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有斑=脏腑有瘀?中医教你巧化斑

原创 陈少丽 上医健康 昨天

导读

黄褐斑是女性朋友常见的一种面部的皮肤病,表现为面部局限性的皮肤色素沉着,常生长于两侧脸颊部位,经常呈对称发生。这个病可以说是易诊而难治,诊断是很容易的,但是治疗却并不容易。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以下内容,整理自上医健康明医陈少丽线上讲座。点击此处,可直接回看讲座视频。

黄褐斑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1.激素水平紊乱
体内雌雄激素的不平衡会引起黑色素细胞分泌,黑色素分泌增多又会影响酶的运化,使得黑色素沉积于皮肤,形成黄褐斑。
2、精神压力过大

导致体内垂体和性腺功能紊乱,促进雌激素水平升高。
3、过多的紫外线照射

促进黑色素的生成和分泌。
4、饮食不节

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耗气伤津,影响水湿运化。
5、滥用化妆品

良莠不齐,可能含有重金属和激素。

从中医的角度讲,内瘀则外斑

中医更关注的是气血流通的状态,各种原因导致了气血流通不畅,换言之,就是新陈代谢紊乱,所以废物堆积了,造成了色素沉着较多,然后会长斑。
长斑的位置和脏腑瘀堵的关系

有诸内,必形诸外

脏腑功能紊乱所产生的疾病,会通过外在的部位表现出来,因为它们之间是有经络联系的。
颧骨部位长斑
对应肾脏、三焦、肠道
这些脏腑与水液代谢、气血生成、水谷精微的运化相关。
当这些脏腑功能异常,就会导致新陈代谢的紊乱,代谢废物堆积,表现为面部相应部位出现色素沉着,长色斑。
额头两侧及太阳穴附近长斑:
对应肝胆
额头两侧及太阳穴附近属于胆经循行的部位,胆和肝互为表里,在这个部位特别容易长斑的,原因往往是肝脏郁滞,气血不通
口角的周围及鼻翼的两旁长斑:
对应脾胃
脾胃功能的紊乱,还会导致气血生化、水谷精微运化、水液输布异常,可伴有大便秘结或泄泻,神疲乏力
中医怎么调理黄褐斑?

内治法

下面给大家所介绍几个比较常见的证型及相应的中成药。
肝:肝气郁结
经常性精神的紧绷,压力过大或者过于疲劳,情绪不畅以后,就会影响到肝的疏泄功能。表现为乳房胀痛,胸胁(两侧部位)有胀气。
因为脾和肝的关系是很密切的,肝气的郁结容易导致脾胃的运化能力下降,有些人也会出现肚子中间部位胀气
肝气郁结,伴有气血不畅:
  • 表现为乳房胀痛、胸胁胀气
  • 可以用玫瑰花、当归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药物泡茶
如果肝气郁结响到了脾胃功能:
  • 出现食欲不振,纳呆
  • 此时就不能单单的治肝调气血了,还要兼顾调脾
  • 可以吃逍遥丸
如果肝气郁而化火:
  • 出现口苦、口渴这些症状,或者人特别容易上火、烦燥
  • 可以吃加味逍遥丸,能帮助疏肝泻火
肾:肾阴亏损、肾阳虚
肾阴亏损:
  • 经常容易疲劳,容易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 晚上睡觉的时候容易出汗
  • 可以用六味地黄丸,滋阴降火
肾阳虚:
  • 容易怕冷,小便多,尤其容易起夜,有时会出现水肿
  • 可以用肾气丸金匮肾气丸这一类的补肾阳的方子
脾:脾气虚弱
有些人本身脾胃就弱,表现为容易累不愿意吃饭,或者吃饭不香,吃什么东西都觉得不好吃,有的人还容易胖
大便黏而,虽然说一开始或许能成形,但是往往后面就是稀烂的,不成形
调理:健脾益气+祛湿
  • 六君子汤,即四君子汤(补气基础方)+半夏、陈皮(化痰湿)

气滞血瘀

有些人瘀血较重,瘀堵严重,脸色看上去比较,舌头伸出来发紫的,嘴唇也是暗紫的。
可以吃一些活血化瘀的中成药,如桃红四物合剂、血府逐瘀口服液
上面这些证型是大家都容易见到的,但是临床上的患者情况往往不会这么简单,证型夹杂得比较复杂
如果说你吃了一段时间的中成药,感觉还没有什么明显改善的话,建议找中医当面去看一下。可能你对自己的证型判断有误,或者你属于比较复杂的情况。

外治法

通过推拿、刮痧等对局部部位进行刺激,让气血流通,对于改善黄褐斑是有一定用处的。
平时可以经常按揉这些穴位:
足三里:促进气血流通
三阴交:保持大便的通畅
合谷穴:促进新陈代谢,有通便效果
黄褐斑的一些护理妙招
1. 做好防晒

2. 洗脸要轻柔
不建议经常使用去角质产品,容易损伤皮肤的屏障,最后结果可能是,你会比别人更容易长斑。
3. 心理调控
大家要学会自我减压,调节心情,不要长期处于疲劳、精神紧绷的状态,而且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4. 合理饮食
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适量吃水果。
5. 慎重选择化妆品
尽量挑选不含重金属的,且温和、无刺激的产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