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巘书学思想成因探析

中国书法网2018-05-12 10:29:31

梁巘书学思想成因探析

李玉琨

梁巘与当时梁同叔并称“南北二梁”,为“墨林之双璧”[2]。然梁同书官至侍讲,位居翰林,而梁巘仅为一知县,职位相差悬殊,此二人能够并列,可见梁巘的书法成就之高。清代名家邓石如、段玉裁等都曾从其学书法。其书学著作有《评书帖》、《承晋斋积闻录》等。其中《评书帖》一卷,共一百四十一则,为其平日随笔札记,殁后由他人搜辑而成。

对《评书帖》有专门研究的著作有王镇远《中国书法理论史》、[日]中田勇次郎《中国书法理论史》、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和张潜超《中国书法论著辞典》,而吉林大学古籍所段惠子的硕士论文《梁巘<评书帖>研究》所论较详。

从内容上来看,《评书帖》是一个“大拼盘”,从学书门径、书家评论到碑帖鉴赏,所论甚广,无所不包。对于其书学思想,上述的研究成果中论述的也大致相同,概括起来就是“重执笔”和“尚劲健”,但均未明确分析其思想的具体成因,本文试从梁氏的师承、学书经历等方面入手对梁氏书学思想之成因作以初步的分析,从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梁氏书学思想奠定基础。

一、关于执笔论

《评书帖》中比较注重对执笔的要求,其开篇就是梁巘所作的执笔歌:“学者欲问学书法,执笔功能十居八,未闻执笔之真传,锺、王学尽徒茫然。”[3]且梁巘对历代书家的评论亦以是否“得执笔法”来为标准。如评王铎、张瑞图、汪退谷、王鸿绪、杨宾、程韦华、何义门、张得天、王良常、宋高宗等等,其中除何义门和王良常外,均是“得执笔法”。

梁巘所说的执笔法,除在《评书帖》中简要叙述以外,在《清史稿·梁巘传》中其对段玉裁的一番话说得更加明确:“执笔之法,指以运臂,臂以运身。凡捉笔,以大指尖与食指尖相对,笔正直在两指尖之间,两指尖相接如环,两指本以上平,可安酒杯。平其肘,腕不附几,肘圆而两指与笔正当胸,令全身之力,行于臂而凑于两指尖”,“如此捉笔,则笔心不偏,中心透纸,纸上飒飒有声。直画粗者浓墨两分,中如有丝界,笔心为之主也”,同时梁氏强调说:“舍此法,皆旁门外道”,且“二王以后,至唐、宋、元、明诸大家,口口相传如是”。[4]其实说白了梁巘所谓的“得执笔法”就是中锋运笔,杨守敬就已经看得很透彻了:“闻山用笔中锋论,真言独谛,俱可谓度书之金针也。”[5]

然而梁氏为何对执笔法如此重视而喋喋不休呢?考其原因有如下两点:

其一,从梁巘自身的学书经历来看,在《评书帖》中,梁氏详细记述了他本人学习执笔法的经历,由董其昌、沈公筌、王鸿绪、张照、何国宗、梅釴才传至梁巘,且传承过程中曾秘不授人,经叩请再三,方得其法,“仍属勿泄”,幸得梅釴相告,梁氏才得此法,“学书复十余年,觉有得。”梁氏深知学书不易,尤其是像执笔法这种具体的方式,费尽辛苦,才得一二,怎能不在自己的论述中强调呢?另外,梁氏通过其自身体验,深感“得执笔法”的重要性,他说:“书学大原在得执笔法,得法虽临元、明人书亦佳,否则日摹锺、王无益也。”“不得执笔法,虽极作横撑苍老状,总属皮相。得执笔法,临摹八方,转折皆沉着峭健,不仅袭其貌。”可见,在梁氏看来,要想学到书法的真要,首先要学会执笔,这是书家的基本功,否则仅得其皮毛,即使面对锺、王的书法也只能“徒茫然”,不知所措。

其二,从《评书帖》内容上来看,对执笔法的具体要求作了详细说明,还有很多评论是为学书者提出的建议,如“勿早学米书,恐结体离奇,附入恶道。”“学董不及学赵,有墙壁,盖赵谨于结构,而董多率意也。”“学书宜先工楷,次做行草。”等等。另外,同为梁氏所著的《承晋斋积闻录》中,除了和《评书帖》相同、相似评语外,则很少用“得执笔法”与否来评论书家。我们可以推测,《评书帖》可能是梁氏晚年辞官后,主讲寿州循理书院时指导学生书法的话语,被其学生记录下来,遂成此卷。其实梁巘的这种作法也不奇怪,古人早就有“凡学字书,先学执笔”[6]、“善执笔则八法具,不善执笔则八法废”[7]的说法,甚至如韩方明、卢携、林蕴、陆希声等形成专文加以论述。可见学书之前先要掌握执笔法这些基本问题,也并不是梁巘的发明。梁氏从其自身体验,对学生反复说明执笔法的重要性,可谓用心良苦。也可以说,“重执笔”是梁氏的“教学重点”而已,虽然也多次用来评论书家,只是为他的教学服务的,如果认为这是“贯穿其中”的论书核心,[8]则是有失偏颇的。

二、关于“尚劲健”

通读梁氏全文,可以看到,梁氏“尚劲健,标瘦硬”。如:

欧书劲健,其势紧;柳书劲健,其势松。

东坡楷书《丰乐》、《醉翁》二碑,大书深刻,劈实劲健。

褚河南书《龙门三龛记》,中年笔也,平正刚健……

《戏鸿堂帖》中唐明皇《鹡鸰颂》遒紧健劲,较宋《秘阁》尤妙。

《姑熟帖》中东坡《上仁宗表》、《归去来辞》二帖瘦劲。

《游公墓志》清劲而瘦,有别趣。

汪退谷得执笔法,书绝瘦硬。

程伟华得执笔法,学山谷,空灵瘦硬。

褚书提笔空,运笔灵,瘦硬清挺,自是绝品。

对“劲健、瘦硬”书风的提倡,以唐杜甫“书贵瘦硬方通神”为代表,后苏轼以“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人憎”对此作出了批驳,至梁巘,又高举起“瘦硬”这杆大旗。从梁氏所论可以看出,这种对劲健、瘦硬的追求,显然是其特别注重书法点画中的力量感,代表了梁氏的审美趣尚和批评意识,真正是其书法批评的核心。

梁氏尚“劲健、瘦硬”,这与他的工具选择和师承有关,这也是诸多研究专著所忽略的。

在工具的选择上,梁氏提倡用硬毫,反对用软毫。如:

书大字,笔锋需瘦硬。

元章书,空处本褚用软笔书,落笔过细,钩剔过粗,放轶诡怪,实肇恶派。

得天学米以硬笔,临其硬笔,弃其软笔,可谓善于去取。

予用软笔七八年,初至京犹用之。其法以手提管尾,作书极劲健,然太空浮,终属皮相。不如用硬笔,其沉着苍劲处,皆真实境地也。

梁氏根据自己的书写经验,认为软硬毫由于执笔、运笔不同而显现出不同的书法风格:“用软笔,管少侧,笔锋外出,笔肚着纸,然后指挥如意。用硬笔,管竖起,则笔锋透背,无涩滞之病。”但最终还是认为用软笔不如用硬笔,硬毫可以达到“沉着苍劲”的效果,而用软笔则“钩剔过粗”、“太空浮”,甚至是“肇恶派”。故在其用软笔七八年后,改用硬笔以应其风格。并且他认为古人书都用硬笔,故提出临古人书须“弃其软笔”,以硬笔临其硬笔,这样才是“善于去取”。

在师承方面,梁巘书学二王,李邕、米芾等家,专攻楷、行、草,尤其是李邕对他的影响最大,《清史稿·梁巘传》中称梁巘“以工李北海书名于世”。清李斗《扬州画舫录》称:“松斋书学北海,笔法润泽,骨肉停匀。”清包世臣《艺舟双楫》亦云:“巘以工李邕书名天下,真及行书能品下。”后综合各家而最终形成了沉着苍劲的书法风格。而李邕的书法向以用笔遒劲、雄健著称。宋《宣和书谱》:“观邕之墨迹,其源流实出于羲之,议者以谓骨气洞达,奕奕如有神力。”《衍极》:“至邕始变右军行法,劲拙起伏,自矜其能……”明赵崡《石墨镌华》:“北海分隶固而遒逸。”而梁巘本人对李邕也是称赞有加:“北海逸气生动,通身贯注,裴休所谓书中仙手者也,且有英雄盖世之概。”、“北海书纵横而整齐。”、“结体遒紧,笔力健劲”等等。[9]从梁氏存世作品《临王羲之帖轴》和《五言诗轴》中我们可以明确看出梁巘对李邕书法风格的继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李邕的影响下,梁氏尚“劲健”书风也就不足为奇了。 王镇远《中国书法理论史》中认为梁巘的这种论祈尚有“针砭时风之意义”,不确。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梁氏崇尚这种“劲健”书风,和其执笔、用笔、师承等具体情况有关,是他的审美趣尚。况且梁巘所处时代,名家备出,如张照、王澍、刘墉、梁同书、王文治等,各显风彩,或气势雄强,或精劲遵润,或粗犷浑厚,“并共同构成了清代帖学书法的高峰”。[10]梁巘之所以能够在这众多名家中占有一席之地,也正是因其劲健苍茫的书风。每个时代代都有其独特的审美观,然而处于同一时期的书家,由于各自的学书经历、学识修养的差异,其所形成的书法审美观也各有其特点。因此梁巘提倡“劲健”反对“软弱无力”的书风,也是其审美取向所致,并不一定就是在“针砭时风”。 当然梁巘的书学思想也不仅就是上述这两点,如他提出的“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的书法史观,以及“清”的批评标准等,因这些与本文联系不大,不作详述。

总之,研究某家之书学思想,除了深入研究其理论著作外,对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师承、学书经历,甚至于书写习惯等这些具体情况,都应该全面了解,这对于深入研究其书论思想是大有禆益的,并且可以避免因只钻“故纸堆”而得出片面的、不切实际的结论。


梁 巘(1710-1785)

字文山、闻山,号“松斋”、“段砚斋主人”。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生于原亳县(今亳州市谯城区)城里夏侯巷一书香之家。其父梁授孟,性敦厚,喜书法,精通训诂,道德文章为乡邻称道。梁巘自幼聪颖好学,酷爱书法。少年时就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常为乡人书写牌匾、楹联和契约。梁巘十五岁时随其胞兄梁峰南下,游学于南京钟山书院,潜心于科举之学,并利用空闲时间认真研习书法。南京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梁巘在那里大开眼界,见到大量的名帖佳作,他心追意摹,楷法颜真卿、柳公权、苏轼,行草书力追晋唐书家,尤其对唐代书法大师李北海的法帖,用功最深,摹帖尤勤,几近神似。

  梁巘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中举,后赴京考进士不第,便寄寓京师卖字为生。一次,他的字被书法家、乾隆皇帝之子——成亲王永瑝见到,十分欣赏,称赞他“入门正”、“执笔好”,今后“必成大名”,便将他推荐给乾隆皇帝,爱好并长于书法的乾隆帝赐梁巘同进士出身,任湖北宜昌府巴东县知县。在巴东县任上,梁巘为官清廉,耻于逢迎,勤于政事,短短几年就把一个贫瘠的偏远小县建成了富庶繁荣之地。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六十多岁的梁巘自感年事已高且官场越来越难于适应,便以老母年迈、长子新故为由,辞职返乡。乾隆四十年(1775年)梁巘受寿州(今安徽省寿县)知州之邀,出任循理书院院长。循理书院是当时皖中、江淮一带规模最大的学府,梁巘在循理书院管理和执教十余年,其弟子、门人遍及大江南北。在此期间,他培养和提携了张佩、萧景云、姚杨等一批书法人才。尤其是他慧眼识珠,培养了清代书法大家邓石如,更是他晚年的一大功绩。

  梁巘一生致力于书法艺术。据《清史稿·梁巘传》记载,梁巘“以工李北海书名于世”,书法造诣很深。时人将他与当时的钱塘(今浙江杭州)大学士梁同书并提,称为“南北二梁”。亦将他与梁同书及会稽的梁国治并成为当时的书坛“三梁”。他初学王羲之、董其昌,次学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后专攻李北海行书。他把李北海的所有碑刻,如“岳麓寺碑”、“云麾碑”、“李秀碑”、“大照禅师碑”等都收集起来,经过多年的刻苦临摹研习,终以工李北海笔意而驰名天下。

  梁巘存世的书法作品约有二百多件,安徽省博物馆和寿县博物馆收藏较多。他一生书碑很多,仅在安徽、江苏、山东、山西等地所书碑版,有记载的就有65块。纵观梁巘的存世书法作品,可见其行草书灵秀俊逸而又不失法度,其行楷书碑刻沉着稳健、线条遒劲,谨严端重之中含飘逸秀美之态,不愧为清代的书法大家。

  梁巘还是一位著名的书法理论家,有不少书法名著传世,如《承晋斋积闻录》、《执笔法·法帖论》、《评书帖》、《宝晋斋帖跋》等,是其一生从事书法研习的见解和总结。这些书法名著对于执笔、学书、古今法帖、名人书法等,均有精辟论述,多有独到见解,成为后人研习书法的必读著作。(参考亳州晚报《梁巘:乾隆赐同进士出身的书法家》)

附录《清史稿》 列传二百九十之艺术二

  梁巘,字闻山,安徽亳州人。乾隆二十七年举人,官四川巴县知县。晚辞官,主讲寿春书院,以工李北海书名於世。初为咸安宫教习,至京师,闻钦天监正何国宗曾以事系刑部,时尚书张照亦以他事在系,得其笔法,因诣家就问。国宗年已八十馀,病不能对客,遣一孙传语。巘质以所闻,国宗答曰:“君已得之矣。”赠以所临米、黄二帖。

后巘以语金坛段玉裁曰:“执笔之法,指以运臂,臂以运身。凡捉笔,以大指尖与食指尖相对,笔正直在两指尖之间,两指尖相接如环,两指本以上平,可安酒杯。平其肘,腕不附几,肘圆而两指与笔正当胸,令全身之力,行於臂而凑於两指尖。两指尖不圆如环,或如环而不平,则捉之也不紧,臂之力尚不能出,而况於身?紧则身之力全凑於指尖,而何有於臂?古人知指之不能运臂也,故使指顶相接以固笔,笔管可断,指锲痛不可胜,而后字中有力。其以大指与食指也,谓之单勾;其以大指与食指中指也,谓之双勾;中指者,所以辅食指之力也,总谓之'拨镫法’。王献之七、八岁时学书,右军从旁掣其笔不得,即谓此法。舍此法,皆旁门外道。二王以后,至唐、宋、元、明诸大家,口口相传如是,董宗伯以授王司农鸿绪,司农以授张文敏,吾闻而知之。本朝但有一张文敏耳,他未为善。王虚舟用笔祗得一半,蒋湘帆知握笔而少作字乐趣。世人但言无火气,不知火气使尽,而后可言无火气也。如此捉笔,则笔心不偏,中心透纸,纸上飒飒有声。直画粗者浓墨两分,中如有丝界,笔心为之主也。如此捉笔,则必坚纸作字,輭薄纸当之易破。其横、直、撇、捺皆与今人殊,笔锋所指,方向迥异,笔心总在每笔之中,无少偏也。古人所谓屋漏痕、折钅义股、锥画沙、印印泥者,於此可悟入。”巘少著述,所传绪论仅此。当时与梁同书并称,巘曰“北梁”,同书曰“南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