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中医31
以新的视角看中医——《人体热环境医学》(31)
从 物 理 学 角 度 解 释 中 医 的 基 本 概 念
杜 湧 滨
为了更好的理解人体热环境,从物理学、解剖学和中医的角度去探寻治病的思路和方法,首先要弄清楚中医的基本概念在物理学和解剖学的意义上指向是什么。
在中医中有许多基本概念,例如:阴、阳、表、里、气、血、风、湿、温、热、寒、凉、瘀、滞、郁、结、虚、实、火、燥,但中医解释这些概念时,并没有解剖学意义上的明确指向,尤其是没有从人体解剖学的角度去阐述和解释其意义,不能指出这些概念确定是指身体的某一部位,某种组织,主要是身体某一部位所处的循环状态,身体内部的物理状态,例如,“表”指的是身体的哪一部分,从皮肤开始,向内到哪一个层次属于表的范围,再向身体内部就不属于表了。再例如,中医常说到有“热”,热在中医中指的是什么物质,是身体的局部温度条件,是体内能量过剩,还是物理状态。总之,我们的先人在不系统了解解剖学的社会中,又从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人体循环,并对人体结构和循环有自己的一整套完整的认识,在几千年的历史中,这套系统对于中国人治疗疾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先人经过多少代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探究出人体的在正常循环状态下,人体内部的理想状态。在不正常的循环状态下,身体内部的某一系统、某一部位、某种组织的状态,尤其是在对不正常的状态表述时,借用表示物理状态的名词来描述身体的循环状态和其他物理状态,大家可见,在本节开头所列举的中医所说的病症名词大多数是表示身体内部物理状态的,这十分形象,在长时间内不能系统了解解剖学意义上的人体时,这种表述反映出身体内部的基本物理状态,例如温热寒凉,反映的是身体内部热量存在相对于正常身体的超出或不足,如果认为身体内部的热量过多,则判断出此人体内有温热,温和热的区别在于身体内部过热的程度。在此意义下进一步定义身体的哪一部位、哪种组织、哪一系统有热,例如肝热,我理解肝实际上一般来讲中医定义的是韧带。这种定义有它科学和形象的一面,易于理解。但它还有一点就是不确定性,他不能明确指出在这个中医定义下解剖学身体的某个系统、某个器官、某种组织的物理状态,究竟是哪一点出现了哪一种不正常的物理或生理现象。这和长时间的小农经济社会的社会条件和科技水平是相适应的,人们只能从这方面理解和推测、判断人体内部的图像和循环状态。
中医的一个优势是将人体的循环状态作为判断疾病的主要依据,它所观察到是人体在有生命动态下的状态,在有生命的活体状态下,许多人体内的物理性状和没有生命是有极大的不同,在这种状态下用以判断身体循环状态,而这一点恰恰是西医所缺乏的,西医的相当多的理论是建立在解剖学基础上的,它所了解身体的基本点是死亡后的尸体,这就看不到人体有生命的状态下存在温度、活性、受力的身体内部很多情况,使我们对身体内部的情况理解有偏差,甚至有很大的偏差。
能不能将中医传统上对身体状态的表述和现代医学解剖学意义上的人体状态结合起来表述清楚,这是中医发展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必须迈过的一个台阶,因此有必要讨论清楚其中的联系,尤其是这些中医术语在现代解剖学上的意义。这里我试图将二者联系起来,将中医基本概念在解剖学上如何解释联系起来,其对中医的发展是有益的。
现代社会,医学已经发展很多了,尤其是解剖学已经相当完善,可以把人体的各种器官、组织、循环表述得很清楚。如果要想中医走向世界为全世界人民所接受,其中较为关键的一步是把中医理论建立在人体解剖学、人体物理学、人体生物学的基础上。关于这一点在前面已经有过较详细的论述,不再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