺之等整理民间拳法的优良传统,遍阅武术资料、研究了十六名家拳法,观摩了少林功夫,还汲取了导引吐纳和五禽戏等长处,根据太极图说原理,参照《黄庭》,《内经》的养生要求,进行分析综合、推陈出新、颇有见地地创编了太极拳。太极拳发展就是从守规矩,脱规矩,到守新规矩,脱新规矩.....如此反复以至无穷,使太极拳发展也越臻完美、实用,武术发展也是如此。正如李小龙(截拳道创始人)说:「我无门无派,但又是所有的门派,你不知道我的意图,而我的动作就是你动作的结果,我的技术就是你的技术的结果。二、 太极拳的物理学思想物理学中的力、时间、速度等充分体现在太极拳的技击中,首先最常见的是重心问题、太极拳由于速度慢、匀的持点,重心偏移慢,也较好控制平衡。要站得稳,必使重心尽可能降低,在与出拳猛烈的对手过招时,就要瞧准时机,看清气力的方向,扎好底盘,以静待动,充分利用。「随遇平衡、退即是进,化即是打。」因此重心在实践中不是固定的,而是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要通过实践加以体会,灵活掌握。由冲量定理F. △t = △mv知,△mv越大,△t越小,则F越大,就是在与对方靠得很近,或已接触对方在对方猝不及防的情况下,突然发难,这就使v从零突发到很大值。而△v变化时间很短,从而产生极大的v力,使对方失去重心,甚至飞跌出去,这就是太极拳中「寸劲」,「抖擞劲」的充分体现,在武术实战中还要借助于合力、分力、尽量用合力而不用分力。总之,物理学在太极拳技击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包含了运动过程中的各种作用力、反作用力、惯性、重心、动量、力矩、力偶以及杠杆、尖劈、螺旋、斜面、摩擦、滚动、滑动等等。着意使身体的每一部分发挥最大的作用力,从而提高应战能力。在太极拳中使用最多的还有沾粘劲、走化劲、螺旋劲、抖弹劲...... 。三、 太极拳的美学思想中国的美学思想十分重视均匀对称、整齐秩序、节奏和谐、韵律优美且多样的统一(即是多种形式因素从差异,对立转化为协调一致,以到「不齐见齐」,「乱中见整」。于不平衡中见平衡,于无秩序中见秩序)太极拳揉合了美学思想,它行拳具有一定规律,即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进先退等。如此潇洒行拳包容整个空间,给人以完整的对称感且不拖泥带水,同时给交战对方以错觉,太极拳讲究匀、慢、柔、圆,充分体现美学思想,圆是最美的图形,也是最完整的且有动态感,又有指东打西,指上打下,指左打右之能,左右手相互配合(如云手)构成圆的运动,显得舒展潇洒,使身体舒展,能够舒筋活血,有利于健康,太极拳中内气运行也是圆的运动(如气功中的大小周天),经常习练太极拳有助于周天运行,圆的运动是能量的互继,力量的承接,生命的延续,「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的能量循环,形成循环往复运动,又能寓静于动,寓动于静,显得飘忽不定,令对手迷惑。现在的太极拳表演就是利用它的美学特征,观察时觉得左右对称,上下一致,前后协调,看似静,又在动,静的有规律,动的有节奏;看似柔,实是寓刚于其中,确实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太极拳的整体美用太极拳名家陈鑫的话概括为:「太极拳千变变化,无我非动,势非不侔,而劲归一。所谓一者,自顶至足,内有脏腑筋骨,外有肌肤皮肉,四肢百骸相联而为一者也,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身随之,下欲动而上身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所谓以一贯之者,其斯之谓欤!」四、 太极拳的技击思想太极拳的基本技法共十三势,即掤、捋、挤、按、采、捩、肘、靠、进、退、盼、顾、定十三式,这十三式遵循太极拳原理即「胸怀太极,手按八卦,足踏五行」,其含义是「由人(太极拳)以刚柔(西仪)两种劲路,用打八方(八卦)手和踏五方(五行)的足来完成的一系列格斗动作,在格斗中必须有五行,八卦来指示,八种劲法与先天八卦相对应,各属其性五种步法与五行相对应,各适其理,井遵循阴阳,五行,八卦(太极图原则),因此太极拳具有颇强的技击性,是十三式的综合运用,它主张以天下至柔,驰骋天下至坚,基本上都遵循「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顺避害」三原则,讲究拳打五尺之内,三尺之外,远不发肘,近不发手,无论前后左右,一步一捶.......不拘提打、按打、击打、冲动、膊打、肘打、胯打、横打、头打、手打、高打、低打、顺打、腿打、进步打、退步打、借气打,以及上下百般打法,总要一气相贯。『姜容樵先生注』《王宗岳太极拳论》讲」「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又谈到:「敌用力,我松劲,敌虽力打而我可化走,是为偏沉则随。敌用力,我亦用力,二人互抵抗,卒为力大者胜,是为双重则滞,乃太极之最忌」,太极拳讲究听、引、化、拿、发五个环节,引是引诱敌人,使其渐入我有利轨道,「欲罢不能」地进入背势;化是暂避敌锋,让过对方进攻势头,化解其劲路而使之落空,或者把大力化解为小力,给自己提供进攻机会;拿是在引得恰到好处,化得有利于我的情况下,封通敌势,虚笼对方关节,拿准对方劲路,使其在我制之下,以备我发;发就是将敌沿其受力点(着力点)跟落地点(发落点)的联机方向抛掷出去,远到以小力胜大力,四两拨千斤之能;在交手中,全身必须放松充分调动自己的听劲,听得清、准,才能懂劲,懂得劲大小、方向,切实运用好引化、拿、发,《孙子兵法》云:「知敌之利害,知敌之虚实,知敌之动静,知敌之表里,瓦敌之情状,无一而不知」,只有知彼,才能借力打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当然太极拳思想还不止这些,诸如健身养生思想,心理学思想等,由于太极拳包含内容广博,有待进一步挖掘研究,在此只是做到抛砖引玉,以「窥一斑而见全豹」之能。 赞 (0) 相关推荐 康伟老师聊太极[41] 康伟老师在<全民太极APP>会员群的聊拳记录 应拳友要求点评某拳架视频 有器无道,对太极拳基本没概念. 肢体是生命运动的载体,从事任何一项运动最终都会通过肢体体现出来,而每项运动都会有其自 ... 我的进退崩拳~凡学拳者必先入规矩,尔后守规矩 我的进退崩拳~凡学拳者必先入规矩,尔后守规矩 欧阳中石先生书法,赏其字,悟其法,明其理 欧阳中石 一.明德 二.修身 三.和合 四.兴国 五.大同 悟禅道 ——读谭延明的《梦,话禅》有感|| 朱华昌(山东淄博) 悟禅道 文/朱华昌 编辑/落英小桥 题记:谭兄又将<梦,话禅>一诗发我.幽孤深邃厚重,犹"三界火宅.禅语箴言".非阅历非凡且极具认知与思想者莫能游离其字里行间.余今试作 ... 存实心 明实理 行实事—李光地的治学之道 李光地(1642-1718年),清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勤于治学,学问渊博,除儒家经传以外,诸子百家都旁涉会通,得其要领.他倡导实学,并身体力行,曾声称:"吾学大纲有三:一曰存实心,二曰 ... 明其理,悟其法,行其事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话说 有僧问: "如何是佛法大意?" 青原行思曰: "庐陵米价几何?" 佛法不是靠臆想或解读出来的 而是要自己去体悟 别人是代替不了的 所 ... 《老子道德经》这三句话,让你悟通天道、地道、人道的秘密 <老子道德经>被誉为东方智慧源泉,天下第一奇书. <世界文明史>的作者,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哲学家:威尔·杜兰特博士曾经说过:假如我们把世界上每一本书都烧掉只留一部,那应该就是& ... 《明月山诗刊》中国.明月山诗人(月都.现代诗社)习作汇编第135期(总564期) "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qu ... 十首虞美人花的诗词,美人如花舞娉婷(宋·袁说友、明·何巩道、明·刘祖满、清代:孙念谋、屈大均、金朝觐、庄培因、陈为崧、尤侗、近现代·丁宁) 春末夏初,村庄路旁开满了红色的虞美人,它们无风自动,像一个美人在翩翩起舞.民间传说虞美人是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之后,他的爱妾虞姬决然殉情所化.清代许姓女诗人在<虞美人>一诗中赞曰:&quo ... 尚先早课|使道闭塞,腠理开发 上句见于<素问·灵兰秘典论>:"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 明于理,合于规。勤于事,精于艺。 明于理,合于规.勤于事,精于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