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周期增长 佳兆业的城郭与疆界

追求合理的增长,是当下地产企业审时度势的最好注脚。

“地产年年都要保持增长,这是很大的一个挑战,但我们还是希望有质量的增长,合理的增长,特别是在利润、风险能够取得平衡下,保证合理增长。”

3月25日,在佳兆业集团(1638.HK)2020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公司董事局主席郭英成表述了这样一段“定场词”。如其所言,过去一年中佳兆业在保持增长与控制风险之间找到了平衡点,这为郭英成定调佳兆业未来的发展,铺垫出足够的空间。

按照1069亿元的合约销售金额,2020年的佳兆业刷新了自己的历史纪录,在全国同业的排名也上升到了第24位。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3%,销售金额增长21%的数字,在现实市况下,对于刚刚跨越千亿销售规模的佳兆业而言,显得恰到好处。

在财务安全性上,佳兆业的2020年顺利将“三道红线”由橙转黄。公司净负债率由2019年的144%下降至98%;现金短债比则由1.1倍提升至1.56倍;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已下降至70.3%。

销售规模和财务安全的两端平衡,落在佳兆业上市公司的核心指标上则是:557.7亿元的全年营收和52.8亿元的净利润。26.8%的净利润增速高于16.1%营收增长,意味着在行业景气度承受重压之下,佳兆业的盈利能力反而有所增强。

除了营收、净利润取得双位数增幅外,佳兆业集团总资产也突破3099亿元,同比增长达14.4%;土储方面,2020年佳兆业新增921万平方米,货值约1900亿元的土地储备,集团土储总货值达6700亿元(不含为转化的城市更新储备)。

既无资金杠杆之险虞,又有资本与土储为后盾,深耕粤港澳多年,早已扎下牢固城郭的佳兆业未来的疆界拓展,才是更值得投资者瞩目。

“坚持长期看好中国新型城镇化前景,对中国经济稳定增长、长期向好抱有坚定的信心。”郭英成对“十四五”新发展阶段的房地产市场面貌已然入心,而其手中握着的牌面,足以让佳兆业实现跨周期的的增长。

稳健与安全的佳兆业

1300亿元的合同销售金额和彻底达标“三道红线”,是佳兆业集团2021年最重要的两个目标。

“我们希望做一个有质量、可持续、风险可控的地产公司。”按照佳兆业董事局主席郭英成的说法,“规模不是很大”的佳兆业未来每年将保持20%的增长速度。

从近几年佳兆业的增速曲线变化上,不难看出2019年开始公司就在控制节奏,并没有因为冲千亿规模而大幅突进。实际上,对于地产企业而言,1000亿元的销售规模恰是一个微妙的关口,往往提速增长让规模效应更加显性是很多房企跨越千亿后的选择。

不过,今天的行业环境已与两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了。去年,“三道红线”的监管之靴落地,反而让提前进行调整的房企迎来了更大的确定性。

带领佳兆业已经在地产江湖闯荡22年有余的郭英成,对行业走向判断有很强的敏感性,速度与激情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发展质量与规模平衡的时代已经到来。

整个2020年,佳兆业都在围绕“保安全、提利润、稳规模、精经营”的主线运行。这个表意明确:现金流等财务安全性排在首位,同时通过精细管理提升利润与规模。

财报数据显示,佳兆业2020年全年销售回款率约80%,较2019年增长5%;截至去年12月末,公司拥有现金储备471亿元,同比增幅达27.4%。财务稳健性的提升,可见一斑。

经营性指标来看,佳兆业在毛利润率(28.5%)与2019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公司2020年毛利润为159亿元,同比增长15%,但净利润增长更快,较上年增长26.8%至52.78亿元。公司精降本增效的细化管理,颇见成效。

“我们利用精细化管理体系,从'投、融、产、供、销、存、回、结’等八个方面进行管控,提升经营效率、管控成本费用,比较产品溢价能力,进而实现利润的提升。”

佳兆业CFO吴建新亦表示,在地产调控“稳”字当先的背景下,公司一方面严控拿地节奏,加快供货签约和回款;另一方面安排合理融资,控制负债规模和调节有息负债结构。这使得红线三去其二。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佳兆业的合同负债约497亿元,较上年增长26.2%;总权益约787亿元,较上年增长41.3%;资产负债率由上年末的79.4%下降至74.6%,降幅4.8%。

而在融资规模的管理上,佳兆业通过调节债务结构以降低融资成本。2020年末,其有息负债为1215亿元,仅比2019年增长3.7个百分点,未触及“三道红线”融资规模橙档5%增幅的限定。

全部有息负债中,境内占比40%,境外占比60%,2020年末综合融资成本为8.7%。未来1年内到期债务约为231亿元,占比19%;2年以上到期占81%,约984亿元。长债短债比为4.3,较2019年的2.7上升了1.6。再看佳兆业手中近500亿元的现金储备,短债风险不足为虑。

监管要求房企需要在2023年完成降负债的目标,眼下佳兆业已经离此咫尺之遥,腾挪出两年的时间窗,也为其业务的“转型升级”做了充分的铺垫。

撬动未来的储备

决定未来房企发展是否稳健的最核心问题,依然是土地储备的价格和质量。

自2018-2020年,佳兆业销售金额三年复合增长达24%,这其中粤港澳大湾区是公司业绩增长的“定海神针”。2020年佳兆业1069亿元的销售金额中,大湾区贡献了其中的58%,结转收入占比更高达71%。

而按照目前佳兆业的总土储情况看,2875万平方面对应6700亿元货值,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占比总土储面积为55%,货值占比69%。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佳兆业在香港拥有4个地产项目,货值300亿港元,去年首个香港项目疫情之下还取得了开盘热销七成的业绩。

起家于深圳的佳兆业,先是用了6、7年时间取得了珠三角区域领先,再向长三角和京津冀投资落子,并且布局的基本都是这三个经济带的核心城市,诸如广州、东莞、上海、无锡、长沙等地。

财报显示,2020年佳兆业新增土储计容面积921万平方米,货值1900亿元。土地收储“稳中有增”也源于其多元化拿地的调整。更重要的是,目前佳兆业再一线城市土储货值占比高达51%。这是其实现穿越周期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所在。

去年以来,监管层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打出的是一套“组合拳”,在“三道红线”及房贷集中管理的两项融资政策协同下,土地供应端又出台了“两集中”政策,三端结合的房地产供给侧改革,目的就是形成长效治理机制。

房地产行业加杠杆式扩张的盛况很难再现了,房企走向真正比拼“内力”的阶段。也因此,城市更新市场或许会成为房企的另一个“分水岭”,相比新开发项目,城市更新的项目管理难度更考验房企。

而在近期“十四五”规划中关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解读中,城市更新作为新型城镇化最核心的内容之一。今年两会也明确提出2021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显示出国家层面对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期许。

毫无疑问,去杠杆调控的同时,政府也引导房地产行业进入新的战略机遇期,进一步将房地产开发与城市经济发展真正关联起来。

“因为深圳比较小,城市更新走得早一些,广东省和国家住建部早先就出台过很多政策,所以我们在深圳做城市更新也相对早一些,经历了市场的历练,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城市更新可以说是佳兆业在同业中比较优势最为明显的地方,让郭英成颇为自豪的是佳兆业在过往城市更新项目积累中,为城市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为支持政府保障性、政策性、建设性用房等方面,贡献了一些行业规范化的经验。

2020年佳兆业在城市更新项目转化上也开始加速。全年集团转化了9个项目,可售面积180万平方米,转化面积同比大增152%。这些项目基本集中在港深广三城,可售货值高达640亿元,占比总合同销售金额也达1/3。

自今年3月1日起执行的《深圳经济特区城市更新条例》,又大大催化了佳兆业在城市更新项目上的转化速度,预计今年上半年就将有总货值660亿元的转化供地入市。

而据佳兆业集团总裁麦帆的表述,未来三年年至少约有50个城市更新项目会完成转化供地,量级规模大约在500万平方米占地面积。

“城市更新是佳兆业的核心板块,我们制定了两个计划,一个是三年行动计划,一个是远期目标的近期计划。这是多个城市更新共同努力在推进的系统性安排。”

在麦帆看来,城市更新项目也要面临开发速度、运营好坏、成本控制等问题,但相信佳兆业三年行动计划完成后,公司的毛利、净利都会有所提升。

资产运营的疆界拓展

锚定城市更新赛道,房地产企业更重要是以城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规划来建立更新项目的基本逻辑。这与过去拿地开发卖产品,有本质上的区别。

不仅如此,房地产企业在城市更新的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还需要反向为政府的城市规划、政策制定等方面提供建设性意见。

“深圳、广州,我们发展城市更新也有十几年的历史了,现在我们要把比较成熟、比较成功深圳模式、大湾区模式复制到上海,复制到湖北、云南、贵州去……”

模式输出之外,郭英成看到的则是资产运营思维下,城市更新对当地产业经济发展和政策性用房的带动价值。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房地产行业也要与时俱进,从助力新经济的视角深度嵌入产业发展中。

实际上,佳兆业集团在发展地产开发主业的同时,早就布局新经济领域,目前集团拥有大健康、互联网科技、生物制药等上市公司的平台,通过投资挖潜新经济,也掌握了不同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在数字化经济领域,佳兆业旗下的上市平台佳云科技(300242.SZ)是国内移动互联网营销领域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也是手机厂商商业化的龙头企业,业务除大陆香港之外遍布东南亚及北美。

大健康领域也是郭英成看重的产业方向,目前佳兆业集团控股旗下拥有切入口腔科材料领域的佳兆业健康(0876.HK),并战略投资了国内“稀有”的血液制品生物制药上市公司双林生物(000403.SZ)。

此外,佳兆业在湖北孝感还落地了佳兆业空港科技城生命健康产业园项目,主要承载医疗器械、精准诊疗、智慧医疗、生物制剂领域研发生产型科技企业,这也为其持续并购孵化相关资产,带来想象空间。

谈及佳兆业集团的产业多元化发展,郭英成也表示的确很困难,但总体思路是围绕“地产+城市更新+产业”事业群的协同发展来构建未来竞争力。

因此,在2020年的年报总结中,佳兆业提出“要提高资本资产运营水平,优化新事业投资,地产主业要为新事业发展赋能”的说法。接下来佳兆业的商业和文旅两大事业板块分拆上市,也成为其内部的重要推进项目。

目前,佳兆业商业集团在全国有64个在营、筹备、在建的商业项目,总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写字楼运营方面,惠州、珠海以及深圳福田、上海嘉定的项目陆续进入市场。分拆上市似乎也是水到渠成。

2013年成立的佳兆业文体科技集团则是其文体产业资源的整合平台,目前运营上海、杭州、深圳等多城的25个标志性文体场馆,运管总资产超过155亿元,每年举办600场左右的重大赛事、会展活动。

可以想见,商业、文体资产如果顺利上市,不仅让佳兆业在资本运作上更上层楼,同时也有利于拓展境内外的融资渠道。这也是穆迪、标普、中诚信国际等国内外评级机构给出其“稳定”评级,持续获得投资者认可的原因。

结语

从“地产+城市更新+产业”这样层层递进又彼此协同的发展战略中,不难观察到佳兆业集团在房地产行业出现政策与市场拐点的阶段,为何能游刃有余的推进稳健发展。

风险控制和稳健经营,让佳兆业能步步为营,而前瞻性的进入到城市更新与新产业当中,又能让其发展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犹如“火箭推进”一样的设置,让穿越周期式增长的佳兆业集团大概率的跑赢“大盘”,也为房地产企业带来一个质量发展的标准模板。

☞ 追求合理增长的佳兆业如何跑赢大盘

  • 欢迎在留言区评论。我们会在每周留言点赞前三名(统计周期为7天)的评论中选出1位网友,送出德鲁克管理书籍套装一套。

  • 原创文章转载、进群,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值班编辑”

(0)

相关推荐

  • 轮回发展的地产周期,中小型房企又怎敢轻视“高周转”

    轮回,既是一年年春夏秋冬四季更迭,也是一个行业兴衰.房地产这个周期中,有万科的"白银时代".有融创的"钻石时代".更有众多中小房企的"弯道超车&quo ...

  • 佳兆业上市11年,旧改之王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出品 l 观点财经 作者 l 木森 作为国内知名上市房地产企业,佳兆业集团(01638·HK)近年来凭借深耕旧改,在珠三角大湾区积累的货值超2.6万亿元的丰富储备,在提升佳兆业资本回报比的同时,也让佳 ...

  • 提质高效齐驱并骤,湖北上坤一马当先

    摘要:硬核实力,高增速和高质量双管齐下 近期,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指导.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共同举办的"2021中国房地产及物业上市公司测评成果发布会"研究结果揭晓 ...

  • 融创的进阶

    来源:地产八卦女 1st 很久以前,我在写融创2019年年报的时候就说,真正的优秀房企,必定是系统性的优秀: 营收体现了企业当下的规模: 利润反映了企业赚钱的能力: 负债表明了企业风险的大小: 土储决 ...

  • 冲规模时代都在拼业绩,中国葛洲坝地产为何拼产品?

    [艳姐说] 目前各家房企半年报已经出炉,根据1-7月销售金额排行榜,房企千亿俱乐部成员已经扩充到13家.500亿左右规模的房企纷纷发起了冲刺千亿的号角,甚至一批第三梯队的房企,也在谋划千亿之路. 这些 ...

  • 融创之谜。

    地产八卦女说 孙宏斌是一个典型高能量的人.他似乎一直处于"熊熊燃烧"的状态,为这种状态,他不惜"赌"上一切可以押上的东西.也许,他觉得生命就这一次,一定要按照自 ...

  • 规模不是唯一目标?“另类”融侨究竟在谋怎样一个局?

    艳姐说 在地产圈,规模的诱惑一直都在. 对房企来说,规模代表着企业在行业的地位和话语权,意味着融资.营销等成本方面的优势.因此,为了能在行业内有立足之地,房企们无论大小,对规模的渴望都日趋强烈,跑马圈 ...

  • 2019年信托行业房地产业务对标分析

    报告摘要 1.对信托行业61家信托公司的房地产业务进行了分析. 2.2019年,61家信托公司共计为530家房地产开发商发行了2275个信托项目(发行6590个信托计划),发行规模9472.15亿元, ...

  • 核心城市整体供货减少,融创拿地货值两百亿领先

    ※全文约4000字,阅读全文大约需要10分钟 @巧芯数据研究院 数据说明 统计周期:2021年2月1日-2月28日. 数据说明:新成立项目公司研究范围为统计周期内top200房企在全国成立房地产类项目 ...

  • 房企去化“地狱模式”已来临

    导语:在诺兰执导的科幻影片<星际穿越>中,一位老物理学家不停地念叨着一句创作于20世纪中期的诗句:"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电影中人类在面对全球性的气候灾难时,有两 ...