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鲜活的鱼,摔死了卖

市场上买鱼,常识上都是买那鲜活乱蹦的鱼。至少,也得是张嘴出气的鱼。人说,不论煮鱼汤,还是焖鱼块,都鲜。也因此,摊贩的死鱼,一般很少能卖得掉。

也有人说,无论活鱼还是死鱼,最后放在热锅里,都是一个死。没有人吃在嘴里的,是活鱼。除非是生吃鱼。拣着活鱼才买,那是富贵人家的讲究。他吃喝不愁,自然就讲究口味了。

无论如何,卖鱼的小贩,都尽量卖活鱼。死了的鱼卖不上价,也是真的。

这个道理,皖北的颍上人也都知道。他们卖鱼买鱼,首选也都是活鱼。但他们有时候,却专门把“鲜活的鱼,摔死了卖”拎出来说。异乡人初听起来,就有些不明所以了。

有的人在办事情上,某一件事没办成,没完工,他断不会去做别的事。哪怕另外的事情再紧急,再重要,他也无动于衷。人家问他,咋不动弹?他总是回答说,我原来的事情还没弄完。对这样的人,皖北村人就送他一个称呼:“鲜活的鱼,摔死了卖”。言语之间,多是看轻之意。

还有的人在做事过程中,习惯于死搬硬套。从人家那里学来的一套程序,他一样都不能少。从书本上看来的套路,他干同一件事一样都不会少。亦步亦趋,不越雷池半步。哪怕火烧眉毛了,他还是不紧不慢,不急不躁,一副“胜似闲庭信步”的做派。对这样的人,皖北老乡也没法子,只能苦笑着,送他一顶“鲜活的鱼,摔死了卖”的帽子戴上。言语中,不只是看轻,甚至有看贬的意味了。

传说远古时代,伏羲氏擅于仰观俯察,继而推演出了八卦。《周易》中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可以说,变,是事物发展的常理,也是世事存在的常态。顺变而为,以变应变,才是察事、处事、行事之道。

但现实生活中,不知变、不识变、不懂变的人,确实大有人在。或者是“一根筋”,或者是“死脑筋”,或者干脆就是“一头迷”,弄来弄去,就导致了“鲜活的鱼,摔死了卖”的局面。从哲学上说,这就是一种机械论。当这样的想法占据了主导,他不到处碰壁,才怪。

人们常说,马列主义在于灵活运用。其实这个意思,在皖北乡人心里,早就扎下根了。一个表征,就是他们对“鲜活的鱼,摔死了卖”的看不起。一个人如果经常患“鲜活的鱼,摔死了卖”的毛病,他一家老小,都用手指头指着他的额头,数落他——

“不长记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