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被“主义”绑架的中国传统哲学
王小波有篇著名的散文,名叫《花剌子模信使问题》。
文中谈到一个叫花剌子模的国家,这里的国王有个癖好,只想听好消息,不愿听坏消息。
如果使者给他报喜,他就给对方加官进爵。如果谁给他报忧,国王就把他喂老虎。
谁也不想白白送死,很快,国王再也听不到坏消息了。他以为天下一切太平,直到国家灭亡,他才发现自己一直生活在谎言里。
最近我读了郭建龙先生的《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读完后发现,中国历史上那些所谓的“硕学鸿儒”,和花剌子模的信使极其相似。
这是我读过最有趣的关于中国哲学史的书。作者曾当过记者,深谙讲故事的技巧。所以,本书虽然讲的是哲学,背后却包含着历史、人物与政治。
众所周知,先秦是中国哲学的黄金时期。儒、道、法、墨、阴阳、纵横等各个学派,都诞生于那个年代。
然而,秦一统天下以后,秦始皇出于统治需要,把各家学说都给封杀了。失去自由的空气,知识分子能做的,就只有溜须拍马了。
在这本书的开头有个人物,名叫叔孙通。他曾在秦朝为官,一直活到汉文帝时期。话说当年,这位老兄对秦朝的灭亡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秦二世上台后,中原地区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这给当时的朝廷出了难题,这究竟是普通盗匪还是民间造反?两者可是有区别的。
如果是前者,不需要调动中央部队。如果是后者,朝廷就得派兵镇压了。
在今天看来,这是个简单的问题,派人到地方上打探一下不就行了?但那是两千多年前,交通与通讯非常落后,朝廷很难知晓当地的具体情况。
于是这位叔孙通就发话了,他的观点很奇葩。如果是群众造反,说明咱们秦朝的法律不健全。既然我们的法律是健全的,群众不可能造反。
叔孙通显然是一厢情愿,但他的话很合秦二世的心意。秦二世本就是个怕麻烦的人,听对方这么一说,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
最终,直到起义军席卷全国,秦二世这才发现大事不妙,但一切都晚了。
你看,秦二世像不像那个花剌子模的国王。至于叔孙通,他连报喜不报忧的信使还不如。后者至少是知情不报,而叔孙通连事实都没搞清楚就误导皇帝,有这样的大臣在,秦朝能不亡吗?
那么,叔孙通是奸臣吗?还真不是。他跟赵高这样的小人不同,他是个儒生。他给秦二世讲出如此不负责任的话,并不是故意蒙骗皇帝,而是发自内心地相信,像秦那么伟大的国家,老百姓不会造反!
这才是最可怕的。经济学家哈耶克有句名言:通往地狱的路由善意铺就。叔孙通就是用自己的善意埋葬了秦帝国。后来,他又先后投奔了项羽和刘邦,最后竟得到刘邦的重用。
刘邦不是讨厌儒生吗?像叔孙通这等迂腐之人,怎么会被他器重?原来,这个叔孙通没有别的本事,却对儒家礼仪滚瓜烂熟。他用一整套繁琐的仪轨,让大老粗的刘邦体会了一把当皇帝的仪式感。
叔孙通在历史上只是个小人物,但他对汉朝乃至后来整个中国哲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汉武帝开始,政府决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被抬高到了前所未有的位置。儒家学者不仅能入朝为官,还能广收门徒开培训班。到了东汉时期,一些大儒的门下竟有上万名学徒。政府在京城给他们设太学,一大帮人整天在里头之乎者也,钻研经典。
搞了那么大的声势,汉代的儒学到底研究点啥呢?重点就一个:怎样维护皇帝的权威。像叔孙通那样的还不够高级,最好从形而上的层面入手,将王朝的命运,和天地宇宙联系在一起。
在此基础上,就有了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论。这套理论简单地讲就是:人间是个小宇宙,天地是个大宇宙,前者与后者相互感应。无论皇帝做什么,苍天都会给他相应的反馈。
比如,皇帝荒淫无度,上天就会用灾害预警,提醒他该收敛一点了。如果皇帝的统治深得人心,老天也会示以“祥瑞”,比如让人们抓到一只白野鸡,作为对皇帝的奖赏。
在今天的人看来,这种理论跟街头算命差不多。可当时的人并不这么看,包括董仲舒在内的一大批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对此做了详细的研究。后来,这套理论就发展成了所谓的“谶纬之学”。
汉代儒家在开始时还好,可一旦“谶纬之学”开始泛滥,问题就来了。
其实连鬼都知道,那些所谓的“灾异”和“祥瑞”,根本经不起推敲。可如果统治者想用这一套来实现政治目的,那就另当别论了。
后来王莽当政时,很多人就给他编造了一大堆“祥瑞”,今天这里飞出了一只凤凰,明天那里的石头上开了花,只为证明王莽是真命天子,最后真的把王莽给骗进去了,于是篡汉自立,致使天下大乱。
从汉朝开始,儒学作为官方学说,一直受到统治者的推崇。尽管期间经历过波折,也有过短暂的发展,但总体上越来越向政治靠拢,越来越缺乏创造力。然而,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
最糟糕的是,儒家已经把自己与政治绑架在一起。它不再以实事求是作为目标,而是把满足皇帝的偏好作为首要任务,将皇权包装在主义和天命的外衣下。
这就带来两个结果。第一,任何统治者只要愿意,都可以宣称自己“受命于天”,反正没法考证,谁上台谁说了算。第二,很多知识分子从此习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看问题,导致“诛心之论”盛行,凡事不看事实,只问动机。
这便给党争与冤假错案大开方便之门。大伙争来争去,不是为了辨明真理,只是为了证明谁更忠于朝廷,忠于皇上,空话假话满天飞。如果吵不过,就给对方扣一顶大帽子,一口认定你不忠不义。
传统政治的可怕之处就在这里,不看事实依据,只看“天地良心”,后者又偏偏无法揣摩。不过正因为如此,原本旨在维护集权统治的那些天理道义,也反过来加剧了政治的内耗。
其实,这种出于政治需要,不惜歪曲事实,改造理论的做法,不仅咱们中国有,国外也有。
苏联有一位将军,名叫巴甫洛夫,他是苏联头号坦克专家,地位一度在朱可夫之上。
可就是这样一位专家,最后居然给斯大林建议,取消坦克军建制。那可是上世纪40年代,纳粹德国磨刀霍霍,正大力发展装甲部队。巴甫洛夫明知道德国人准备进攻苏联,仍给斯大林出此下策,莫非他是纳粹的奸细?
其实,巴甫洛夫这么做,是为了自保。
巴甫洛夫的恩师图哈切夫斯基,在“大清洗”时被杀掉了,理由是其军事思想带有“资产阶级色彩”。而巴甫洛夫的理论直接师承自前者。为了活命,他就把自己的坦克战理论否定了,以便于恩师划清界限。
苏联这种“自废武功”的做法,导致其在战争初期一败涂地。由巴甫洛夫指挥的西方方面军全军覆没,他本人也被移交军事法庭,最后被枪毙。
巴甫洛夫的自作聪明,让整个国家为之买单。不过幸运的是,随着战争的进行,苏联很快发现了错误。战争固然给世界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但有个好处,你的理论是金子还是渣滓,在严酷的生存考验中很快能得到检验,再想自欺欺人,就没那么容易了。
但战争不是每时每刻都有的,很多所谓的理论,并不能得到现实的及时检验,只能似是而非地摆在那儿,被很多人鼓吹并相信着。
然而,真理是为事实而存在,而非为需要而存在的。当统治者宁做花剌子模的国王,而不愿直面真相的时候,最终腐蚀掉的,将是人们的良知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