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道不远人,远人非道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子日:“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1)’执柯以伐柯,睨(2)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3),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4)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5)?”

【注释】
  (1)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引自《诗经·豳风·伐柯》。伐柯,砍削斧柄。柯,斧柄。则,法则,这里指斧柄的式样。(2)睨:斜视。(3)违道:离道。违,离。(4)庸:平常。(5)胡:何、怎么。慥慥(zao),忠厚诚实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道并不排斥人。如果有人实行道却排斥他人,那就不可以实行道了。”

  “《诗经》说:'砍削斧柄,砍削斧柄,斧柄的式样就在眼前。’握着斧柄砍削斧柄,应该说不会有什么差异,但如果你斜眼一看,还是会发现差异很大。所以,君子总是根据不同人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治理,只要他能改正错误实行道就行。”

  “一个人做到忠恕,离道也就差不远了。什么叫忠恕呢?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君子的道有四项,我孔丘连其中的一项也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儿子应该对父亲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臣民应该对君王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弟弟应该对哥哥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朋友应该先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平常的德行努力实践,平常的言谈尽量谨慎。德行的实践有不足的地方,不敢不勉励自己努力;言谈却不敢放肆而无所顾忌。说话符合自己的行为,行为符合自己说过的话,这样的君子怎么会不忠厚诚实呢?…”

【读解】
  道不可须臾离的基本条件是道不远人。换言之,一条大道,欢迎所有的人行走,就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欢迎所有的人学习、实践,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欢迎所有的人走一样。相反,如果只允许自己走,而把别人推得离道远远的,就像鲁迅笔下的假洋鬼子只准自己“革命”而不准别人(阿Q)“革命”,那自己也就不是真正的革命者了。

  推行道的另一条基本原则是从实际出发,从不同人不同的具体情况出发,使道既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性,又能够适应不同个体的特殊性。这就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既然如此,就不要对人求全责备,而应该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为他人着想,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他人。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要说人家,就是自己,不也还有很多应该做到的而没有能够做到吗?所以,要开展批评,也要开展自我批评。圣贤如孔子,不就从四大方面对自己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吗?那就更不要说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了,哪里没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呢?说不定还深沉得很呢。

  不过也不要紧,只要你做到忠恕,也就离道不远了。说到底,还是要“言顾行,行顾言”,凡事不走偏锋,不走极端,这就是“中庸”的原则,这就是中庸之道。 [下一章>>]

(0)

相关推荐

  • 中庸名句

    中庸名句1 / 2页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第二十章>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第二十章>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 ...

  • 《经典研习之中庸》睨而视之

    [原文]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章句]睨,研计反.诗豳风伐柯之篇.柯,斧柄.则,法也.睨,邪视也.言人执柯伐木以为柯者,彼柯长短之法, ...

  • 《中庸》诚则明,明则诚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自诚明(1),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2)明矣,明则诚矣. [注释] (1)自:从,由.明:明白.(2)则:即,就. [译文] 由真诚而自然明白道理,这叫做天性:由明白道理后做到真诚, ...

  • 《中庸》正道直行,默默无闻也不后悔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子曰:"素隐行怪(1),后世有述焉(2),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3).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4),唯圣者能之." [注释] (1)素: ...

  • 《中庸》谁能食而知其味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子曰:"道(1)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2)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3)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注释] (1)道:即中 ...

  • 《周礼》冬官考工记第六·弓人全文,翻译赏析

    弓人为弓,取六材必以其时,六材既聚,巧者和之.干也者,以为远也:角也者,以为疾也:筋也者,以为深也:胶也者,以为和也:丝也者,以为固也:漆也者,以为受霜露也.凡取干之道七:柘为上,檍次之,□桑次之,橘 ...

  • 《周礼》冬官考工记第六·磬氏/车人全文,翻译赏析

    磬氏为磬,倨句一矩有半,其博为一,股为二,鼓为三.参分其鼓博,去一以为鼓博.参分其鼓博,以其一为之厚.已上,则摩其旁:已下,则摩其耑. [译文] 磬氏制作磬,[股.鼓]弯曲的度数为一矩半.以股的宽度作 ...

  • 《周礼》冬官考工记第六·筑氏/玉人全文,翻译赏析

    攻金之工,筑氏执下齐,治氏执上齐,凫氏为声,□氏为量,段氏为鏄器,桃氏为刃.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种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参分其金而锡居一,谓 ...

  • 《周礼》冬官考工记第六·轮人/輈人全文,翻译赏析

    轮人为轮,斩三材必以其时.三材既具,巧者和之.毂也者,以为利转也.辐也者,以为直指也.牙也者,以为固抱也.轮敝,三材不失职,谓之完.望而□其轮,欲其幎尔而下迤也.进而□之,欲其微至也.无所取之,取诸圜 ...

  • 《周礼》夏官司马第四·候人/司右全文,翻译赏析

    候人各掌其方之道治,与其禁令.以设侯人,若有方治,则帅而致于朝.及归,送之于竟. [译文] 侯人各自掌管所分管的那一方的道路的治安和有关禁令,而分设下属[掌管各条道路].如果某方[诸侯派使者]为治理国 ...

  • 《周礼》地官司徒第二·掌葛/槁人全文,翻译赏析

    掌葛掌以时征絺綌之材于山农.凡葛征,征草贡之材于泽农,以当邦赋之政令,以权度受之. [译文] 掌葛掌管按时向山农征收葛草和凡属如葛的草类.向泽农征收萌芝等麻类而用以算作上缴国家赋税的政令,称量轻重长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