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水青:端午麦粑香

端午麦粑香

安徽怀宁 李水青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每年农历四月底五月初,是家乡麦子收获时节。端午节前几天,母亲将新收的麦子舀出几斗,筛出那些颗粒饱满的,清洗、淘沙、晾晒,再用石磨磨出粉来,然后选头磨粉做端午麦粑。

  接下来母亲要去打粑叶。粑叶,就是粑叶树上叶子,粑叶树是我们家乡的叫法,它·的学名叫青檀皮树。仲夏时节,粑叶树树干笔直,树皮青绿,树叶碧绿且叶面光滑阔大,纹理清晰,呈手掌形,长满了粑叶树的杖头,宛如撑开的巨伞。粑叶树叶子蒸出来的麦粑有一股天然的清香味,且莹白松软又有筋骨,其他树叶蒸出来的麦粑无论从口感还是色泽上都要稍逊一些。我家菜园地坝上长有两棵高大碧绿的粑叶树,母亲就找来一根长长竹竿,在顶端绑上一把镰刀,人站在地上能把粑叶割下来。当母亲把粑叶“嚓,嚓”地不停地割下来时,我就跟在后面迅速地捡起散落的粑叶,叠放在大竹筐里。

  粑叶打回了家,母亲又要准备做“粑娘”。五月初三晚上,母亲从碗柜取出保存好的曲粑(自制的留种酵母),放入瓷钵内,掺少许面粉用温水搅匀,盖好搁在灶台的大锅里,借助灶膛里做饭烧火的余温任其发酵成粑粮。听母亲说粑娘发的好歹,可以直接影响到端午麦粑的品质和口味。我们家乡流传一种说法:端午麦粑发的好预示着今年往后的日子平安顺利。母亲对此也深信不疑。

  初四早饭后,瓷钵中有汽泡产生,粑娘已发好了。母亲端出洗净的大木盆,倒入头磨麦粉和发好的粑娘,兑上清水,开始和粉。和粉是一项力气活,也是技术活,若和稀了,粑发得不厚,软软的,品相难看;和硬了,粑硬梆梆的如石头,不泡难吃。只见母亲时而用两拳不停捣,时而用双手使劲搓,好让水、面粉和粑娘充分渗透。看到母亲额头渗出了汗珠,我就连忙拿来毛巾帮她擦……

  母亲和粉的时候,奶奶从打回来的粑叶里挑选质地较老的,剪成一个个碗口大的圆形,浸在淋有菜籽油(有清香、消毒又不粘粑的功效)的水里洗干净,然后一张张摆在擦得干净的桌子、木门上,和大竹匾、筛子里。母亲从大木盒里撮取一个个鸡蛋大点的面团,压扁,加入捣碎的白糖芝麻馅,然后夹紧,搓圆,放在摆好的粑叶上,任其再次发酵。看到粑叶上一个个正发醒的面团,真像一朵朵盛开的白莲,一时间,面的麦香和粑叶的清香弥漫于整个屋内……

  蒸粑时,母亲往锅里舀上清水,再小心地托着粑叶上发醒的面团一个个摆放在洗净的粑折(一种用竹篾编成的圆形厨具)上,安放在锅里距水面两三寸的地方,盖上锅盖。奶奶在灶下点燃了干麦草,热腾腾的火苗狂烈地舔着锅底。很快,我在锅台边听到锅里发出了“咕噜咕噜”的声音,不一会,白色的蒸气挟裹着麦粑的甜香和粑叶的清香,一阵又一阵地飘散开来,充塞着我的肺腑,诱得我垂涏欲滴……

  十五分钟左右,母亲掀开了锅盖,麦粑甜香和粑叶清香混合的香气扑面而来,雾气蒸腾中,母亲提着粑折的两耳,把头折(第一锅)粑放在锅台上。奶奶连忙挑选几个品相好的麦粑放在准备好的蓝边碗里,虔诚地放在锅台角上,敬奉给灶王爷,祈福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我迫不急待地用筷子夹起麦粑,撕去粑叶,麦粑底部印着清晰的叶脉纹理。我用嘴对着狂吹气,却又等不急,把热气腾腾的麦粑往嘴里送,白糖芝麻馅流出的香甜热汁烫得我不停地用舌头舔着。母亲看到我的吃相,笑着说:“吃慢点,别烫了。”麦粑的香气唤来了在堂屋玩耍的哥姐们,大家纷纷用筷子夹起小麦耙,一边吹气一边吃,很快,第一折麦粑被我们五个孩子一扫而光。那时,家中人多粮少,又赶上青黄不接,能吃上松泡、甜润、绵软、清香的小麦粑,算得上是奢侈的享受。当第二折麦粑蒸好后,母亲拿出几个空碗,分别叠放着麦粑,让我们姐弟几人送给左邻右舍尝新。如今,家乡基本不种麦子了,再加上现代人都怕麻烦,过去那种最原始、最本质、最可口的麦粑已经很难尝到。端午渐至,超市、网上各种麦类食品、粽子铺天盖地,但我闻到的仍是小时候端午麦粑飘出的乡味乡情……

责编:丁松  排版:何苗

作者简介

  

  李水青:一名热爱生活,爱好文学的残疾人,有诸篇文章发表于市县报纸,我要用残缺的身躯谱写出完美的人生!

孔雀文化投稿须知(新)

(0)

相关推荐

  • 小时候大人带着孩子去砸锅,真有这事?

    家常厨具之一 锅 人们都说锅碗瓢盆,其实,锅是老大,因为民以食为天,锅就是用来烹煮食物的. 我小时候,每每见谁家小孩受了欺负,这家的大人就领着孩子说:走,咱给他们家砸锅去!不过就是说说而已. 其实,锅 ...

  • 刘希文原创《盖帘子》

    盖帘子 今年过年回老家,三十晚上包饺子时突然发现家里多了几个新盖帘,我问老母亲,这些已经很难见的东西是从哪掏弄来的呀? 老母亲说,不是买的,也不是别人送的,是我自己做的. "什么?这盖帘子已 ...

  • 散文||粽子飘香

          粽子飘香       耿丽蓉||海南 俗话说,五月五是端午.在这个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包粽子.吃粽子.挂葫芦,给小孩子扎五彩线.挂香袋.戴荷包,民间还有赛龙舟.洗龙水等活动.浓浓的节日气氛 ...

  • 蒸年糕

    年糕,是一种用黄米面做成的粘质食品. 北方的年糕有蒸.炸两种,南方的年糕除了蒸.炸之外,还有片炒和汤煮,味道是甜味和咸味均有. 据说,最早的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逐渐演变为春节的一种好 ...

  • 永远的母亲花

    浅夏,正是花开的季节,阳光柔柔暖暖,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草香气. 有点偏爱这个季节的花儿.无论是在街头还是在庭院,我都会放慢脚步驻足在花前.此时此刻,那嘈杂的街道.纷杂世事仿佛都消散在这淡淡的花香里. ...

  • 孔昭凤:怀念娘的淋咸饭

    父亲母亲 初冬时日,牙齿治疗后,遵医嘱要吃流食.突然地,就深度怀念起了娘做的淋咸饭. 淋咸饭,其味道神似鲁西南地区的胡辣汤.是一种百度上搜索不到的居家饮食.想必,那是,困苦年代里娘的独创吧.可是,却滋 ...

  • G常用歇后语词典(按拼音排名)

    gɑ 旮旯[gālá角落]里藏毒蛇→不露头 胳肢窝里夹耗子→冒充打猎人 嘎小子买烧鸡→闹了个大窝脖 gɑi 盖房请来箍桶匠→找错了人 盖了九床被子做美梦→想不透 盖严了的笼屉→有气难出 gɑn 干沙面 ...

  • 苏美林|儿时过年那些尴尬事儿

    文|苏美林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 小时候,最盼的是过新年.在我小小的头脑里新年就是一把打开百宝箱的钥匙,新年一到,好吃的.好玩的.好穿的.好戴的就笑嘻嘻地纷纷蹦到我身边. 刚进腊月,一身破裤烂袄的我 ...

  • 李水青:飘香的水菊粑

    飘香的水菊粑 安徽怀宁 李水青 近日,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感粱的肺炎疫情在家乡逐渐得到有效控制之后,久困家中的家乡人陆续地来到野外,呼吸新鲜的空气,舒展困乏的筋骨,更忘不了釆摘一些香嫩的水菊,回家做 ...

  • 李水青:美味三九菇

    美味三九菇 安徽怀宁 李水青 每年暮春时节 ,正是家乡一种野生蘑菇生长的旺季.它隐匿在松树底下,茅草丛中,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营养价值颇高,因其生长在每年农历的三月和九月,所以家乡人叫它"三 ...

  • 李水青:清明忆母

    清 明 忆 母 安徽怀宁 李水青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此时,我想起了去世快六年的母亲-- 2008年6月,72岁的母亲因患缺血性脑中风,住进了县医院,经过一个半月的治疗,病情虽基本稳定,但留下了后遗症 ...

  • 李水青:母亲的映山红

    母亲的映山红 安徽怀宁 李水青 "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每年春天,家乡的映山红漫山遍野地怒放开来,远远望去林野间像燃着的红云.此时,我情不自禁地思念起逝去的母亲-- 自 ...

  • 李水青:​酱香悠悠

    酱香悠悠 安徽怀宁 李水青 小时候,我常听奶奶说:"富裕人家一本账,穷苦人家一缸酱".那时村子里家家有酱钵,户户会晒酱.入伏后,各家向阳的屋檐上,高台上,春凳上,摆放着各色晒酱的酱 ...

  • 李水青:父爱如灯

    父爱如灯 安徽怀宁 李水青 十八岁那年冬天,我因伤转院住进了县中医骨伤医院. 住院的日子索然无味.窗外,北风呼啸,雪花飞舞,树枝被白雪裹得严严实实的;房内,弥漫着恼人的消毒水和中草药味;眼前,白色的四 ...

  • 李水青:想起家乡的月亮菜

    想起家乡的月亮菜 怀宁 李水青 进入夏天,正是家乡月亮菜生长的旺季. 月亮菜,它的学名是扁豆,因其形状如同弯弯的月牙,故在家乡有如此之称谓.在乡间,菜园地里,院墙壁上,篱笆边上,一路爬满了月亮菜的身影 ...

  • 李水青:南瓜香甜情意浓

    南瓜香甜情意浓 安徽怀宁 李水青 我对南瓜是情有独钟. "宅前屋后多空地,稼啬难成种南瓜".南瓜,家乡人叫香瓜,是一种最常见.最普通的瓜蔬,家家都爱种.它生长不择条件,生命力极强, ...

  • 李水青:生命的歌声​

    生命的歌声 安徽怀宁 李水青 天色朦胧,鸡啼声声.家乡寂静的夜空中回荡着一阵阵悠扬的鸡鸣声,我的追忆情不自禁地和着这鸣叫声荡漾开去-- 那是十多年前秋天的一个拂晓,一阵阵的怪叫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我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