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我的老家

原文作者:国保

【谷恋真武庙】
--- 谷恋关帝庙 ---
在祁县贾令镇谷恋村中部,遗存着祁县最大最完整的寺庙建筑群,因为她实际上是一座“二神合祀”的庙宇--- 关帝真武庙。此庙坐北向南,二进院落,主院西边还有偏院一所。东西宽约30m,南北纵深约70m,沿南北中轴线依次建有:舞楼(已毁)、山门及钟鼓楼、崇宁殿、真武殿、左右配殿等。在祁县所有保存完整的寺庙中,她是面积最大的;而在祁县面积较大的寺庙中,她又是保存最完整的。谷恋关帝真武庙始建年代未知,清代乾隆、光绪年间曾重修,现存建筑全部为清式构造。

X

【山门】

【鼓楼】

【钟楼砖雕细部】
在山门的两侧,高高耸立着钟鼓楼,高达10m,砖砌基座高7m,钟鼓楼的平面呈正方形,四角攒尖顶,四条垂脊呈弧形,犹如盔顶。这也是祁县现存最高的钟鼓楼。

【崇宁殿】

【崇宁殿抱厦内的平棊】

【描金彩绘】
崇宁殿,即关帝庙正殿,因宋代曾加封关羽为“崇宁真君”而得名,所有关帝庙的正殿都称“崇宁殿”。尽管明清之际,对关羽的加封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但是作为道教(民俗)建筑的关帝庙正殿的名称没有改变。
崇宁殿是整个建筑群中最美观的,青砖基座前设砂石砌“垂手踏跺”,这个形制是一般寺庙没有的,尽管它很简洁。无论是瓜棱檐柱、讹角凹面横栿,还是鲜亮的描金彩绘,无不显示出崇宁殿的精美庄重。

【崇宁殿梁架】
崇宁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彻上露明造。四椽栿对劄牵设后槽柱,因为前有抱厦相连。其实崇宁殿内明栿的跨径并不大,在后槽第二椽檩下设双柱,估计是为装设神龛的。不过,即便如此,崇宁殿也是祁县现存硬山顶大殿中,面积最大的殿宇。“文革”期间,把明栿上的云龙彩绘刨去了。大殿的前后壁均进行了改建,只有山墙的上部尚有完整显眼的墨画存留。
谷恋关帝真武庙的前半部分 ---关帝庙--- 是村民的文化活动室,平时一般都开放着,可以随便出入。崇宁殿的后壁设后门,可以通向后院的真武庙,但是后院中堆放着零星什物,一般情况也没人进去。我去的时候,正好村长外出,没有拿到钥匙,不得入内,所以没有拍到真武庙大殿的内景。
但是从外面也不难看出真武庙大殿的构造:三开间五架椽,前檐建廊。按照清式硬山顶外观的惯例,殿内的梁架应该不会有特殊,估计是四椽栿对劄牵用三柱。


【山门两侧的砖雕】

【鼓楼内侧砖雕】
在谷恋关帝真武庙的建筑上,布满了精美的“三雕”构件,特别是砖雕,尤其精细美观,充满了世俗生活的浓浓气息。如果仅仅看砖雕图案,都会误认为是民居建筑上的装饰。比如钟鼓楼上雕饰的“三宝”和“鹿鹤同松”等,都是寓意吉祥的民俗题材。

E='[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祁县(谷恋真武庙)' />【崇宁殿山墙外部的装饰】

【山门内侧的墀头】

【崇宁殿后壁的墀头】
真武大殿的装饰虽然从外观上看,不如崇宁殿那样生动细腻,但是她的“级别”并不低,殿顶五脊全部是由精美的琉璃砖砌筑而成。这些构件均是清代乾隆年间重修时装设的,在正脊上有明确的题记为证。

/>【清“乾隆32年7月”题记】

【右侧琉璃脊饰】
关帝真武庙右侧隔深邃狭窄的胡同与民居相邻;左侧的偏院里,除前方与山门并列的大门外,已无任何建筑存留,但遗址保留,未被挤占。主院四周除左侧一段庙墙倒塌外,其余建筑保存完整。


【真武大殿后背】

祁县(谷恋真武庙)' TITLE='[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祁县(谷恋真武庙)' />【测绘图集】

【真武大殿测绘图(选自《山西祁县谷恋村民居测绘集》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编)】


【关帝真武庙平面图】
在我前往的两个月前,中国东南大学(长沙建筑学院)的大约20名师生,用半个月的时间,对祁县谷恋村现存的民居,特别是这座寺庙进行了精确的比例测绘,并将测绘结果装订成册,赠送了村里几本。我去找村长开门时,在他家里见到了这本测绘集。不亏是专业人士,测绘图极其精美细致。

【附记】--- 谷恋古堡及其民居

【谷恋村西堡门 --- 挹霞门】


【民居照壁】

【民居大门砖雕斗栱】

【民居门画】

【砖匾 --- 耕读第】

【砖雕“吉星楼”】

祁县(谷恋真武庙)' TITLE='[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祁县(谷恋真武庙)' />
【民居“镶嵌式”街门】

【民居“柱廊式”街门】

【民居“拱券式”街门】

【民居内景】

【二进牌坊门】

【正房砖雕】

【正房砖雕】

【砖雕细部】


【民居中珍藏的“天地君亲师”牌位(明代)】
谷恋村是祁县著名的古村落之一,原来整个村落用土筑的堡墙围护,有东、南、西三座堡门,现堡墙已全部拆毁,仅剩西堡门尚存。村内保留着众多的明清晋商民居,与祁县其他地方的民居规制完全一样,都为一进或二进四合院及其组群。
由于谷恋村是晋(祁)商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明清之际出现了众多的富商大贾,与尽在咫尺的塔寺村号称“金塔寺银谷恋”。关于谷恋村的优美传说,自今流传。

(0)

相关推荐

  •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祁县(北堡真武庙)

    [北堡真武庙] 在祁县东观镇北堡村,残留一座真武庙,庙宇坐北向南,一进四合院形制,占地面积约230㎡,始建年代不知,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山门和钟鼓楼已毁,左右配殿各六间,可能后来改建过前壁和殿顶,殿顶 ...

  •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 祁县(镇河塔)

    [镇河塔及铁牛] 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境内共有五条大小河流,其中有一条叫做"昌源河",流程最长.流域最广.流量最大,堪称祁县的"母亲河"!但是在历史上,这条河 ...

  •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祁县(后营真武庙) 

    [后营真武庙] 后营真武庙,位于祁县贾令镇后营村正北部,原来是坐落在村边上,因为村庄日益扩大,现在已经进入村中了.庙宇坐北向南,一进院落,现存正殿和左右配殿,结构为清代形制,现残存面积约300㎡.院中 ...

  •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古迹备忘录

    [祁县古迹备忘录(99)] --- 西建安戏台 ---     西建安戏台,位于祁县城赵镇西建安村西南隅,据戏台上残存的碑碣记载,此处可能是金代所建的集胜寺遗址,因碑碣是可移动物体,不能确定此处就是碑 ...

  •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祁县(乔家堡真武庙)

    [乔家堡真武庙] 如果从乔家大院的前巷口不拐进巷子里而一直往前(西向)走,就会走到乔家堡真武庙门前.真武庙现仅存正殿,其他建筑都已倾毁,正殿其实也已摇摇欲坠,今日不保明天了.原来是学校在庙里,现在是庙 ...

  • 行拍--- 太谷寻塔

    [太谷寻塔] 正月十五可比正月初一热闹多了,不过我不爱热闹,还是觉得出去转转好些.当然了,大过年的,饭还是要和家人一起吃的,吃完饭他们打麻将,我骑摩托车出寻.在祁县的周边有太谷.平遥.清徐等古老的县域 ...

  •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祁县(丰固关帝庙)

    [丰固关帝庙] 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城赵镇丰固村(原属里村乡)村东,也残存着一座关帝庙.她坐东朝西,一进院落布局,山门和正殿沿中轴线正对,两侧分列钟鼓楼.南北明廊.左右厢房及配殿.以及正殿两侧的跺 ...

  •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祁县(新寨塔)

    [新寨塔]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虽然算不上是我国古塔建筑的贫乏区,但是所存古塔不仅数量少,而且体量小,不过祁县有一种特殊性质和形制的古塔,却是晋中地区以外所未见的.在祁县南部的古县镇新寨村西门外的山 ...

  •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祁县(小桑关帝庙)

    [小桑关帝庙] 去年冬天第二场大雪初霁,县境内外的公交车均停运,大雪封山.我也没法去上班了,呆在家里也闲不住,到大街上叫了一辆出租车,胆大的司机愿意载我出去.于是我们来到了祁县东南山脚下的小桑村.在祁 ...

  •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祁县(集林坪关帝庙)

    [武圣庙] --- 集林坪关帝庙 --- 关帝庙,通常也称关庙.关公庙.关王庙.武安王庙.关圣庙.汉寿亭侯庙.伏魔宫等.明清时期,为与至圣孔子的"文庙"相呼应,统称为"武 ...

  •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 祁县(子洪白塔)

    [圣觉寺塔] 圣觉寺塔,全称圣觉寺释迦舍利塔,俗称子洪白塔,位于祁县古县镇子洪村东南三百米处圣觉寺遗址上.圣觉寺始建于金代,寺院早已无存,只剩下这座舍利塔.塔身高约13米,周身涂抹白垩,故称" ...

  •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祁县(三合寺)

    [三合寺] 去年年底,为了寻找一个客户,俺们几个人到祁县昭馀镇三合村进士街,从街口一扫而过时,就看到一角飞檐.因为当时没带照相机,只是走过去看了看,迷迷糊糊有印象,觉得这儿应该有个狐突庙(或关帝庙)来 ...

  •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 祁县(榆林古迹)

    [榆林照壁及观音庙] 在祁县东观镇南4km处的208国道右边,有一座村落叫"榆林".村内保留有三座古建筑:关帝庙.观音庙.村口照壁.其中,观音庙位于榆林村正街南口,村民俗称其为&q ...

  •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祁县(碧国寺)

    [碧国寺] 碧国寺,位于祁县城赵镇西韩村北的一处台地上,座北向南方向,面积较大,东西宽约30m,南北纵深约50m,是很狭长的一进四合院.该寺始建年代不知,现存大殿的木构部分是明显的清代形制.寺内所有建 ...

  •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永安村古建筑群

    [永安村古建筑群] --- 一座小村落的中轴线 --- 永安村位于晋国祁县东观镇西南约3里的208国道右侧,紧邻国道,交通便利,是一座面积约一万平米的小村落,一条东西走向的主街将村庄分为南北两半,这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