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我想您
何处寄相思
欲语泪先流
-------题记
提起笔,想写点什么,又不知道该写点什么。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只化为一声“要是奶奶还在,该多好啊!”
奶奶离我们而去已经二十天了。从住院到离开,也就短短的十二天。恍惚中总觉得奶奶还在我们身边。只是出了一趟远门,又或者去见一个远方的朋友,一时半会回不来而已。好像我下次回家,奶奶还会拄着拐杖,站在门口,笑容满面的说“洋儿,你来哒!我去倒茶你喝。”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奶奶再也不是年轻时候的样子了。其实,所谓的年轻也有五六十岁了。满头的白发,掉光的牙齿,瘦削的面容,听不清声的耳朵,看不清人的眼睛,不离手的拐杖,脱不下来的厚衣裳。那个走路虎虎生风,精神矍铄的奶奶好像一阵风似的,被岁月带走了年华。
小时候,奶奶做肉汤,总喜欢放新长出来的柑树叶。那股清香,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后来,奶奶年纪大了,也做不了饭了。我也好多年没有喝过这样的汤了。
农忙的时候,奶奶一个人做十几个人的饭,洗十几个人的衣服。一日三餐,七八个菜。那个时候的我们除了疯玩,就是疯玩。几兄妹还时不时的吵个架,打个架。扯着喉咙喊“奶奶耶,哥哥又打我。”
家里那棵高大的桑葚树,每年总会结很多又大又甜的桑葚。奶奶会铺好雨布,用竹竿把桑葚打下来,给经过门口的学生吃。那个时候的我,是不愿意的。穷人家的孩子,好不容易有点吃的了,舍不得分享。但是奶奶会在每年桑葚上市的季节,打桑葚给大家吃。有的人爬上树,坐在上面吃,奶奶也只会担心他们会不会掉下来。后来我们去了隔壁村小学读书,也没有学生再经过门口了。再后来,条件好了,大家都不吃桑葚了。慢慢的,那颗高大的桑葚也老了,每年只有一树茂盛翠绿的枝叶。
等我长大了,来了长沙读书工作。看到那一盒盒待售的桑葚,总会想起我们在树下抢桑葚吃的欢乐。
那个时候过年多有意思啊!奶奶总跟我们说很多过年的忌讳。进了腊月,就不能说鬼神了。路上的东西除了钱,其他的都不能捡。年饭,总会给祖宗留一桌。奶奶会做很多蒸菜,粉蒸肉、粉蒸鱼、粉蒸排骨、粉蒸萝卜丝。。。。。。特别是粉蒸萝卜丝,极其美味。吃过年饭,奶奶就开始包团子。这是我们当地的一种特产。皮用糯米和籼米按照比例配成,菜和肉混合做陷。因为穷,一年也就吃那么一两次团子。还是以菜团子居多。即使这样,我们也是非常的期待。记得有一年,大妹在我们家里过年。我、三哥、大姐、大妹比赛吃团子。吃了一蒸笼。大妹因此闹了一晚上的肚子。奶奶也彻夜未眠的照顾她。长大了,我们总是拿这事取笑大妹。每年守岁一大家人热热闹闹的围在火炉旁,吃着零嘴,聊着天。到了凌晨三四点钟,就开始祭祖。灯火通明的大厅里,一家人笑语晏晏,穿着新衣服,轮流给祖宗磕头,祈祷新的一年会更好。
浓浓的年味,让我们一整年都盼着过年。
后来我们离开了老房子,有了自己新房子。奶奶总会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给我们留着零嘴,盼着我们去。
初夏时节,门前的柑树、坡上的橘树,开满洁白的花朵。离得很远,都能闻到那股清香。胖嘟嘟的槐花,金黄的小雏菊,嫣红粉嫩的荷花,翠绿的稻浪,去见奶奶的路,总是那么美。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一年秋天,路上的野菊花成片成片的,如瀑布一般。金色的阳光洒在身上,温润不燥。见到奶奶的时候,她正坐在厨房门口。看到我们来了,高兴的不得了。路还是那条路,但我再有没见过那么美的菊花了。
家里的老房子,镇上、县城大伯的新房子、大伯承包的猪场、岳阳六叔的家、镇上墟场九叔的家、河边大姑妈的家,奶奶住过很多地方。唯独没有住过我们家。奶奶总说“什么时候你爸爸要是不种田就好罗,我就放心了!”总是盼着念着,希望爸爸可以早一点享福。奶奶的七个子女,只有我爸爸还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因为这个,非常焦心。有点什么吃的,就给爸爸留着。熟食、零嘴、水果、蔬菜、肉类。。。。。。只要有,总会留一份给爸爸。经常打电话给爸爸,要是爸爸没接到电话,奶奶就会急的不行。给我和大姐打电话,让我们联系爸爸后给她回电话。“你爸爸没有接我的电话了,不知道干什么去了。我担心了!你给他打个电话,让我跟我回过来罗。”那时的我们,并不是十分理解奶奶的焦急。想着爸爸肯定是忙,又或者是手机没有电了,看到了自然会回复的。静水深流,现在才明白这深沉的母爱!
最近几年,奶奶总是喜欢跟我们打电话。“洋儿,在干什么?吃饭了吗?你好你好,再见!”每次都是匆匆几句就挂断了电话。生怕打扰了我们,又记挂我们,甚是想念!当我们打电话问候奶奶时,除了开头固定的问答,其他都是我们说我们的,她说她的。奶奶好像知道我们会说什么,就像考生把答案都背下来了。只要是听到我们的声音,她就满足。年纪大了,耳朵背了,我们说什么她都是开心的说“好好好!”生怕多说了几句,会要很多话费。每次都是急急忙忙的挂断电话。
奶奶总是记挂着每一个人。记挂住在河边住的大姑;记挂住在县城的大伯;记挂还在务农的爸爸;记挂走南闯北的四姑;记挂远在新疆的五姑;记挂去了军区的六叔;记挂还在沿海工作的九叔。等到在镇上定居,又记挂我们孙辈。同样远在新疆的大哥、二弟;在长沙的二哥、三哥、我和大弟;在深圳的大妹,在岳阳的三弟;即使就在身边不远的大姐;一起住的小妹和小弟,奶奶也同样记挂。每天都为我们祈祷,年年岁岁不间断。
我还住在读小学的时候,村委会的喇叭里,经常放那首《离家的孩子》。“离家的孩子 流浪在外头 没有那好衣裳 也没有那好烟 好不容易找份工作 辛勤把活干。。。。。。 ”奶奶一听到这首歌,就会念叨在沿海工作的九叔。怕九叔在外面吃不好,喝不好,还受罪。到了腊月,就盼着九叔回家过年。有一年,九叔没有回来过年。奶奶念叨了一个腊月和一个正月。“也不知道,外面有没有粉蒸肉吃?”“也不知道那边热不热闹?”“也不知道。。。。。。”
这么一大家人,也不知道奶奶的心多大,才能放的下我们。也不知道奶奶的心分成了多少份,才能每一位亲人都记挂。
从前不懂“欲语泪先流”,现在懂了才发现是那么的悲痛!回到长沙,才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奶奶已经离开我们了。白天,因为工作的原因,还能忍住思念。下班回到家,拿起手机翻看奶奶的照片、视频,总是忍不住大哭一场。再回家,没有奶奶在门口迎接我了。生病了,也没有奶奶为我祈祷了。奶奶也在不会往我的袋子里塞吃的了。我再也没有奶奶了。
小时候的我,总是喜欢跟着奶奶。那个时候条件不好,养猪都要好好照顾,生怕养不大。我总是喜欢跟着奶奶一起睡在猪棚旁边的小房子里。奶奶唱歌给我听,教我扭秧歌。无论去哪里吃酒,奶奶总是带着我。
想念我的奶奶,一位平凡又伟大的农村妇女。她的一生,简朴善良,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养育了七个子女,给了我们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希望奶奶下辈子做一位大小姐吧。不愁吃,不愁穿,不受苦,不受累。一辈子顺顺遂遂,儿孙满堂,喜乐平安!在暖暖和和的床上老去。
又希望奶奶一直在天堂。人生的旅途,归处都一样,总有相聚时。
大姑:“幺妈明明好了的。我那两天真不应该回来的。”
大伯:“幺妈,我跟你找了一个好地方,你就安心在那里了。你以前一看到我来了,你就打哈哈笑了!”
爸爸:“多看下奶奶,以后就看不到了。只能看照片了。住院的时候,一说起青儿洋儿来了,就说哪里哪里?饭也愿意吃了,药也愿意吃了。”
四姑:“明明都好了的,明明好的了!”
五姑:“幺妈吃了一辈子的苦。”
六叔说:“幺妈跟我说,以后等洋儿和晓东结婚的时候,她要喝干糖茶的。”
九叔说:“幺妈就像睡着了一样。”
总以为自己还是一个小孩子,猛然发现已经28岁了。也该我们为父母、亲人撑起遮风挡雨的伞了!子欲养而亲不在的痛苦,使得我们这一大家人痛不欲生。总以为还有以后,还有明天。却不知时光匆匆,步履不歇,不为任何一个人停下脚步。
奶奶,你记挂我们的心,就像我们记挂你的心一样。岁月还长,我们会温暖、团结、向上、行善,如你期待的那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