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的学识魅力

余蕾

语文老师的最佳形象应该是怎样的?我想,除了“工作认真,热爱学生,有事业心”等这些套语外,语文老师在人们眼中一定应是“腹内有诗书,笔下有华章”的饱学之士。

这样的要求或许近于苛刻,我努力了几十年也还相距甚远,常常感觉自己底气不足,充其量也只能叫做“合格”,而难进入“正宗”之列。不过,我始终没有放弃追求。如果没有了这样的追求,做一辈子语文老师,便会有一辈子的遗憾,便总难找到自信,总难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正宗”的语文老师的形象。

把教材上的几十篇课文讲个八九不离十,一般语文老师不难做到,有教学参考书可参考,有别人的经验可模仿,拿过来,传过去,也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做这样的语文老师,可算得“合格”了,却未必“正宗”。如果讲教材上的《论语》十则,你却没有读过第十一则;如果讲教材上的“鲁提辖”,你却并不了解《水浒》;如果讲鲁迅的杂文笔法,你读鲁迅杂文却还没有超过五篇;如果讲《苏州园林》,你却缺乏一定的艺术构图的欣赏眼光;如果讲《兰亭集序》,你却对书法的气韵知之甚少;如果指导写作,你却一年难写两篇文章……我想,你的课也只能是照本宣科,只能停留在一个浅薄的层次之上。我们总在说,语文博大精深,绝不是指教材上的几十篇课文,而是说语文所展示的是文学艺术,语言艺术,乃至人类文化这个广阔空间里的无限精彩。

我不是说语文老师必须博如杂家,深如学问家,我只是认为,语文老师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的老师,开卷能读,提笔能写,语必动情,文必动心,旁征博引,驰骋古今。这样,你在课堂上就会因胸有成竹而表现得从容自如,左右逢源;不至于因知识匮乏而显得压抑拘谨,举步维艰。仅以讲毛泽东的著名词作《沁园春.雪》为例。短短一首词,所展示的信息极为丰富,政治的、历史的、文学的、艺术的、语言的……,我们不一定都向学生一一讲解,但作为老师,对这些信息却不可陌生。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个性;词中动静相对、色彩相融的画面构图的艺术之美;壮阔与幽雅、浪漫与严谨的虚实和谐的诗歌语言之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历代君王的“文采”和“风骚”……方方面面的知识,你必须成竹在胸。如果只根据字面和注释所给的一点信息,而没有对诸多文化信息的厚实积累,你的读,便只能在声音的大小,语速的快慢上做一些表面变化,而难以传达出这首佳词的绝妙神韵。

讲得清楚,学生明白,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收获。而你的良好的学识功底,则会使你处处显示出智慧与灵气,让学生陶醉,获得享受,感受到心灵的冲击,这才能让语文课产生迷人的魅力。学生学语文的这一收获,远远大于前者,这样的语文课才能让学生永远铭记。

我们的语文老师,应该具有学识魅力。

(来源:人教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