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字的结构为什么基本固定,因为有一个核心要素

每个汉字的形象,书法家写出来各具特色,但放在一起比较,却又只是大同小异,这说明,大家都在遵从同一个规则。而这个“集体无意识”的规则,就是字理。我们先欣赏一下历代名家的书法作品。

《平复帖》的书写年代距今已有1700余年,是现存年代最早并真实可信的西晋名家法帖,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研究文字和书法变迁方面都有参考价值。

这是李白传世的唯一书迹,宋黄庭坚评李白:“及观其稿书,大类其诗,弥使人远想慨然。白在开元、至德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

据考,此帖是欧阳修写给自己的学生焦千之的,对其身体状况表示关心,并邀其来家相见。

此作是赵孟頫书写的唐韩愈《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古子诗两章歌以和之》诗,是赵孟頫晚年书法之力作。

此书取法《黄庭经》、《乐毅论》,方整中有温纯精绝之古意,是文氏小楷书的代表。

虽然每个书法家写字风格都是很独特的,但只看笔画排布大局,原来各家各体相同之处远多于相违之处,你能从中发现共性和规则吗?比如,写个“回”字,外囗第二笔一定是“横折钩”,而中间的“口”,第二笔只能是“横折”,没有一个书法家会“斗胆逆袭”;

又如,写个“香”字,第一撇一定是偏横的(不是通常的45度),而下面的“日”,都呈窄长态,谁都不肯写成宽扁的“矮墩子”:

再如,写个“常”字,只能是上宽下窄,反过来就是“烂字”,连字形方正的印刷体都“不敢造次”。

另外,绝大多数汉字,都会有一个“主笔”:还有,写几行字,无论横竖,字的大小一定参差不一,而且几乎找不到一个四四方方的“方块字”。这些原则,不仅行、草如此,连楷书也是“殊途同归”的。

以上现象说明,无论书法家怎么“创造”,都只能是“带着镣铐跳舞”,“越雷池一步”就是谬误。

每个汉字经过几千年的“摔打”,形成既定的造型和公认的写法,这既非众人互相模仿,更不是哪位权威的硬性规定,其“必须这样写”的道理,是传统审美与书写合理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大家感觉某个字不好看、不顺手,那就一定是违背了内在的字理。

既称为“字理”,它就必须具备相当的普适性,所有的字,凡遇类似的场合,大家都会作出同样的处理:而且,仅仅罗列现象是不够的,还必须透析这“不约而同”背后的公理。同时,它又必须是简明、好记、可操作的,假如每个字都要用到不同的原则,这样的“字理”是毫无价值的——可惜,众多的书法老师,偏偏都在这无用功和迷魂阵上,浪费了大量的精力。

这次讲座,将引导大家一步步进入这个有趣而崭新的话题。大致的进程,是先通过例证来确认字理确实存在的事实;接着再介绍字理有哪些最基本的要领;最后要向视觉心理学靠拢,搞明白每个汉字为何只能这样处理,所有的原则,最后将归并到哪一个核心要素。

有点绕是不是?毕竟,这是大家从未接触过的思路,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希望通过讨论,大家对观察汉字架构会有一个别样的角度和全新的认知。这对指导学生又好又快地写字不无裨益。把简明的字理交到学生手中,还能帮他能够脱离老师,自主判别字的好坏,并知道怎样修正才最合理、最经济。

最后再附上两个图。第一个,说明所有的撇捺,只要在汉字中处于某个位置,就一定是怎样的状态,几无例外;第二个图,是各位个书法家写的“暑”字,上下两个“日”,写法是既不同又固定的。为什么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相信听完讲座后人人都会作出通透的解释。


部分图片来源于故宫博物院,墨点整理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