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处方规律 (一)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中医的处方规律
(一)
讲者:孙洁
文字整理:岑秉融
编辑:东旭
一、中医处方的两大思路
一
经方
二
时方
第二个就是时方。时方就是后代医书所载的所有验方。
我为什么特别强调是后世书所载的验方呢?因为还有很多方不是医书所载的。那这些方子,有时候我们并不都把它承认是一张方子。不是说随便把几味药放在一起拿来治个病,就一定是张方子。所以我们特别强调,是后世医书里那些多多少少还是经过了一些筛选和检验以后的方剂,我们把它称为时方。
时方的名方非常多。用时方的时候,我们有时候也是用原方原量。时方的原方原量跟经方不一样。经方记载得很清楚,该用几两就是几两。但很多时方在它的原始文献里面,根本就没有写剂量,只罗列了药。这种情况下,剂量要用多少呢?只能自己看着办了。那就不存在原方原量的问题。
还有的的时候,是给的弹性剂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让你自己看着办。像张景岳,经常讲“附子三钱,亦可用之一两”,三钱到一两跨度很大。还有“初则一二钱,渐加之半斤亦可”,那这个跨度就更大了。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就是说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运用。所以原方原量还是打个引号的原方原量。
但是有一些特殊情况,我们必须得记住它的比例。比方说当归补血汤5:1,六一散6:1,左金丸是3:1。记住这个比例的目的是掌握这张方子的处方特点。在实际上运用的时候,却未必一定要按这个比例来。
比如说当归补血汤。当归补血汤的核心处方思想是什么?是补气以生血,所以归少芪多。那是不是一定要5:1呢?虽然书上解释得天花乱坠,有各种理由说应该就是5:1。但实际上在临床应用的时候,很难说一定就只能5:1。如果这个人真的血虚得很厉害,但是气虚不是那么明显,在补气生血的时候,当归多用点问题不大的,用3:1也是可以的。
再讲实际应用。一般来说我们黄芪用到30克就可以了,用到60克就算比较大的剂量了,90克就非常大了。如果说当归用一个常规剂量,10克的话,按照5:1,黄芪你就要用到50克。
第一,在习惯上很少开50克;第二,50克已经是一个比较大的剂量。用上去就不担心气有余变成火吗?很多人黄芪用多了以后,会出现一种流感样症状,这个就是“气有余便是火”的一个表现。难道要再去加一点陈皮,或者加点川牛膝来引气下行吗?这不是多出来的事情吗?黄芪就用30克,当归就用10克,3:1的比例,为什么不可以呢?其实也是可以的。
你再比方说像左金丸,黄连吴茱萸6:1。实际上呢?有的时候是黄连吴茱萸1:1,有的时候2:1,甚至1:2也不是不可以。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哪怕是在《丹溪心法》的原书里面,它也是有多种剂量配伍的。所以一方面必须得知道,他的原方比例是6:1。但是另外一方面,在用的时候你要知道这个比例的所以然,这样就可以灵活地调整剂量比例。
第二个,大多数时方,其实我们在用的时候还是强调一个要灵活加减的。实际上大多数时方,尤其是明清以后的方,作者在记录这个方的时候,他在底下就会写加减,什么症要怎么加减,什么症要怎么加减。因为临床始终是变化多端的,不根据临床实际情况来进行加减的话,恐怕也很难起到一个最好的效果。
三
用药加减与合方
四
方与药的辨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