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爸咱妈的手艺】梁波:我的“博士”父亲

美好的一天 从感恩开始

每工作日早7点和大家一起

分享咱爹咱娘那些不应被忘记的故事

我的“博士”父亲

文 | 梁波

“博士”这个称谓,在我们老家方言里是“木匠”的意思。我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博士”。

小时候,农村有各种各样的匠人:建屋盖房的石匠、拾掇屋顶的瓦匠、制作竹器的篾匠、刷漆涂画的油匠、理发剃须的“飘匠”(方言)、锻铸刀铲锄镐的铁匠、打造桌椅柜橱的木匠,等等。却不知为何,木匠有一个高大上的别称,叫“博士”。

这些能工巧匠,为乡亲们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活质量起了重要作用,他们靠一手绝活赢得更多尊重,也获得更好的收入。那些没有任何手艺的乡亲们,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土里刨食。

木匠,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匠种。旧时的木质家具农具,品种和样式非常繁杂,每一样都有不同的制作过程,通常经过锯、砍、刨、凿、削、钉等所有工序,把一根根原始的木头变成严丝合缝的橱柜,或者其他堪用的木器,确是一种了不起的手艺。

父亲从未上过一天学,只识简单几个字。我至今仍很好奇,父亲学艺时,面对各种不同的方法、流程、规格、尺寸,在全无“学习笔记”可查的情况下,是如何全靠脑力牢记的?

父亲学成之后,成为乡里的“博士”,揽下周边十村八庄的木工活,虽被尊称为“梁师傅”,实则靠着自己的手艺,变卖廉价劳动力,养活我们一家老小。

印象中,父亲通常是每天清早就出门上工,一天到晚在外忙碌,晚饭后加完夜班才能回家。一家的工作结束后,就扛着锯子斧子刨子凿子等几十斤的工具回家,第二天又扛着工具转战下一家。寒来暑往,风雨无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小时候,我有时随父亲到他上工的雇主家,屁颠屁颠帮着大人们拉大锯,或者抱着木制玩具手枪静坐在角落里,看着父亲像变戏法一样,把一块块木料变成各式各样的家具。

这个制作过程,往往是极繁琐的。父亲首先用墨斗(一种划线工具)在木料上标出印记,然后用锯子把木料锯开,用斧子砍掉多余的边角,用刨子把板材表面修理光滑,用凿和钻打出合适的孔位,再用榫接、胶接、钉接等不同方式,完成最后的拼接安装。

由于所有工作全靠人力完成,父亲干活的时候,即便寒冬也是一袭单衣,从他身上和头上蒸腾的热气,表明“博士”其实是一个劳苦艰辛的营生。而夏天的时候,父亲通常光着膀子,任由汗水携着木屑在身上流淌,留下一道道脏兮兮的印迹。

长年持斧斫木,父亲右手的整个手掌都结了一层极厚的茧,就像坚硬粗糙的树皮。也许是遍尝了农村生活过多的艰辛,父亲总是叮嘱我们好好读书,考上大学,跳出清苦的农门。

家里购买了电刨床后,父亲的工作轻松了许多,效率也高了许多,却依然常年在外劳碌。有时,还在家里搞一些“发明创造”,就地取材打造木制的篓子、双层的桌子、带轮的椅子、折叠的厨子,这些家具外形奇特但非常实用,都是父亲的得意之作。

时光荏苒。随着农村日益城镇化,生产日益工业化,很多旧式匠人被现代化的机器代替,很多传统手艺也几近失传。在我老家,父亲那些伴随他几十年的工具闲置在角落,晚辈们大都不认识了。以后,也许会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能在民俗博物馆才得一见。

现如今,我们兄弟姐妹五人各自成家,在不同城市生活。每次央请年高体弱的父母入城居住,父亲总不愿离开故土,决意要陪母亲留守老家,守着他亲手盖起的宅子,守着早已老旧的电刨床。

父亲一辈子劳作,七十多岁仍闲不住,他把老屋变成一个微型“家具厂”,依着其他留守老人的需求,零星做一些木工活,有些直接慷慨奉送,有些象征性地收几个钱。

几年前的一个秋夜,父亲为了赶制邻居急用的家具,在昏暗的灯光下使用电锯时发生意外,右手触到了高速旋转的锋利锯盘,三根手指骨头被切断,只剩一点点皮肉相连,出了很多很多血。

所幸,在亲友的帮助下,父亲被连夜送到省城医院,经过手术终于接上断指,化险为夷。当时,我在部队服役,并不知情。

事后才听说,送诊途中,父亲强忍剧痛反复叮嘱:“波儿在部队,纪律很严,离家又远,莫跟他讲,莫让他担心……”

去年父亲生日那天,我打了一个祝福电话,聊及这些旧事,思绪万千,心潮难平,后来凑得一首七律,为我的“博士”老父亲:

斫木谋食挥血汗,迎风沐雨至百家。

飘零半世清秋叶,犹宿枯枝落寞鸦。

忍痛三指伤筋骨,唏嘘五子各天涯。

小儿戍边无须告,祸福生死指缝沙。

编辑:齐泺


【2018征稿】咱爸咱妈的手艺!

(0)

相关推荐

  • 劳动时报刊《父亲的手艺》丨于春

    父亲的手艺                    文/于春                               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不过,与其他人比起来,父亲却多了几门手艺,正是靠着这些 ...

  • 85岁三代传人老木匠,集市卖擀面杖一根2元

    老人叫王志元,今年85岁,是平陆岭桥村人.老人说,他家三代祖传木匠,他爷爷和父亲的手艺在当地远近闻名,不但能制作普通的家具,还能制作各种复杂的农耕用具,那时候没有现代化的农业机械,祖上的手艺非常受欢迎 ...

  • 小小说||一盘石磨

    一盘石磨   石  鹏|| 江苏 山村在蝉鸣声中醒来,炊烟袅袅,各家庭院里的石磨,随着"踢踏"的脚步声不紧不慢地旋转起来.农家一日三餐,干的稀的,都经过石磨,把粮食或磨碎过箩成粉状 ...

  • 湖北浠水人可不稀罕什么“博士”,原来是这样的……

    说说浠水乡村"博士" 在浠水农村,你不要轻易说自己是"博士",以为你有什么了不起,浠水人可不稀罕什么"博士"! 因为在浠水方言之中,&quo ...

  • 小说​ 小 玲(二)

    (朗读者:赵朋) 又是一场多年少见的大雪,像下棉花套子. 这雪,整整下了一夜,从病房向外望去,雪覆盖了它能覆盖的一切,尽量将这个世界打扮成洁白的童话般的景象. 三爷担心这大雪压塌了那难堪重负的半简易房 ...

  • 父亲节,给你最亲爱的那个男人一个拥抱

    ♪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朱自清 1 父亲是木匠,木匠是祖传手艺,到我父亲身上已是17代了. 但父亲未曾得到爷爷的真传,因为他14岁那年,爷爷便去世了. 14岁,父亲就开始学木匠 ...

  • 文友飞:母亲的羊肉馅水饺(【咱爸咱妈的手艺】征文)

    母亲的羊肉馅水饺 文/文友飞 我最爱吃羊肉水饺. 最让我心心念念的,是母亲包的羊肉水饺. 我的母亲是山东传统的家庭妇女,赶上大饥荒年代的末尾,吃过苦.挨过饿,打过工.种过地,做过生意,还当过妇女主任. ...

  • 崔寒凝:​虾(【咱爸咱妈的手艺】征文)

    虾 文/崔寒凝 绿皮火车一夜摇晃.半梦半醒中,我回到家.一进门,空气里就弥漫着花椒大料的香味. 去年年底,姥姥因慢性肾炎病情恶化住进我家,蛋白指标低,要吃鱼虾补充蛋白. 父亲做着白灼虾给姥姥补充营养, ...

  • 今天,日照一大波2019届考爸考妈在煎熬

    今天,大日照的天很多变. 早上,下了几滴雨: 晌午,天突然很蓝,云很白,太阳很干爽: 下午,又下了阵毛毛雨,之后便一直阴着. 而2019届考爸考妈们的情绪,比这变幻的天,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大早,捱到 ...

  • 给家长!2021高考陪考攻略:最后三周,考爸考妈要学会骗、装、狠 !

    最后三周了,就快熬出头了,家长们请提高"战斗力",和孩子一起加油!以下三招快收好,应对不同时期.不同孩子,都管用! 给家长的忠告:考前要会骗.装.狠 "骗招"- ...

  • 孩子身高遗传爸还是妈?后天该怎么做?看完就懂了

    应该所有的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很好的形象,也就是说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得又高又帅,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条件逐渐改善,孩子的营养可以跟的上,可以放眼望去,几乎大多数孩子都有一个不错的身高,但 ...

  • 孩子身上有几个穴位,常按它有助增高,分享给宝爸宝妈~

    导语: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无非是健康,聪明,对于男孩子的家长还有一点就是个子不能太矮.为了孩子将来能长高,很多家长都会给孩子增加营养,加强锻炼.中医提示大家除了以上方法外可以多给孩子按摩几个增高穴 ...

  • 正在备孕的宝爸宝妈有哪些食物不建议吃呢?

    近来好多留言问备孕男孩有哪些东西不能吃,那么今天就来聊一聊备孕期间饮食禁忌的话题. 对于正在备孕的宝爸宝妈来讲,一般不建议吃以下食品: 一.酒类.咖啡 酒中含有大量乙醇,饮用不当容易造成血管痉挛,男性 ...

  • 真实故事||我爸我妈甜蜜20年,直到一碗面条,引发了亲子鉴定

    : 01 我爸叫周家贤,我妈叫白小田. 他们相识于1984年,两家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我爸比较有出息,考上师范中专,当了县小学的老师. 第一次见面,是媒人带着我爸来的. 我妈躲在门帘后面,偷偷看他. ...

  • “虎爸猫妈”VS“虎妈猫爸”,哪种角色扮演,更有利于孩子成长?

    ‍ 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他们既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影响着孩子的言行举止,同时,他们也是孩子性格的塑造者,以及认知的开拓者. 所以每一对父母都要尽可能多参与到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