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鹏宇 | 腹有诗书自芳华——“魅力都城地,骑行新绥化”望奎篇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都城地”发展目标,展现绥化地区城市之美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巨大成果及变化,特别策划此次活动。
主办单位 民革绥化市委
协办单位 绥化市山楂树传媒有限公司、全景绥化、网易新闻绥化站、绥化市自行车运动协会
活动时间 2018.7.7——2018.10.1
活动地点 绥化地区(三市六县一区)
活动形式 骑行沿途第一视角和全景,视频制作,微媒体宣传
望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源自一本书,书名《历尽沧桑史料集》,编著孙铁汉,2006年内部发行。书中记录了生活在望奎县的孙氏两代人跨度近百年的历史。阅读之余,我总会被感动着。以孙氏两代人为代表的望奎人,在近代的历史长河中,不懈地奋斗和求索,他们都把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紧紧地扣在一起,他们虽不是弄潮儿,却都为历史长河的奔流贡献出了自己一生的力量。所以,我对“小县名城”的望奎县及望奎县人民,就因为这本书,而格外的心生敬仰之情。
这么多年,我也多次去过望奎,每一次去,都会不自觉地变得更为严肃起来。不是心情变得沉重,而是总感觉被一股力量摄受着,我觉得,这力量就是望奎人的精神力量。
双龙城仿古城门牌楼
诗情
2004年,望奎县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词之县”的美誉。当年着实惊了我,据说当时是塞北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这个荣誉说明望奎有一大批诗人,且水平之高足以支撑起“中华”这么隆重的字眼。这里,我不罗列数字,您若也读过《历尽沧桑史料集》,您就会和我有同感,望奎得此殊荣,实至名归。因为早在民国时期,望奎县就拥有一大批像孙首春那样的老师,他们道德高尚、信仰坚定、才华横溢,正是他们默默而辛勤的耕耘,为望奎县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老师,正是这些老师们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望奎人民。不难想象,望奎德育水平之高,民国既已初始。而这,我想就是望奎县之所以能够相继走出一大批一身正气的将军、满腹诗情的诗人、笔墨传神的书法家的主要原因。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教育,在此时,很好地向我们证明了奉献的价值。
中华诗词碑廊
当我们骑行队伍骑行穿越古色古香的双龙城牌坊时,看到道路两旁的每一盏路灯上都有一个扇形的广告画,这分明是展开着双翼在欢迎我们。两个翅膀上分别写着“中华诗词之县”和“中国书法之乡”大字,这座拥有50万人口的城市,有此两翼,真是诗情墨韵铸龙城,何愁不潜龙腾渊飞九天啊!县文化广场上的中国寒地黑土诗词碑廊,曲径通幽,白墙碧瓦,一百余幅诗词尽收眼底,大家认真阅读着每一首,严肃而认真。我知道,大家都对文化有着敬仰之情,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望奎文化底蕴之深,满城皆佳句、处处皆笔墨的规划设计,这种古典之美,在全区是唯一的。它能够反映出望奎人的高尚精神追求,这追求是超越物质的,是您通过阅读众多望奎诗篇所能感觉到的。他们于当下的生活努力觉悟着生命的本质,那种探索,那种执着,那种坚守,我想,正是望奎的精神内涵,而我被摄受的那种精神力量,正是来自于它们。
望奎县“中国书法之乡”命名授牌仪式(2014年 6月17日)
书韵
诗书不分家,善写诗通常写得一手好字,这在望奎县是平常事,年龄偏大些的老者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大笔一挥,书法洋洋洒洒,或拙朴,或灵秀,无论摆放在哪里,立即翰墨飘香,顿生儒雅之气。我们骑行队伍一早出发前,每一个人都期待着此行能得到一幅书法作品。
蔡兴洲老师和他的学生们
大家来到望奎县著名书法家、绥化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蔡兴洲老师的两所书法教育学校时,都被眼前的场景震撼了。两所学校都是满额,只见望奎县的孩子们都在认真地书写着作品,年龄最小的才六岁,大的十几岁。辅导老师们毕业于省城高校书法专业,水平很高,他们留下来,选择和蔡兴洲老师一起创业推广国学教育事业。我们进入屋内时,孩子们都自觉地全体起立,大声地喊着欢迎,我的内心立刻涌出一丝感动。孩子们在这里所受的教育,除了认认真真地一笔一划的学习书法技法外,其仁义礼智信传统美德的教育和心灵的修炼,更令人由衷的赞叹。写字练久了,字背后的内容、圣人的教诲就会像营养一般滋养孩子们的心灵,慢慢的,孩子们的内心就有了一定的定力,就会逐渐形成内敛、坚守、安宁、静谧、儒雅的气质,这种修炼,绝非一般教育所能达到的。这有多么宝贵啊!有骑行队员指着学校墙上悬挂着的孩子们的作品说:这水平咱不用请书法家写了,孩子们写的就够好的了——这绝非戏言,我认真地看了好几位孩子的作品,真草隶篆皆有,都是佳作!这些孩子们中,未来不知又会产生多少位书法大家。
全民爱好书法
走进县里现代化的群众文化艺术中心,迎接我们的孙馆长据说最近排演的小品上了中央电视台,大家不禁对他肃然起敬,进入馆内,一件件华美的书法作品,令大家惊讶和赞叹,用讲解员老师的话讲,望奎县的这些书法作品,在省内是一流的,在国内也属一流行列。现场有几位书法家为大家做了书法表演,几位骑友如愿以偿得到了书法作品。他们视作至宝,于是,我们就看到这样的场景,好几位骑友均双手捧着作品吹气,样子有些滑稽,他们在等墨干了好卷起来。我知道,此行对他们而言,值了!
林枫故居
影绰
此行正好赶上望奎县委宣传部举办的“望奎百年图片展”,大家透过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不知不觉就穿越了望奎百年的历史。我不由得感叹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今人的生活同比先人的生活已经非常丰富了,但在精神上,和先人们相比,仍有着明显的差距。我发现:在那些珍贵的影像里,先人们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真诚、朴素地微笑。我相信,那是一代代望奎人拥有的宝贵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们彼此团结,笑对苦难,共同创业,才有了望奎人民今天美好的生活。历史有时候常给我恍惚的感觉,先人们影影绰绰的在我面前晃动着,他们的音容笑貌犹在,吾辈仍需要紧紧追随着他们的脚步……
在那些影影绰绰的影像中,我看到:望奎的那些将军们带领着队伍安静地来到县植物园内,每位将军都热泪盈眶地在将军石上镌刻上自己的名字、印上自己的掌印。我看到:在林枫故居,一位十七岁的少年刚刚离开了家,他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而在崇高革命理想的光辉照耀下,河口英雄纪念碑熠熠生辉。
我看到:努尔哈赤正带领他的八旗将领离开满族风情园,准备南下入关。
满族风情园
我看到:望奎的皮影人物们也闪烁在那些人群中。光影流动,三请三休的樊梨花和薛丁山、可爱的杨宗保和穆桂英、打怪救母的西温莫日根等等人物们,我总觉得似乎走近了他们,分明即将看清他们的模样,可他们,分明又在灯火阑珊处隐匿了踪影。
皮影戏
历史与现在,昨天与今天,先人们与我们,在我从望奎回来后的某个夜晚,他们交织在一起,就像我们骑行队伍骑行至红光寺时,寺大门两侧的丛林中突然百鸟齐飞,纷纷绕行在我们的头顶上空,他们鸣叫着……
红光寺
所有的人物都在某一刻变作那些飞鸟,他们唱腔婉转,红绿相间,已看不到、听不出人生的苦难和时代的悲鸣,有的,只是无尽的慨叹,尽在梦的深谷的上空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