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的美——日式美学中的“侘寂”
文丨海椰子 · 主播丨小夜
“物哀”、“侘寂”、“幽玄”这些日式美学词语对于热爱日本文学的朋友来说想必不会陌生,但相较于经常被提及的“物哀“来说,对“侘寂”这种美学意识有所了解的人就相对少了很多。
大部分日本人都知道“侘寂”所表达的感觉,却很难将这种感觉转化为确切的语言描述出来,几乎成了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学体验。
“侘”大意为简单朴素的意思,“寂”则可解释为经过时间流逝后而逐渐劣化的意思。
其实“侘寂”本身词语的含义不难理解,但如何在欣赏艺术作品乃至日常器具的同时指明这种审美感受对审美过程的影响,才是理解“侘寂”的难点所在。
“侘寂”的概念出现于近世,相对于分别出现在平安时代和中世的“物哀”和“幽玄”更晚一些。
很多人曾在对日本文学的评论文中看到例如“这样的描写体现了一种物哀之美”等等的评价,却较少提及同为日本三大美学的“侘寂”在具象物体中的表现。
这也侧面反映出“侘寂”的物质化层度更低,更注重精神层次的感悟。
现象学美学
为了更好地解释“侘寂”这一美学上的感受,我们可以诉诸于现象学美学的一些代表性人物所提出的一些观点。
现象学美学是当代西方美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其中一位主要代表人物法国美学家米凯尔·杜弗莱纳所提出的审美意识在审美过程中的应用,也能够帮助我们将“侘寂”变为一个更加易于理解的美学概念。
杜弗莱纳认为,审美经验是创作者的审美经验和欣赏者的审美经验的叠加。杜弗莱纳从欣赏者的立场所建立的审美理论一部分摈弃了过去常常使用的从创作者角度所建立的美学观念。
在“侘寂”这个概念中,通常创作者一方的初始创作目的是被弱化的,这也使得它同现象学美学的观念能够较好地融合在一起。杜弗莱纳称艺术作品不等于审美对象,也不仅仅是自然对象。艺术作品被称作为一般对象,而审美对象则是其的升华。
杜弗莱纳对于审美对象的定义是:审美对象是艺术作品和审美知觉的叠加。
通过这个对于审美对象的公式化定义我们可以发现“侘寂”在我们对于美学感知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实则就同杜弗莱纳所定义的审美知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审美知觉是完全局限于艺术品观赏者角度的一种体验,凭借个人的艺术感悟对艺术作品本身进行诠释,而不借助于艺术品创作者的立场。
“侘寂”因其注重时间流逝后器物的自然变化,器物的静态同观者主动叠加的这样一种对于时间的感知推动着这样一种独特的审美知觉的产生。
审美知觉作为中介物,促使着审美者和审美客体通过其达到某一层面的一致性。这样知觉和审美对象的统一,是我们理解“侘寂”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
不完整的美
"侘寂”在知觉和审美对象的统一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便是将审美者的审美重心放到器物的本真上去,尤其关注于其部分的“不完美”更加能够凸显“侘寂”带来的审美体验。
“侘寂”注重事物不完整的一面,并从其中发掘其在时间流逝之后通过这种不完整所折射的本真。
这种和一般认知中传统的精致或是直接的视觉美感显然是冲突的,这种突兀感促使着观者去发掘自己对于审美客体在这层视觉美感下的其他领悟,由此便促使着审美知觉的诞生。
从老旧的物品上品味到来自岁月的痕迹,这种审美知觉因其同审美者本身紧密相关而具有一定的私密性,也同主流的一些审美观念有所偏差,因此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审美客体上。
仅仅是需要“经过时间流逝下所产生的瑕疵”这一对于审美客体的要求,就能让很多想要将这一审美知觉在生活中进行应用的人踌躇不前。
然而,这并不代表“侘寂”这种审美知觉缺乏应用的场景。作为一种主观的审美知觉,其存在甚至可以完全脱离审美客体的创造者,从而完全依赖于审美主体的诠释。
简单来说,越是外表斑驳的器物越是让人回味,但实则上,任何在过去同审美者产生时间上联想的器物都是一种“侘寂”的体现。
走入现代
在现代设计上,侘寂也被运用在简约主义的理念中。尤其在日本这样一个很多人信奉“断舍离”这样的生活理念的国家里,“侘寂”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引申设计也就成为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
“侘寂”让很多怀旧的人找到了一种让老旧事物重新回到生活中的方式。缺损不代表一件器物的卑劣,能够从老旧的物品上探寻到来自岁月的痕迹,从而看到其真实的内在,才是侘寂所呈现的一种体验。
现代人追求完美,而生活物件也随之变得愈发精致,看不见瑕疵。但这种一味地追求视觉上的“完美”恰恰是侘寂所排斥的。
很多人如今在纷繁复杂的现代审美中,认为应当让事物回归本源,保持其不经过修饰的外表才是生活的本质。
即使一件器物的外表有所削减,但其在观者心中的精神依旧是完整的,甚至有了更加醇厚的韵味。
尤其是在如今都市愈加繁华,人们生活方式越来越相似的时代,很多人转而会对“侘寂”产生共鸣。
“侘寂”推动一个人自我对于器物在时间中磨合的独有认知,在现代社会嘈杂的环境里,提醒着人们保持着自我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侘寂”给予了现代人一种对于“与众不同”的渴望,也是在时间洪流中建立的一个小小避风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