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大夫讲糖:健康法则

健康法则?

好象是我在讲如何健康的大道理------或许说的有点大了!

(秀秀我和糖友的亲密合影)

我是一名医生,至今工作28年多了。目睹了那么多人的生老病死,也有亲人得病而不治,痛心之余,三思:健康的来龙去脉到底是什么呢?

近日略有奇想,就写了,想必会有人从中获益。

我初始学习的是4年西医,但中医学历方面,俺也混到了本科。在游览古代群书之余,儒家、释家、道家和仙家的很多文章对我感触很深,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庸”、“中和”之道。

生是起点,死就是终点。

在人生老病死整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时间节点,身体健康状态都是在双向的发展,一面是走向疾病,一面是走向健康。这类似于中国哲学中“阴阳”的两个方面。“走向疾病”的力量大于“走向健康”的力量,身体就会得病或逐渐得病;而“走向健康”的力量强大的时候,身体就会逐渐康复。

有一本书,名字叫《人体使用手册》。里面多次提到,“您需要的不应该是什么灵丹妙药,而是一本人体使用手册”。说得是要正确地使用自己身体这个机器,使之“寿终正寝”,而不应该过度的“戕伐”使之早衰。

(生死拔河赛)

人在没有疾病的时候,要积极地培养“正气”,强大“走向健康力量”的“储备”,以备不时之需。而在得了疾病的时候,更要放弃“戕伐”,安心静养,以使身体逐渐走向健康。

而决定身体向健康或疾病运动的要素,当以“三养”为最,即:营养、保养、修养。大教育家洪昭光也曾谈到这个问题。

营养问题,就是吃喝的问题。古人云,“民以食为天”。营养要充足,更要合理。要避免营养不良,也要避免营养过剩。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问题,整体上讲就是营养过剩,而同时也存在部分营养的不足或失衡。人要活着,要劳动,能源不能缺;身体要自己修复,要新陈代谢,资源不能少;营养的问题就向钱一样,少了日子不好过,但是,多了也同样不好过。

保养问题,很丰富。包括吸烟、运动、睡眠以及生活规律等等。生物钟的概念很多人都知道,那个规律性是非常重要的。劳动,就要休息,劳逸要结合,动静要相宜。保养就象车检,要定期的上油。

修养问题,就是心的问题。这不是说谁有没有“修养”,而是世界观的问题,是看待问题的态度。70%的糖尿病是A型性格,那A型性格是什么性格?是一种“拼争”意识比较强的性格,这是好事,人没有拼争意识就没有上进,但是,过头了就不行了。

对身体健康有益的良好修养,简单说就是要具备“三乐”。

“三乐”就是:

助人为乐

自得其乐

知足常乐

(怎么看也不是助人为乐,而是顺手牵羊)

助人为乐,就是要学会帮助人,并以之为快乐。助人求报酬或许是应该的,但是,要以乐为先,主体是助人。有人这样把“人”分类:利人利己的是圣人,损人利己的是常人,损己利人的是仙人,损人不利己的是下人。世人均有私心,损人利己的事也最常见;我得不到,您也别想,这是损人不利己的思维,也常常听说或见到;为他人着想,利人的事情也多有报道,是值得称颂的;利人前提下损己的,也可能是当前的小利益受损,最终也会得到好的“报应”;而在利人的同时又利己的,助人为乐或许就是这种。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同时“乐”而悦己------就像俺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来传播健康知识一样,还“津津乐道”、“乐此不疲”。

自得其乐,就是要自己为自己寻找快乐。

很多人都生活在莫须有的“烦恼”中,抱怨命运对自己的不公道,“我咋就得了这个倒霉的病呢?”天天吃药,时时自己扎自己的肚皮,扎自己的手指头,烦恼啊!清晨的被窝是多么需要我的温暖啊,还要锻炼!前些年想吃没条件,现在条件好了,不让吃了,几辈子欠的啊... ...这是我在门诊经常听到的一些话。

这就是心态问题。

每个人都应该寻找自己快乐的理由。大夏天,我们组织孩子们清理自己家乡的小山,拣垃圾,脏啊,热啊,累啊,但那时是快乐的;闲时,登高山、入深谷、临大海、沐林风,吸一口气都是那么的清新。

知足常乐,就是要满足现状。社会需要竞争,但是,当您已经面临绝壁,不能再前进一步的时候,就要学会退一步。我经常讲一个故事,说:一个人总是抱怨自己的鞋子太破,直到他看到了一个没有脚的人,才知道,脚比鞋更重要----或许这就是“知足常乐”的由来。

营养、保养、修养;助人为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健康法则的关键。

和尚、道士出家了,心态想是平和的,每天锻炼不绰,没有烟酒损身,没有尔愚我诈,但是,他们的寿命多是短的,比平均寿命还要短5~10岁,什么原因呢?我想,营养、保养、修养之中是否是营养不足所主?

大街上经常看到“傻子”,拣垃圾吃,身上脏得没法形容。总有人问,他们怎么还没有死啊?也不闹肚子?营养不足是肯定的,但是,他们运动有余,心态平和啊,无所顾及了,可能比真正的和尚、倒是还心静得很。

很多的运动员,营养丰富了,运动是超大剂量的,但是,寿命长的著名运动员为什么不多?运动过量是肯定的,甚至有“戕生”的嫌疑之处,而竞争意识的培养却是要命的,竞争心态经多年的培养之后,或许也培养出了一种“损寿”的“气质”。

糖尿病病友长寿的很多。但是,综观所有我看过的糖尿病病程已经30年以上的人:心态都非常得好,营养方面衣食无忧,运动相对到位,想他们能生存的更长。我曾经介绍一位澳大利亚的女糖尿病长寿人,那是什么年代的胰岛素啊,血糖检测肯定也不到位,那是什么支撑她伴随糖尿病到近百岁呢?

中庸,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是诚于中形于外的一种内在修持状态。不偏不倚,讲得就是一个度。运动是这样的,营养也是这样,心态也同样如此。当我们能够彻底了解这个“中”之道含义的时候,相信健康就已经离您越来越近了。

我曾做主帖:《糖尿病病因与治疗的对应性》,那就是要帮助大家分析疾病(糖尿病)的来龙去脉。您知道了这个来路,再积极地寻找它的去路,相信如是去做,那些有轻微健康异常的人是会很快恢复健康的。在某种意义上说,降糖是药物的事情,而恢复健康则是人的问题,不积极地关注生活这个2型糖尿病的最主要根源因素而一味的寄希望于外界力量,不希望自己管理自己,而对“新、特、奇”药物报有过高希望,甚至对什么手术或者以后的基因治疗等期望太高,这本身或许就有错误吧?所以,我说,糖尿病治疗是“治人胜于治病”。

这就是我的“健康法则”。相信有人说我在胡说八道,而肯定也会有朋友从中悟道。最后让我引用古代名著《中庸》中的一句话做为本文的结尾: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0)

相关推荐

  • 知 足 常 乐知足常乐心态好,天天快活不...

    知 足 常 乐 知足常乐心态好, 天天快活不烦恼. 胸怀开阔赛灵丹, 气度坦荡是妙药. 淡饭粗茶分外香, 茅屋草舍胜琼瑶. 从容淡定每一天, 长寿健康无价宝.

  • 陈刚大夫讲糖:杂谈---追求大健康,就要追根溯源

    国家卫计委改名了,拟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的卫生格局发生了变化:从治病为主,转向大健康. -------------- "陈刚大夫讲糖"是接地气的地 ...

  • 陈刚大夫讲糖:老糖的健康之”分层管理”说

    40岁刚刚步入管理中层的小李血糖高了,空腹血糖8.2mmol/L,医生让他住院系统检查,并告诉他一定要减肥,还制定了血糖控制目标:餐前小于6,餐后小于8.春季回到老家,想起了医生"糖尿病有遗 ...

  • 陈刚大夫讲糖:生个健康娃,我们在努力!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于是"结婚---妊娠---生育",就成了一个女人一生中这个特定时期的"自然"现象.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国家迎来了几十年来"生育高峰 ...

  • 陈刚大夫讲糖:从“温水煮青蛙”谈抗糖健康管理

    温水煮青蛙,源自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做过的一个"水煮青蛙"的研究. 科学家将青蛙投入40摄氏度的水中时(不是沸水),青蛙受不了突然而来的高温刺激而立即从水中跳出来得以逃生 ...

  • 陈刚大夫讲糖:糖尿病综合防治----健康天平

    这张"天平"图,很多人都见过. 但是,在一侧有文字的,见过的肯定不多. 这是2009年,我亲手制作的一张图片.并把她挂在糖尿病病区最明显的墙上. 因为,她提醒医生和病人:降糖,只是 ...

  • 陈刚大夫讲糖:重阳节登高望远,再看“健康天平”

    九九重阳节,就是今天. 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十一假日回了趟老家,父母康健,甚安.顺祝福天下父母万寿无疆! (我的家乡中国抚宁) 重阳节,咋就想到了"健康天平 ...

  • 陈刚大夫讲糖:写给一位糖孩妈妈的信

    这几天,我们住院部收来了一位5岁的患病小朋友. 近几天,也有朋友将我拉进了1型的"微信群". 近几天,又有很多关于医院医生回扣事件的报道. 我想到了我曾经有一篇4年前写的文章,就准 ...

  • 陈刚大夫讲糖:说给糖孩父母们听(二)

    成功的父母们一般具备下列特征: 1.控制自己的情绪:得知自己的孩子患有糖尿病这种慢性疾病的家长,必须知道自己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要从悲伤和自责中迅速的逃离,去正确面对这种疾病,积极地配合医生,做 ...

  • 陈刚大夫讲糖:说给糖孩父母们听(一)

    任何人面对糖尿病这个"顽疾"的时候,都可能会出现异常的生活和心理改变.对于儿童来说也同样如此,并且有其特殊性. 对于儿童糖尿病来说,有两个发病高峰年龄,一是3-6岁,二是青春期,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